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更衣室的低语》(上)
电影事件之后,红星纺织厂三车间女工宿舍301室,陷入了一种无声的冷战。
阿秀和淑芬,这两个曾经吃饭、打水、上下班都黏在一起的姐妹,如今像是被一道无形的墙隔开了。
她们依旧睡在相邻的床铺,却不再在熄夜灯后窃窃私语;她们依旧在同一个班组工作,却不再交换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黏稠的尴尬,仿佛每一次呼吸都需要格外用力。
这天下午,临近下班,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稍稍减弱。
阿秀正在仔细地给一台细纱机做最后的清洁,额上沁着细密的汗珠。
车间主任王大壮,一个嗓门洪亮、面庞黝黑的中年汉子,陪着厂办的李干事和一位面生的、干部模样的人走了进来,在车间里指指点点。
“喏,李干事,孙同志,这就是我们三车间的标兵机台之一,”
王大壮的声音带着几分自豪,
“挡车工张秀,连续三个月无疵布,技术那是这个!”
他翘起了大拇指。
李干事推了推眼镜,笑着点头。
那位孙同志目光锐利地扫过机器和阿秀,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微微颔首。
阿秀有些局促地停下手中的活,腼腆地喊了声:
“王主任,李干事。”
“忙你的,忙你的,”
王大壮摆摆手,又压低声音对两位领导说,
“小张同志不仅技术好,思想也积极向上,根正苗红,是棵好苗子。”
几人的声音不大,但在相对安静的车间里,还是能隐约飘到不远处正在落纱的张淑芬耳中。
她的动作慢了下来,耳朵不由自主地竖了起来。
“这次市里的‘先进生产工作者’评选,名额金贵得很呐,”
李干事的声音传来,
“厂里报上去的人,必须得是能代表我们红星厂精神和技术的。”
“是啊,”
王大壮接过话头,声音更压低了些,但那份热切清晰可辨,
“所以我们车间经过慎重考虑,还是推荐张秀。她技术稳,性子沉得住,从不不出风头,踏踏实实,代表了咱们工人阶级的本色。像上次技术比武,她要不是为了让着……”
后面几个字模糊了,但“推荐张秀”四个字,像针一样,精准地刺入了张淑芬的耳膜。
她的心猛地一沉,手下意识一紧,差点让纱线勒进肉里。
让着?
让着谁?
是说我吗?
她脑子里瞬间闪过上次技术比武,最后关头她因为心慌出了个小瑕疵,阿秀明明可以赢得更漂亮,却只是平稳地完成了操作……当时只觉得是姐妹情深,现在想来,难道是施舍?是衬托?
这时,那个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孙同志开口了,声音平和却带着分量:
“嗯,培养典型,就是要这种踏实肯干、背景清白的。形象也很重要,要能经得起推敲和宣传。另一个候选人……是叫张淑芬吧?”
“对,是她。”
李干事回答。
“听说长得挺漂亮,是厂里的‘厂花’?”
孙同志的语气里听不出褒贬,但接下来的话却让张淑芬的心凉了半截,
“有时候,太出挑了反而容易惹闲话。先进工作者,重点还是要在‘先进’和‘工作’上。漂亮嘛……锦上添花可以,但不能是本钱。”
王大壮连忙应和:
“是是是,孙同志考虑得周到。张淑芬同志呢,技术也不错,就是……有时候心思活络了点,不如张秀沉稳。这次评选意义重大,还是求稳为好。”
几句话的功夫,仿佛已经给这场竞争判了死刑。
张淑芬站在原地,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往头上涌,脸颊火辣辣的。
机器轰鸣声似乎消失了,整个世界只剩下那几句如同判决书般的话语在耳边回荡。
“推荐张秀……”
“踏实肯干…本色…”
“太出挑了容易惹闲话……”
“心思活络…不如张秀沉稳……”
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耳光,扇在她引以为傲的容貌和自尊上。
她一直知道自己在技术上或许比阿秀稍逊半筹,但她从未觉得这是什么致命的差距。
她年轻,漂亮,会说话,人际关系处得比埋头苦干的阿秀好多了。
她以为,这些“软实力”足以弥补那一点点技术的不足,甚至在竞争这种带有荣誉性质的称号时,应该是加分项。
可现实给了她沉重一击。
在领导眼里,她的漂亮成了“容易惹闲话”的原罪,她的活泼成了“心思活络”的缺点,而阿秀的木讷,却成了“踏实沉稳”的优点。
凭什么?
就因为她长得好看?
就因为她会打扮、爱说笑?
就因为她在男工里更受欢迎?
一股混合着屈辱、不甘和怨愤的情绪,像毒藤一样在她心里疯狂滋长。
她死死咬住下唇,才没有让自己失态。
领导们又巡视了一圈,终于说说笑笑地离开了车间。
下班铃声尖锐地响起,工友们纷纷停下机器,说笑着收拾东西,准备去澡堂或者食堂。
阿秀也做完了最后的清理工作,用棉纱擦着手,下意识地看向淑芬的方向。
她看到淑芬背对着她,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单薄的背影在空旷的车间里显得格外僵硬。
阿秀张了张嘴,想喊她一起走,就像过去无数次那样。
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那天晚上电影散场后,淑芬床帘里透出的冰冷隔阂,让她望而却步。
她捏了捏口袋里那张已经有些发软的电影票根,心里一阵酸涩。
最终,阿秀默默地转身,随着人流离开了车间。
她想,也许淑芬需要一个人静一静。
喜欢茉莉巷的合租家庭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茉莉巷的合租家庭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