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份。”宋清砚看她高兴的模样儿,也起了兴致,想与她同吃一样东西。
摊主又做了份羊白肠,见二人吃得开心,心里满足。
“小娘子,我刚才说的话可不是虚言,凡是来我家摊前吃了羊白肠,定会做我家的回头客。”
“我家这摊子可是开了几十年。”摊主又同时知夏讲起了古,聊起了摊子的发展史。
起先卖羊白肠时,并没有摊子,后来赚了些钱,才将摊子支在此处。
几十年前,朱家瓦子可没有如此大的规模。
后来,百姓日子过得安稳,这些瓦子也渐渐热闹了起来,附近的摊子客人多,银钱也赚得多。
赚了银钱,自是想着买个铺子。
就如同时老爷子似的,手里有余钱便想着添置家产。
若是没有时老爷子添置的家产,恐怕时知夏娘俩,只能够回乡下过日子。
“我家曾祖父当时将小摊选在这里,着实明智。”摊主聊起此事还有些得意。
时知夏懂他心里所想,定是觉得这地儿选得好。
如今摊子与朱家瓦子相邻,每日来往的客人繁多,他这摊子的羊白肠味道又不错。
“你每日赚的银钱该是不少吧!”时知夏心中羡慕,自家肉汤铺的位置也不错。
但论起人流量,还是这里更直观些。
瞧瞧这人头攒头的模样儿,二十人当中,有三人来摊子前吃羊白肠,一日赚的银钱就不少。
摊主自是不会四处嚷嚷,自己每日赚了多少银钱。
他压下了嘴角,谦虚道:“小娘子说笑了,不过是赚每日的花销,这位客人,可要尝尝羊白肠。”
见有人路过,摊主热情招呼,夸着自家的羊白肠。
时知夏站着看了一会儿:“宋郎君,您可知这附近的店铺价格多少。”
“您觉得我可有本事,在这里置业。”
这附近店铺不少,时知夏见铺子里的客人,实在眼馋。
真想将这些客人,统统收入自家肉汤铺。
想到自家娘亲说的话,她家的肉汤铺着实是有些小了,熟客倒是不在乎铺中位置少。
但是新客,吃完朝食总会抱怨一句,桌凳太少,吃朝食时总是急急忙忙,不能得闲。
宋清砚见她想在此处置业,沉吟了下:“你若是想在这里置业,恐怕还得攒些钱。”
这里的店铺租金极贵,若要买,至少千两打底。
“宋郎君真会安慰人。”时知夏笑了起来,她就是想想罢了,也不是真要在这里置业。
况且,家中肉汤铺欠的债没还完,哪里还有余钱做旁的事情,她就是看着这里客人多,随意梦一下。
“倒不是安慰,我觉得时小娘子有这个能力。”宋郎君看她将肉汤铺经营得不错。
若是日日有这么多的客人,早晚能这里置业。
“借宋郎君吉言,我定要在这里置办产业。”时知夏豪情万丈,将碗里的羊白肠全吃了。
二人吃完了羊白肠,时知夏催着宋郎君,挤进了人群中,想近前看表演。
站在摊子处,虽说也可以看到,但总归有些太远。
宋清砚护着她,二人顺顺利利到了前头。
“宋郎君,这些耍杂技的小娘子可真是厉害。”时知夏看到精彩之处,不自觉的扯了下宋郎君的袖子。
做生意卖艺都不易,这些小娘子定是从小开始练起,看她们单脚踩竹竿,还要将盘子置于头顶。
宋清砚低头,看到她白皙手指,轻扯自己袖口。
“的确厉害,小心些。”宋清砚见有人挤过来,伸手将她护在怀里。
杂技表演越精彩,喝彩的百姓便越多。
待到打赏时,宋清砚捏了几个铜板,扔进铜锣里。
看完杂技表演,时知夏意犹未尽,又催着宋郎君到了别处,她听到有人开腔唱戏。
一路走,一路吃,只要碰到感兴趣的吃食,时知夏定会尝一点,若是好吃,再邀宋郎君同食。
“买串糖葫芦,待见到知夏,给她吃。”时九娘有些担心,也不知自家乖囡可有吃好吃的。
真怕她脸皮薄,不敢向宋郎君借钱。
丽娘和梅娘二人也买了串糖葫芦,她们听到时九娘的话,便知她肯定是担心知夏。
“大娘,可要买点糯米果子。”梅娘打开了钱袋。
时九娘将她钱袋捂紧:“无需你买,知夏若是想吃,再来便是,哪能让你花钱。”
听凤娘的意思,李家将梅娘休弃后,没给分文。
梅娘嫁到李家,可是添置了不少嫁妆。
凤娘想着这些嫁妆,定要拿回来,到时还得好好与李寿算算帐,女儿的嫁妆怎能让李家用。
“我如今只想吃酸,不想吃甜。”丽娘闻着酸味儿便想吃,糯米果子外头裹了糖,她不想吃。
梅娘见她今日吃了不少酸的吃食,心中有些猜想。
“嫂嫂可是有了——”梅娘看了下她肚子。
她怀过孕,自是对这种事情明了。
丽娘羞怯一笑,街坊们都知道她催着自家郎君,想怀二胎,如今怀了,她倒是有些害臊。
“嗯,怀了。”丽娘想与自家郎君商量,既然已经怀二胎,该将女儿接回家。
婆母这次定不会阻拦,她实在是想女儿。
梅娘握着她手,心中激动:“嫂嫂,恭喜。”
她回到家,娘便与她说了街坊间的趣事。
丽娘夫妻二人的趣事,凤大娘倒是着重说了不少,兴许是因着他们二人闹出了不少笑话。
那段时间,李三郎对房中之事向来避而远之。
如今丽娘怀上了,李三郎再也不用为这事烦恼。
“黑九,尝尝这羊腰,用炭火烤制,再洒上些许调料,美味至极。”李三郎堂堂正正的点了羊腰。
娘子已经怀上,这羊腰的确有用。
黑九倒是来者不拒,见羊腰的模样,想到了郎君。
“来三个——”黑九极有魄力,大手一挥,点了三个羊腰,可不能将知夏与郎君忘了。
李三郎竖起大拇指:“果真是年轻郎君。”
自己自愧不如,他只需尝一个羊腰便可。
烤羊腰的摊主,与李三郎相识,见他只点一个,咦了一声:“李三郎,怎的只点一个。”
“您这样的伟岸郎君,该点六个才是。”
滚滚滚,李三郎在心中骂了一句,夸自己伟岸,怎的还要点六个羊腰,牛头不对马嘴。
喜欢四时鲜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四时鲜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