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烤鸭,三人不由得期待起来,美食得诱惑力还是很强的。
俗话说得好,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走出南京,没有一只兔子能活着走出四川。
南京烤鸭姜泽不知道已经吃过多少次了,但是四川的麻辣兔头姜泽还没有吃过,有机会一定要尝尝。
“阿兄,南京烤鸭好吃吗?”在此之前姜泽没带他们吃过烤鸭,就算是上一次来也没有吃。
“好吃,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南京烤鸭是南京的传统名菜,属金陵菜,又称金陵烤鸭。南京人吃烤鸭,讲究皮酥肉嫩,肥而不腻,所以南京烤鸭皮脆肉嫩,没有其它地区的烤鸭肥腻。
而与南京烤鸭对应的北京烤鸭,虽然都是烤鸭,但是他们也存在着不同。北京烤鸭源自明朝南京金陵片皮鸭,经北方改良后形成挂炉技法;南京烤鸭保留明代宫廷焖炉工艺,历史可追溯至六朝时期。??
在?制作工艺?方面,北京烤鸭用果木挂炉明火烤制,追求皮肉分离的酥脆口感。??而南京烤鸭沿用焖炉余温烘烤,外烤内煮保留汁水,强调皮肉融合。??
风味特征方面?,北京烤鸭配葱丝、黄瓜丝卷饼,突出脆皮蘸白糖的仪式感。??
而南京烤鸭浇甜咸卤汁,注重卤香渗透皮肉的家常风味。??
除此之外,他们所使用的?鸭种也存在差异?,北京用的是肥美的填鸭,而南京则采用肉质紧实的麻鸭,现代多用樱桃谷鸭。
南京烤鸭和北京烤鸭虽然有诸多的不同,但也算是同根同源。
“阿兄,我想吃冰淇凌了”,小孩子的思维就是跳跃,上一秒还是南京烤鸭,下一秒就是冰淇凌了。
但是姜泽能说什么呢,当然是带他们去买。
“咱们就在下面吃,吃完我们再回去”。
“阿兄,为什么啊?”对此城阳有些不解,为什么不回房间以后再吃呢?
“别让雄英看见”,这就是姜泽的主要目的。现在朱雄英还太小,这种极寒的食物还是少吃的好,不利于他肠胃健康。
“我明白了,阿兄说过他太小了不能吃太多冰的”。城阳的记性还是不错的,这点比姜泽强,他很多时候想做点什么。但是刚一站起来就给忘了,死活都想不起来,姜泽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几人吃完冰淇凌便回到房间,酒店工作人员也将饭菜端上了餐桌。
酒店的餐桌有些小,没办法大家就只能挤一挤了。
“徐大将军,尝尝是这这南京烤鸭好吃,还是烧鹅好吃”。烧鹅姜泽也没吃过,所以他没办法评价哪一个更好吃,但是他觉得只要不是真正的难吃,那都是各有千秋。
“阿兄,好吃”,从刚才一直期待到现在的承乾、长乐和城阳三人终于是吃到了。果然不出姜泽所料,三人都挺喜欢吃的。
“皮酥肉嫩,肥而不腻,好吃”,徐达吃了一块之后那是赞不绝口。
“天德,比之烧鹅如何?”这个问题刚刚姜泽预先问过,现在常遇春又问了一遍。虽然他们在明朝也吃过烤鸭,但是那时候的味道和现在的肯定是不一样的。
“都是美味,各有千秋”。美食这种东西是很难分出胜负的,或者说美食之间不好做比较,大家各有所爱。
一顿饭大家吃得开开心心,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仿佛这顿饭不仅仅填饱了肚子,更温暖了心。南京烤鸭的香气还在空气中弥漫,那甜咸的卤汁渗透在皮肉之间,带来独特的家常风味,让人回味无穷。
“雄英,过来见过外公”,这算是常遇春和自己的外孙第一次正式的认识,虽然刚才一直都在饭桌之上。
提到外孙,常遇春的目光立刻柔和下来,他伸手摸了摸朱雄英的小脑袋,宠溺地说道:“这孩子长得真像他娘,聪明又可爱,以后肯定是个有出息的。”
说完,常遇春将自己腰间的玉佩取下来,递给朱雄英。
“大外孙接着,咱来得也匆忙没给咱大外孙带什么像样的见面礼,这玉佩跟着咱南征北战,今儿个就给咱大外孙了”。
常遇春也没提什么下次给朱雄英将见面礼给补上,因为他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下次。
“谢谢外祖父”,接过玉佩后在朱标和常氏的示意下给常遇春磕头敬茶。
“好、好、好”,常遇春一个老爷们儿顿时热泪盈眶,他也算是喝到自己大外孙敬的茶了。
吃完饭后夜色还没有完全的笼罩下来,众人便坐在客厅之中聊天。
“姜小子,你说这紫金山上到底葬着多少人?”下山时姜泽说过,上面葬着不少人。
“那可就多咯,大明的我就不说了,东吴的孙权也葬在上面”。这个李世民、朱元璋等人肯定是知道的。但是嬴政和刘彻、卫子夫就不知道了,毕竟这是在他们之后的事情了。
“其他的就是离我们现在最近的,为华夏做出过巨大贡献、突出贡献的一些人”。比如:中山陵、抗日航空烈士、廖仲恺、何香凝、邓演达等。
但是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不知道的谁清楚上面葬了多少人?
“看来这紫金山还真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这当然了,毕竟这可是“钟阜龙蟠”“灵气方遒”之地。
本来这紫金山上还可以再多一个人的,但是他跑了,丢下这座古都和几十万百姓跑了。
“常大将军,出去走走感受一下现在的南京城如何?”这也是他们本来的计划,如今只是多加一个常遇春而已。
上一次来南京,只是在玄武湖边上走了一会儿而已。
“如此甚好,咱也很想看看这后世的南京城究竟是何样”。
说罢,众人站起身准备外出,准备好好看看这夜晚的南京城究竟是何模样。姜泽虽然不止一次夜晚走在南京的大街上了,但是这次不一样。
(桂枝香 · 金陵怀古
[宋]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喜欢老祖宗的后世新体验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老祖宗的后世新体验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