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话就是大明也很难能实现”。
“为何呢?”
“刚才我简单的给二叔说了他要面对的两个问题,一个是世家,一个是财政”。
“唐朝的世家力量确实很强,但是我大明的情况可和大唐不一样”。如果朱元璋真的要强行的推行的话,姜泽相信只要谁敢拦,谁就要死。但是这不是用杀能够解决的问题。
“标哥,那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我先问你个问题,假如你连饭都吃不饱,你还能安心的坐在学堂里面潜心的学习吗?”
“当然是不能的,饿的时候别说是学习,做什么都不行”。虽然朱标没有饿过肚子,但是他见过啊。
“所以这就是问题的所在,要让人安心的坐在学堂里学习,你就必须先要让百姓吃饱饭”。
“在理,但是这个我问题有你给的高产种子,我相信三年,最多三年大明的百姓都能吃饱饭”。
对此朱标是有信心的,因为姜泽给的种子产量确实是很高的。
“吃饱饭,然后呢?这样一个庞大的政策,是需要整个朝堂上下齐心的。我之前有说过,大明目前对大臣的俸禄体系过低,会让贪赃枉法的人越来越多。而要实行这么一个政策是需要大量的银子的,如果这么多的银子发下去你觉得会发生什么?”
姜泽就差直接说你这些银子只要敢发下去,能有十分之一落到实处都算我输。
“我爹已经在和大臣们制定新的俸禄了”,上一次和朱元璋他们讨论过关于明朝俸禄的问题。朱元璋也意识到了问题,回去之后就召集大臣开始商讨。
“另外,还有需要大量的银子,商税虽然已经开始,未来还有大量的粮食可以带来银子。但是这些银子你都能用到这项政策上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银子,最缺的就是银子啊”,朱标也清楚,银子是目前最缺的。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我明白,若家中所有的孩子都到学堂中上学,家中劳力变少了”。为什么古代,或者说直到现在还认为多子多福呢。
因为在古代,生产技术落后,没有充足的劳动力是没办法养活一大家子人的。就算是到了近代,为什么还是喜欢多生孩子,并且更喜欢男孩儿。
一个是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另一个就是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我们也不是说女性就不能劳动,但是在一些重体力活面前,男性更合适一些。
我们大力发展重工业时期,别的不说,钢铁冶炼、石油开采这两方面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大多都是男性,你很少能够看到女性,或者说女性基本上没有。
“标哥,你说的很对,但是你还忽略了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很多人是不会让女孩儿到学堂学习的,这其中包括那些所谓的大儒、夫子,还有孩子的爹娘”。
“这个,在短时间内是不太可能解决的了”。
朱标也明白,姜泽说的这个问题是很难能够解决的。
但是你认为现在就没有吗?
前几天看到说把自己女儿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撕了,没让她去上大学,现在他已经有两个外孙了,女儿的日子过得也不错。
当然这个不知道真假啊,因为也没有去查证过。但是我认为能做出这样的事情的人大有人在。
“所以,标哥,不是我给你泼冷水,实在是你们现在真的很难去实现这个事情。还不是先让百姓们吃饱饭,把日子过得好一些了再去做其他的”。
这个话刚才姜泽也和李世民说过。
“你说的没错,得先让百姓们吃饱饭,这才是现在得头等大事”。
吃饱饭当然是头等大事,你看我们得父辈祖辈很多人见面第一句“吃了吗?”除此之外,你再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两个话题,“吃了吗”,“吃的啥”。
“标哥,任重而道远啊”,激励别人姜泽当然会说了,但是到了他自己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是啊,任重而道远”,朱标并不认为姜泽说错了,因为这就是事实。
“对了,老弟,那倭奴那儿到底有多少银子,你给我透个底”。因为想要做的事情太多,但是又需要大量的银子,所以朱标也在想方设法的赚取银子。
“如果让那些倭奴没日没夜的开采的话,一年开采3500万两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此话当真?”听到这么多的银子,朱标直接两眼放光。
“当真”。
“好,我回去就让兵部和工部抓紧时间”。
“对了,标哥我知道你为人仁厚,但那些倭奴可不是人啊,要把它们当畜生用。就让他们玩命的开采,死了就扔到海里去就行,那些个岛屿打下来了就是大明的土地,咱大明的土地可不能葬畜生”。
“老弟你放心,我明白,那些个畜生做过的事情我清楚”。
对此,姜泽表示就算是一条狗死了我都会觉得可惜一下,但是倭奴死再多他都不会可惜,只会放声大笑。
“老弟,有个问题,我华夏何至于此啊?”姜泽知道他问的是什么。
“是啊,这个问题我也一直想问有些人,我们华夏何至于此啊”。提到这个姜泽就来气。
“这就说来话长了,咱们大明有一点原因,但是最大的问题出在取代大明的那个朝代。这么给你说吧,我还在学校的时候,我的一个老师在课堂上骂了这个朝代一个时辰”。
真人真事,姜泽大学的近代史老师是一个老教授,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老教授列举了各种清朝的不是,说到激动的时候就开始骂。
“并且这是一个从建朝开始,就有一个口号一直伴随他,直至这个朝代灭亡”。
“取代大明的朝代叫做清朝,从它建立的那天起就有一个口号‘反清复明’,直至后来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经过姜泽这么一说,朱标似乎也有些明白了,这个朝代似乎令人很不喜。
“详细说说呢,我倒要看看这到底是怎么样一个朝代,能取代我大明,还把后世子孙害成那个样子”。
(一样的古诗词分享
唐多令
[宋] 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喜欢老祖宗的后世新体验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老祖宗的后世新体验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