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傍晚嬴政和朱元璋才陆续醒过来。
“哟,醒了”。
“妹子,咱这是睡了多久”,拍了拍还有点晕晕得头,朱元璋朝马皇后问道。
“天都快黑了,你说睡了多久”,看向外面,夜色已经开始笼罩下来。
“叔,叔父,喝点醒酒汤吧”,姜泽端了两碗醒酒汤给嬴政和朱元璋。
“姜泽,你这酒是好酒,酒香浓郁,就是有些烈”,嬴政是第一次喝这么烈的酒。
虽说朱元璋不是第一次喝,但是这是第一次喝这么多,不醉才怪呢。
“叔父,喝习惯了就好,就是您喝习惯了这个,回到大秦,大秦的酒您还喝得下去吗?”大秦的酒度数可没那么高,但是姜泽觉得度数高低有不同的味道,就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看的了。
“睡这么久饿了吧?姜小子都做好了,就等你们醒了”。
说完四人移步餐厅。
“叔父、叔,还喝吗?”姜泽笑了笑,朝两人说道,很显然,姜泽这是在调侃两人。
“你小子还取笑上我们了”,朱元璋没好气的说了回去。
“姜泽,你把那个给我尝尝”,嬴政指着姜泽面前的辣子鸡,看起来很有食欲。
两人中午本来就没有吃饭,现在也确实是饿了。在姜泽和马皇后的注视下,朱元璋干了4碗米饭,而嬴政足足干了6碗半。
这看得姜泽目瞪口呆。
“朕有那么饿吗?”吃完两人碗里面干干净净,一粒米都没剩下。
“美味啊”,嬴政吃完后看着桌上的食物,可惜已经很撑了,吃不下了。
“叔父,吃的可还满意?”其实姜泽都不用问,吃了6碗饭,除了饿了,肯定和好吃是分不开的。
“满意,朕决定了,每日来你这儿用一餐,,放心,朕给你付报酬”。听到嬴政的话,姜泽不由得将目光看向朱元璋,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你小子看咱干嘛?明儿咱给你再送几个瓷器过来”。朱元璋能不明白姜泽眼神的意思吗?
“这还差不多”,听到朱元璋说给他送瓷器过来,姜泽顿时两眼放光。姜泽已经在想专门用一个房间来放这些东西了,还要隐蔽一些。
这不隐蔽不行啊,万一被别人不小心看见了,那他家就要遭殃了。
“姜泽,朕得回去了”,嬴政离开这么长的时间,那些政务可都还没有处理。
“好的,叔父明日我做好吃的您”,姜泽和朱元璋还有马皇后也是站起来送嬴政离开。
“这是皇帝和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样啊”,朱元璋见嬴政走了,终于可以大胆发言了。这也不是胆子的问题,而是礼貌的问题。
“很正常不是吗?”
“倒也是”,朱元璋和马皇后觉得姜泽说的倒是不错。从现如今来说,一个人是非好坏不能单凭旁人的只言片语,还是要去亲自接触才能有一个真实的了解。
但是历史人物我们没办法去接触,只能通过史料和不断的考古,还有不断的发现新的史实去了解某个人物。
但是这些并不能完全的了解一个历史人物。
“儒家那群老东西,最擅长的就是在史书中诋毁”,其实朱元璋说的也并完全正确,但也确实是存在这样的现象。
对于这个问题姜泽可不想再讨论了,说到这儿姜泽想到就在洪武十年,九月,胡惟庸进左丞相,看看时间也快了。
想到这儿,姜泽看了一眼朱元璋。
“你小子盯着咱看啥?”见姜泽盯着他看,朱元璋也不是不喜,就是有些疑惑。
“没啥”,姜泽并不相信朱元璋对胡惟庸所行之事一点察觉也没有。否则也不会在短短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废除丞相。
先是在洪武十二年十二月,将右丞相汪广洋贬到广南,刺死。此后不久,洪武十三年春正月戊戌,左丞相胡惟庸谋反,而后,胡惟庸及其党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伏诛。
癸卯,大祀天地于南郊。罢中书省,废丞相等官,更定六部官秩,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
至此,存在了1600多年的丞相就此废除。
“叔,你是不是已经有了废除丞相的打算了?”姜泽这话一出口,朱元璋直盯着他看。
“你小子知道也不奇怪”,对此朱元璋也没有多说什么,但是姜泽又不是傻子,他岂能不明白?
“你小子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了?”
“就是突然想到这个问题”,姜泽也确实是突然想到的,不过今天早上他也确实刷到了关于胡惟庸的视频。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姜泽也就只是好奇一下。
“姜小子,你之前说你们现在想要成为官府之人都需要考试是吗?”朱元璋突然想到什么似的。
“是这样的,基本上都需要考试的”,为什么说基本上呢?这个也确实不太好明说,懂得自然能懂。
“那你认为是以科举取士更好还是以举荐取士更好?”姜泽觉得朱元璋问这个问题都有些白问。
“叔,这个问题得答案我想我不说您也知道吧”。明朝得科举于洪武三年停止,洪武十五年才得以恢复。
“您洪武三年开始暂停科举又不是觉得科举不好,而是因为录取得进士能力欠佳”。战乱之后哪有那么多读书人啊?就算是有,能力上佳者甚少。
“咱明白,这举荐取士,百姓,寒门将永无出头之日”。朱元璋都明白,但是科举也不是绝对得公平,但是这世上哪有什么绝对得公平。
科举只是相对比较公平的方式而已,假若有一天有比他更加公平的方式出现,或许会被替代。但就目前而言,以考试的方法去选取人才的方法是最公平的。
“是啊,若是取士的通道被世家朝臣所把持的话,这百姓哪还有什么出头之日啊,只能世代为农为工”。
朱元璋和姜泽说的不是后果,而是事实。
(水调歌头·九日游云洞,和韩南涧尚书韵
[宋] 辛弃疾
今日复何日,黄菊为谁开?渊明谩爱重九,胸次正崔嵬。酒亦关人何事?政自不能不尔,谁遣白衣来。醉把西风扇,随处障尘埃。
为公饮,须一日,三百杯。此山高处东望,云气见蓬莱。翳凤骖鸾公去,落佩倒冠吾事,抱病且登台。归路踏明月,人影共徘徊。)
(各位、实在抱歉、又审核了…)
喜欢老祖宗的后世新体验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老祖宗的后世新体验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