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孙策和孙权连连感叹时,秦鸣笑着说道:
\"既然主公已经同意,我军该出兵了吧?\"
\"出兵!必须出!\"
孙坚不等他说完便朗声大笑:
\"我这就集结兵马出征,定要一战平定江东!\"
只见他满面红光,神采飞扬!
只要此战略成功,整个扬州就尽在掌握了!
078章 兵临长江,周公瑾,参上!
狂妄!
这是孙坚对秦鸣闪电战略的一反应。
除了狂妄,他实在想不出更合适的评价。
但狂归狂,他不得不承认——这个战略确实可行!
因为整个计划完全基于对敌军的精准预判。
而料敌先机,恰恰是秦鸣最擅长的本事。
从担任军师至今,他的预判从未出错。
所以这一次,孙坚依旧毫不犹豫地点齐四万大军,备足三月粮草。
说是闪电战,但毕竟风险犹存。
多备粮草才能以防万一。
至于为何出兵四万?秦鸣早已向孙坚阐明缘由:
其一,防务所需。
目前孙坚总兵力约十万。
九江驻军三万,庐江留守两万。
抽调四万后,防御压力骤增,不宜再减。
其二,此战重在造势而非攻坚,无需过多兵力。
只要首战告捷,吴郡、会稽自当势如破竹!
因此四万兵力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
为求速战速决,赵云骑兵尽数随行,以备长途奔袭。
筹备数日后,孙坚亲率四万大军开拔。
以赵云、典韦、祖茂、孙贲、蒋钦、周泰为将,
秦鸣任军师,王粲辅佐,
押送粮草自舒县浩荡出发,直指长江南岸。
行军数日,主力部队终于抵达江畔。
隔江远眺,只见一支水军正破浪而来!
......
庐江,襄安县。
晨雾笼罩着苍茫江面。
孙坚已带着秦鸣、孙策等人来到了长江岸边。
江雾弥漫中,浩荡长江上渐渐显露出成片的船影。
\"到了!\"
孙策望见远处徐徐驶来的船队,转身对孙坚与秦鸣朗声道:
\"父亲、先生,公瑾到了!\"
话音未落已奔至岸边,向着江面高声呼喊:
\"可是公瑾船队?\"
喊声未歇便凝神细听回应。孙坚与秦鸣见他这般情状,不禁相视莞尔。单看这热切模样,便知孙策与周瑜情谊之笃。
孙坚见状不由得感叹:
\"自黄巾起兵以来,与策儿总是聚少离多。\"
\"虽常有书信往来,知他有个挚交周瑜...\"
\"原以为不过是寻常好友,今日见他这般欢喜,倒比见了胞弟还要亲热。\"
\"说来也是我这个做父亲的疏忽了!\"
\"连孩儿这般重要的事都不知晓,实在是惭愧...\"
\"子若你说,我这个父亲,是不是当得很不称职?\"
立于身侧的秦鸣闻言浅笑。他与孙坚这段忘年之交,除却军国大事,平素也常倾诉心声。相交日久,他深知这位刚烈武将内心亦有柔情。此刻这番言语,确是发自肺腑。
闻听此问,秦鸣侧首反问:
\"主公是想听真言,还是虚言?\"
\"有何分别?\"孙坚转头望来。
\"自然有别。\"
秦鸣正色道:
\"真言直抒胸臆,虚言则顺应主公心意。以我对主公的了解,无论真假都能自圆其说。\"
\"那便真言如何?\"
\"若说真言...\"
秦鸣整了整衣冠肃然道:
\"确实很不称职!\"
\"哈哈哈!\"
孙坚闻言放声大笑,随即挥拳在秦鸣肩头重重捶了两下,笑骂道:
\"好个刁滑的小子!\"
秦鸣揉着肩膀苦笑道:
\"不是主公要我直言不讳么?\"
\"哈哈哈...\"
见其模样,孙坚再度开怀大笑。笑声渐歇后,他望着江面轻声喟叹。
\"这么多人中,就数跟你小子说话最痛快,从不拐弯抹角!\"
他接着问道:
\"说起来,我有个问题想请教!\"
\"哦?请讲!\"
秦鸣笑着回应。
孙坚沉吟片刻,正色道:
\"我就是好奇,你究竟是怎么知道周公瑾这号人物的?\"
\"按理说你是兖州人士,怎能对各路人才如此了解?\"
秦鸣闻言得意一笑:
\"若我说是天生的本事,主公信吗?\"
\"这......\"
孙坚先是一愣,随即忍俊不禁,学着秦鸣的腔调打趣道:
\"信你才有鬼,你这滑头坏得很!\"
随即又笑道:
\"罢了,既然不愿说,我也不勉强。走吧,那周家小子到了,咱们去迎迎。\"
说罢便朝码头方向走去。
秦鸣这才注意到,方才交谈间周瑜的船队已悄然靠岸。一名英挺少年正阔步而来,身量竟与孙策相仿。
他赶忙跟上孙坚。
不多时,孙策便引着周瑜来到父亲面前。低语几句后,周瑜神采飞扬,当即单膝跪地抱拳行礼:
\"侄儿周瑜,拜见孙伯父!\"
话音未落,另一膝已然着地,恭恭敬敬叩了三个响头。
孙坚连忙搀扶:
\"使不得!公瑾快快请起!\"
周瑜顺势起身,含笑道:
\"应当的。伯父有所不知,小侄与伯符义结金兰,见伯父如同拜见家父,自当大礼相待。\"
\"好儿郎!\"
孙坚闻言龙颜大悦,拍着周瑜肩膀赞道:
\"难怪伯符常在我面前夸你,果然是少年俊杰!\"
言语间满是赏识之意。
这时孙策上前,指着秦鸣对周瑜说:
\"见过家父,该拜见先生了。\"
\"先生?\"
周瑜目光转向秦鸣,眼中闪过惊喜,上前拱手道:
\"阁下莫非就是秦子若先生?\"
这熟悉的一幕让秦鸣暗暗扶额,不由想起初遇孙策时的场景。
以周瑜素来恢弘的气度,总不该和孙策一个脾性才是?
思及此,他含笑问道:
\"怎么,公瑾也听说过在下?\"
周瑜闻言,立即神色恭敬地说道:
\"久仰先生大名,今日得见,果然气度非凡!\"
\"听闻伯符曾受先生教导,待您如师。瑜既为伯符义弟,自当以 ** 之礼相待。\"
说罢便郑重地向秦鸣行了一礼。
秦鸣连忙扶起周瑜:\"公瑾不必如此多礼。\"
周瑜起身后真诚地说道:
\"先生才学渊博,精通兵法谋略。瑜听闻先生事迹已久,今日一见,更生敬仰之心。\"
\"此行虽因伯符之故,但这番礼数却是发自肺腑,还望先生莫要推辞。\"
孙策在一旁笑道:
\"先生就接受吧。公瑾向来仰慕先生,这礼数应当的。\"
话未说完就被秦鸣瞪了一眼。
这眼神分明在说:
同样是年轻人,差距怎就如此之大?
不过看向周瑜时,秦鸣也不禁心生好感。
周瑜不仅气度宽宏,更兼谦逊有礼。
配上出众的相貌仪表,堪称完美。
有他加入,对孙坚军而言无疑是如虎添翼。
079章 未雨绸缪周公瑾 陆战行家秦鸣
襄安江畔,孙坚大营。
周瑜命水军安营后,随孙坚来到中军大帐。
孙坚召集众将议事,因周瑜加入,原本居于末座的王粲得以提升座次。
入帐后,孙策引周瑜与众将相见。
周瑜举止得体,不论官职高低皆以礼相待,令众将暗暗称奇。
简单寒暄后,孙坚正色道:
\"诸位,我军此行除经略江东外,更要扫清南下障碍。\"
【“这甘宁号称锦帆贼,率八百水寇横行长江!”
说着,他径直转向周瑜:
“公瑾,伯父性子直,莫往心里去。”
“今日请你来,正是要商议剿灭这 ** ,不知你可有良策?”
众将目光齐集周瑜。
周瑜从容起身,拱手答道:
“伯父勿忧,来时伯符已说明此事。”
“侄儿带了一千水军,足以剿灭此贼!”
“仅一千人?”
孙坚眉头紧锁:
“兵力未免单薄!”
周瑜淡然一笑:
“甘宁虽从巴中南下,纵横长江,确有些能耐。”
“但侄儿自幼长于江畔,熟谙水战之法。”
“虽不足称道,对付这等贼寇绰绰有余!”
孙策上前一步,向孙坚进言:
“父亲放心,公瑾精通兵法,文武双全。”
“甘宁绝非他的对手!”
“秦先生以为如何?”
孙坚迟疑地望向秦鸣,意在询问周瑜是否堪当大任。
秦鸣会意,轻笑摇头。
周瑜年少,遭人质疑实属寻常。
当年赤壁之战时,周瑜年过三十仍被诟病年少轻狂。
如今更不足为奇!
但既为保举之人,他自当力挺到底。
于是正色道:
“主公明鉴,甘宁绝非公瑾敌手!”
“兵贵精而不贵多,一千精兵足矣!”
孙坚闻言颔首,周瑜却心头一震。
他原以为举荐自己的是孙策,未料竟是素未谋面的秦鸣!
四目相对时,见对方眼中满是期许,周瑜顿感热血翻涌。
他初出茅庐竟得如此器重,岂敢不尽心竭力?
当即郑重抱拳:
“侄儿定不负所托!”
孙坚正欲开口,周瑜拱手道:\"叔父不必担忧,侄儿虽年少,却从不妄言。此番前来,确实已思得破敌良策。\"
\"哦?\"孙坚饶有兴致地望向眼前这位少年郎。
周瑜不慌不忙道:\"叔父久镇北方,或许不知丹阳与庐江交界处,每逢夏秋之交常见西南风起。来此之前,瑜特意走访当地渔民,得知近日将有西南风至。\"
\"甘宁远道而来,定然不谙此地风向变化。我军正可借天时之利,设伏破敌!\"
这番话字字铿锵,既显谦逊又透着从容,帐中诸将皆露出讶异之色。孙坚暗自赞许,向秦鸣投去赞赏的目光。
秦鸣会意,顺势提点道:\"公瑾此计甚妙。不过老夫尚有一问:若甘宁避而不战,该当如何?\"
\"先生明鉴。\"周瑜从容应答,\"甘宁既以'锦帆'为号,必是极重颜面之人。只需修书激将,必能诱其出战。\"
孙坚闻言,眼中精光一闪。众将领更是频频颔首,再无半点轻视之意。
周瑜见状稍安,余光却瞥见秦鸣仍含笑注视,心头忽地一动:莫非先生早已知晓此计,特意给我施展才华的机会?
《智降锦帆》
晨雾未散,江东水寨已擂响战鼓。周瑜白袍银甲,正细细擦拭手中令旗。侍从忽然来报:\"都督,主公到了。\"
孙坚大踏步走进军帐,腰间古锭刀犹带着晨露,\"公瑾此战部署周密,必能旗开得胜。只是...\"他忽沉吟道,\"那锦帆贼甘宁确是难得将才,若能生擒...\"
周瑜指尖一顿,令旗搁在沙盘边缘:\"主公欲收服此人?\"他盯着江防图沉思良久,忽然摇头:\"难!水上交锋素来不死不休,纵使击溃其军,艨艟顺流而下...\"
喜欢三国:汜水关奇谋,三国第一谋士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三国:汜水关奇谋,三国第一谋士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