漠北的八月,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克鲁伦河两岸的草长得齐腰高,风吹过,像绿色的波浪。互市点的帐篷比之前多了一倍,从大明来的商队络绎不绝,马车上装着丝绸、茶叶、盐巴,还有牧民们最喜欢的瓷器和针线。
赵烈站在互市点的入口,看着一辆辆马车进来,脸上满是笑意。自从上个月红石山炼出铁后,他就按照“漠北发展蓝图”,派人去大明的宣府、大同等地,邀请商队来漠北互市,还承诺给商队减免一半的关税——只要商队愿意带些种子、农具过来,还能免费使用明军的驿站。
“赵将军!好久不见啊!”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赵烈抬头一看,是宣府最大的商队首领王掌柜,他骑着一匹白马,手里摇着折扇,身后跟着十几辆马车。
赵烈连忙迎上去:“王掌柜,一路辛苦!这次带了不少好东西吧?”
王掌柜笑着掀开一辆马车的帘子,里面装满了五颜六色的丝绸:“将军放心,您要的纺车、织布机,还有新的青稞种子,都在后面的马车上。俺还带了些瓷器,上次您说牧民们喜欢,这次多带了两百个。”
说话间,几个牧民围了过来,看到马车上的丝绸,眼睛都亮了。泰宁卫的一个老牧民,颤巍巍地摸了摸丝绸,对赵烈说:“将军,这东西真好看,俺能用羊皮换一块吗?给俺孙女做件新衣裳。”
赵烈笑着说:“当然可以。王掌柜,咱们之前说好的,羊皮、羊毛、马奶酒都能换,您可不能吃亏了牧民。”
王掌柜连忙说:“将军说笑了,漠北的羊皮质量好,俺运回去能卖个好价钱,怎么会吃亏?”
很快,互市点热闹起来。牧民们用羊皮换丝绸,用马奶酒换茶叶,明军士兵则用炼出的铁块换盐巴和针线。王掌柜的商队前围满了人,他忙得满头大汗,却笑得合不拢嘴:“将军,您这互市点办得好啊!下次俺要带更多的货来,还要把其他商队的掌柜都叫来,让他们也来漠北赚钱!”
赵烈点点头,目光落在互市点西侧的一片空地上。那里正在搭建几间土坯房,是他计划中的“常设商铺”——以后商队来了,不用再搭帐篷,直接在商铺里做生意,冬天也能正常互市。
“将军,您看那边!”张二牛指着远处,只见一支商队正朝着互市点赶来,马车上插着“大同商帮”的旗帜。
赵烈笑着说:“看来漠北的名声已经传出去了。等常设商铺建好了,咱们再修一条从互市点到宣府的商道,铺上石子,让商队走得更方便。到时候,漠北就会成为大明和草原的贸易中心,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夕阳西下,克鲁伦河的水面被染成了金色。互市点的篝火渐渐燃起,牧民们和商队的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手抓肉,喝着马奶酒,唱着歌。赵烈坐在篝火旁,手里拿着“漠北发展蓝图”,翻到“城镇篇”——上面画着一座有城墙、有街道、有学堂的城镇,旁边写着“漠北第一城,定名‘靖北镇’”。
他抬头望向远方,红石山的轮廓在夜色中隐约可见,克鲁伦河的流水声潺潺作响。他知道,漠北的繁华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建学堂教牧民识字,修水渠灌溉更多的农田,训练三卫的骑兵守护草原……但他有信心,只要和三卫的牧民们齐心协力,蓝图上的一切,都会变成现实。
喜欢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