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年暮·荆江下游)
荆江的暮色裹着股奇异的湿意,夕阳刚把江面染成熔金,下游就漫上来一层雾——不是寻常晨雾的灰白,是透着淡青的雾,像把荆州联防桑田的晨露全拧成了丝,又被风揉成了团。雾轻轻裹住战船的青桑丝帆,帆上的纹路被雾填得柔和,连风掠过都带不起半点散意,反而让雾更稠,粘在衣料上,凉得像刚采的桑芽,却又带着丝若有若无的温意,不像江雾该有的冷。
船板上午间打斗的痕迹还新鲜:周善那柄环首刀砍出的缺口里,嵌着半片桑木屑——是从荆州老桑树上剐的,纹理深峻,被雾一裹,竟泛着细碎的光,和子戎承影剑脊上的淡青光晕隐隐呼应。越女剑手们靠在船舱边,手里的短剑缠着浸油桑丝,丝上的雾凝成团,滴在船板上,晕开的湿痕也是淡青的,像极了阿斗在桑苗图上画的苗茎,歪歪扭扭却透着活气。
孙尚香靠在船舷边,手指摩挲着梨纹玉佩——玉佩不知何时沾了雾,触手温凉却透着股奇异的震颤,像是在和雾里的什么东西共鸣。她攥着那半块绣了梨纹的桑丝帕,是陈婆婆去年教她绣的,针脚里还嵌着荆州的红泥(当时陈婆婆说“帕子沾着家乡土,走到哪都像带着桑田”),此刻被雾浸得软了,帕角偶尔飘起,竟会被雾轻轻托住,像有双看不见的手在护着,不让它掉进江里,也不让它离开掌心。
“子戎,”她的声音在雾里散得慢,带着点发飘的虚,不像平时的清亮,“你闻这雾,是不是有桑芽刚冒尖的味道?像咱们春天种抗霜苗时,清晨去田边闻见的那种,清苦里裹着点甜。”
子戎正蹲在船尾检查桑木盾,盾上的刀痕被雾填得半满,摸着竟不硌手,反而像蒙了层软布。他抬头时,发现雾里飘着些极细的青桑丝——不是战船帆上剐落的(帆上的丝粗,带着帆绳的纹路),是从下游飘来的,丝上还沾着点桐油味,和他们用来缠箭的桑丝一模一样。“不对劲,”他伸手捞了把雾,掌心沾了点像桑露的湿意,却不凉,反而有点温,“吕莫言的信里没提有雾,这雾来得太急,而且……”他指向江面,雾里隐约浮着些极淡的光点,像被雾裹住的萤火虫,却排成了桑苗垄沟“三横两纵”的纹路,“这些光点是人为引的,不是自然有的,周善的残部肯定在雾里设了局。”
雾中伏兵:桑丝缠刃藏杀机
话音刚落,雾里突然射来一支冷箭——箭尾没缠寻常的雁羽,竟裹着缕黑丝,是周善残部的记号(上午截斗时,他见过这种箭,黑丝是从江东特有的乌桕树上剥的,浸过墨,遇雾不褪色)。子戎的承影剑快得像光,剑脊扫过箭杆,“铛”的一声脆响,箭被挑飞的瞬间,箭尾的黑丝在雾里散开,竟缠上了旁边的桑木盾,丝上的墨染在盾上,画出道歪歪扭扭的“囚”字,像在提前预告陷阱。
雾突然往两边分了道缝:三艘小船在雾里飘着,船上的兵卒举着刀,刀光在雾里散成一片虚影,像鬼火般晃悠,脚步轻得听不见,只有刀背偶尔蹭到船板的桑木屑,发出“沙沙”声,混在雾里,像桑蚕啃叶,让人辨不清方向。更要命的是,江面下隐约传来“哗啦”声——是暗桩!周善的人竟在雾里布了桑枝暗桩,桩顶削尖,裹着黑丝,藏在水下,专绊战船的船桨,桩底还绑着陶罐,里面装着“桑火油”(用桑籽榨的油,遇火星就燃)。
“护好自己!”子戎把孙尚香推到船舱角落,自己迎上去时,才发现雾里的招式都慢了半拍——他的“桑芽破土”本就以柔克刚,此刻剑在雾里划,竟能拉出淡青的光痕,像在雾里种桑,光痕过处,雾会暂时散开,露出兵卒的破绽。有个兵卒想从侧面偷袭,刀还没到,就被雾里突然冒出来的一缕桑丝缠住了手腕——是孙尚香的吴钩剑穗,她的“越女缠枝”在雾里更顺,剑穗一拉,兵卒的刀“哐当”掉进江里,人也被带得踉跄,正好撞进另一名越女剑手的剑圈里,被桑丝绳捆了个结实,绳结还是吕莫言教的“双桑缠枝结”,解不开也挣不断。
“往下游开!避开暗桩!”子戎喊着,转头却见舵手突然僵住,胸口插着支黑丝箭,箭杆没入大半,鲜血在雾里漫开,像融了的胭脂,却没往下流,反而被雾裹成了小团,飘在船板上,沾到桑木盾时,竟让盾上的“护苗”刻痕亮了一下。舵手抓着子戎的手腕,指节发白,声音气若游丝:“下……下游三里有浅滩,是陈婆婆说的‘桑魂滩’,别……别进雾核心区,那里有‘雾锁’……”话没说完就倒了下去,手还死死攥着舵柄,指向下游的方向,指缝里夹着片干枯的桑叶——是去年从荆州带来的,他一直带在身上,说“看着这叶,就想起家里的桑田,等回去了,要给苗浇足水”。
没了舵手,战船顿时失了控,江水流得急,推着船往雾浓的地方漂。子戎刚要去握舵,雾里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轻得像从很远的地方飘来,却又清晰得像在耳边:“子戎将军!夫人!我是林溪!吕将军令我来引路!”
是吕莫言派来的越女剑手林溪!她从雾里钻出来,衣服沾着血,左臂缠着浸血的桑丝布(是被黑丝箭划伤的),手里握着支桑丝箭,箭尾的光和雾里的光点一模一样,都是淡青的。“周善的残部不止这些,”林溪喘着气,往船板上扔了个桑木盒,里面是吕莫言画的简易水道图,红笔圈着“桑魂滩”,旁注“雾薄,无暗桩”,“他们在雾里埋了‘桑火油’,藏在桑枝暗桩下,一遇火星就烧,只有跟着光点走,才能绕开暗桩和火油!”
雾囚迷局:梨纹引魂失芳踪
战船重新动起来,林溪掌着舵,顺着光点往下游走。雾越来越浓,浓到连身边的越女剑手都快看不见了,只有承影剑的光晕、吴钩的冷光,还有林溪箭尾的光点亮着,像雾里的三颗星。孙尚香靠在子戎身边,能听见雾里传来细碎的声音:像桑蚕啃叶的“沙沙”声,又像有人在低声说“护苗”,却听不清源头,只觉得那声音裹着雾,往耳朵里钻,让人心里发慌,握帕子的手都出了汗。
“子戎,”她抓着他的袖子,指节发白,“我觉得这雾在拉着咱们走,船好像自己在动,林溪的舵……好像没起作用。你看那些光点,刚才还是‘三横两纵’,现在变成‘梨纹’了。”
子戎刚要点头,就听见上游突然传来张飞的吼声,震得雾里的光点都晃了晃:“子戎!尚香!你们在哪?别跟丢了!我们带了流民青壮来!”跟着是赵云的声音,带着青釭剑破风的锐响:“雾里有伏兵!小心桑火油!别碰暗桩!”
是赵云和张飞追来了!子戎刚要吹桑木哨(吕莫言给的联络哨,吹三声短哨是“安全”),林溪突然抓住他的手腕,声音急了,带着点颤:“别出声!‘桑火油’怕震动!声音太大会引炸!而且……”她指着前面的雾,光点突然变密,聚成了一道门的形状,门上刻着和孙尚香玉佩一样的梨纹,纹路里还飘着细桑丝,“那不是生路!是周善设的‘雾囚阵’!他把咱们引进来了!吕将军说过,这阵靠梨纹引魂,一进去就出不来,会被困在雾里,永远绕不出去!”
“吕将军还特意叮嘱过!这雾阵是周善用‘桑丝吸雾’的阴招布的——他把浸过桐油的青桑丝撒满下游江面,雾一沾到油丝就凝住,像被黏住的棉絮,散不开也吹不走,才能把咱们困在这;再用梨纹做引,你腰间的玉佩一发光,雾里的梨纹门就会显形,门后是‘桑田幻象’——都是咱们在荆州护过的苗、见过的场景,就是要勾着人往里走!”林溪的指尖捏得发白,指着船板上的淡青湿痕,“你看这雾水,沾着桑丝的油光,就是最好的证明!一旦脚碰着幻象里的‘桑田土’,就会被江底的漩涡吸走,连尸首都捞不着!只有跟着抗霜苗自然泛的淡青光点——就是咱们种的苗特有的青晕,才能破幻象,可现在光点都被梨纹门吸走了,咱们……咱们怕是要被困在这了!”
子戎伸手去抓舵,却发现船桨已经被雾里的桑丝缠死了——那些青桑丝不知何时绕满了船桨,越缠越紧,像要把船捆住,丝上的桐油味越来越浓,显然离桑火油不远了。孙尚香的吴钩突然颤了颤,剑鞘上的梨纹玉佩发出微光,雾里的光门也跟着亮起来,门后竟能看见片熟悉的桑田——是荆州联防桑田的样子,阿斗种的那株小苗还在,旁边插着“阿斗浇水处”的木牌,苗上还挂着他去年系的红桑丝,陈婆婆正蹲在田边煮桑芽茶,烟从陶壶里飘出来,裹着雾,像真的一样。
“这是……阿斗的苗……”孙尚香刚要伸手碰光门,上游的青釭剑光突然刺破雾层,赵云骑着马在雾里冲来,马蹄踏在江面上的暗桩上,溅起的雾珠里都带着剑的冷光:“尚香!别碰那门!是陷阱!门后是假桑田,会吸人!进去就再也回不来了!”张飞举着丈八蛇矛跟在后面,矛缨上的桑丝被雾缠得像团光,声音震得雾里的光点都在抖:“子戎!快把船开回来!我们砍了暗桩!马上就到!”
可太晚了。那道光门被玉佩的光一触,突然生出股吸力,风里的桑丝全往门里飘,像被吸进了漩涡。子戎伸手去拉孙尚香,却只抓住了她手里的桑丝帕——帕上的梨纹在风里亮起来,和门的纹路合在一起,瞬间没了踪影。孙尚香的吴钩从腰间滑落,掉在船板上,剑鞘撞出的声音在风里飘了很远,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却被雾越裹越远,最后只剩半句:“子戎……阿斗的苗还没浇水……别让它枯了……”
风突然停了,光门也消失了,雾像被抽走似的退得飞快,快得连痕迹都没留,只在江面上留下一层淡青的光晕。赵云和张飞赶到时,江面上只剩一艘空船:船板上放着吴钩(剑鞘上的梨纹还留着微光,却慢慢淡下去,最后只剩一道浅痕)、桑丝帕的残角(角上还绣着半只桑蚕,蚕身沾着雾,摸上去软乎乎的),还有承影剑的剑鞘——鞘口沾着点淡青的雾,却没了剑,只有鞘上的桑木哨还在,吹起来没声音,却能看见雾里飘出缕细白的桑丝,顺着下游飘去,像在引路,又像在告别。
桑牌留证:雾散犹存护桑约
张飞跳上船,抓起吴钩,指腹蹭过剑鞘上的梨纹,声音沉得像江底的石头:“这雾是周善的残部设的局!他们用桑丝引雾,用梨纹做饵,把人困进了雾囚阵!吕莫言肯定不知道这阵,不然早提醒咱们了!”赵云蹲在船尾,摸着舵手的尸体,发现他手里攥着的桑叶上,用炭笔写着个极小的“浅”字——是想指桑魂滩的方向,却没来得及说完,炭灰还粘在叶纹里,像没干的泪。
两人顺着下游找,直到天亮,才在梨林渡的老梨树下,发现了一块嵌在土里的桑木牌——上面刻着半朵梨纹,和孙尚香帕上的正好对上,牌上还沾着点淡青的雾,摸上去,竟能听见极轻的桑蚕啃叶声,像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又像就在耳边:“桑苗在,我们就在……等阿斗的苗结了桑椹,就回来。”
江风拂过,老梨树的叶子落下来,盖在桑木牌上,叶尖的露水滴在牌上的梨纹里,晕开淡青的痕,像把荆州的桑露,也带到了这里。远处的荆州方向,陈婆婆正带着阿斗给那株新苗浇水,孩子举着桑木小剑,对着江面喊:“婶婶!子戎叔叔!你们快回来!苗都长到我膝盖高了,我还留了最红的桑椹,藏在桑叶下,等你们回来吃!”
雾彻底散了,太阳升起来,把江面染成了金红,只有梨林渡的上空,还留着一层极淡的青雾,像在守着一个约定。赵云把桑木牌揣在怀里,和吕莫言的密信放在一起,信上“护桑即护民”的字迹,和牌上的梨纹,在阳光下都泛着光。张飞望着下游,手里的丈八蛇矛轻轻碰了碰江面,矛缨上的桑丝飘起来,顺着雾散的方向,像是在说:“我们等着,等你们带着江东的桑种回来,把荆江两岸的苗,连起来。”
船板上的吴钩被赵云收起来,剑鞘上的梨纹虽然淡了,却没消失,像在提醒所有人:那些护桑的人,没走远,只是暂时被雾藏了起来,等雾再散时,他们会带着桑苗的清香,回到荆州的田边,续上那场没完成的护桑之约——续上阿斗的小剑,续上陈婆婆的茶,续上流民们挂在桑枝上的、那串没编完的桑丝网。
《梦动三国》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亦舒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亦舒读书!
喜欢梦动三国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梦动三国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