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声音从上空传来。
王彦祖的父亲正骑着马,一时只觉得这声音耳熟,却想不起究竟是谁。
这也怪不得他。自从家中那位老祖宗“葬剑”之后,王家生意便一日不如一日,诸事缠身,心力交瘁之下,许多旧人旧事自然也渐渐淡忘了。
王父这一趟出门,正是为了四处打点,想找些用得上的关系,解一解王家的燃眉之急。
来人已御剑落在他身旁。
王父语气恭敬,也顾不上什么寒暄客套,开口便道:“啊,这位仁兄,不知该如何称呼?”
御剑的汉子并未见怪。毕竟两人已近二十年未见,他的容貌也确实变了不少。
“老王,是我啊,舒白。”
这名字一出,王父顿时怔在原地,一时说不出话来。他怎么也没想到,眼前这名御剑而来的修士,竟是昔年同窗——
他忽然翻身下马,就要行大礼:“不曾想一别多年,舒兄竟已贯日凌云……”
话未说完,礼也行到一半,便被舒白伸手托住了……
于王伯光而言,拜在张书澈门下,真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修习书法剑道,能得一位五品巅峰的剑修亲自指点,何其幸哉。
这一日,伯光接到先生的剑令,当即御剑独自前往北城张府。
虽忙于学业,这府邸伯光倒也是来过几次,门口家丁早已熟识,他一路无阻,很快便到了张先生首次授课的小院。
却未见老师身影,伯光便自行寻找。见书房门扉轻启,心中已有几分明了。
果然,张书澈正在房中忘我挥毫。伯光静立门畔,未发一丝声响。
直至书澈落笔抬眸,道一声:“伯光来了。”
伯光这才缓步而入,执礼恭声道:“见过先生。”
此时,伯光的目光落在先生刚刚写完的字帖上。
他不由得脱口赞道:“好字!”……却又立刻收声,硬生生止住险些拍在大腿上的巴掌,再度屏息凝神,细看下去。
纸上所写的是一首词,牌名为《雨霖铃》。
上阕:
“金鞍霜陌,纵青骢马,骤响春策。凌云气吞湖海,龙吟剑啸,风雷生腋。万里鹏抟正举,傲天地宽窄。醉射雕,漫点星辰,笑揽山河入诗册。”
词虽只得半阙,伯光读来却已心潮翻涌,共鸣难已。
首句所绘,分明是去岁秋典时自己纵白马掠过剑河道之景;次句所写,岂非正是胸怀天下,意气风发的我;末两句所寄,更是直指我心中藏蓄已久的抱负!
伯光久久不语,沉浸在那璀璨辞藻与深意之中。
忽而转头,目光灼灼望向先生:“老师,您这诗写得实在太好了——既有昔日英发,又有当下精神,更寄未来期许!”
面对徒儿这般激动,张书澈只苦笑摇头。
伯光察言观色总是慢上半拍,此时却也隐约觉察到老师别有深意。
于是乎他便收敛心神,转身再度细看字帖。不知不觉间,又沉醉于那秀逸笔法与清丽文辞之中去了。
一盏茶的功夫,张书澈才缓步上前,轻轻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伯光蓦然回神,闭目片刻再度睁开,眼前的字帖依旧是原先那卷字帖,可他对它的感受却已大不相同,先前那股几乎要将他吞噬的痴迷,此刻竟悄然淡去了。
他心中暗自懊恼——先生难得开小灶指点,自己却屡屡陷入这般失神的状态,实在不该。
先生身为五品巅峰的书法剑修,其呕心沥血所作之帖,又岂是凡俗之物?
只是这字帖自成一股牵引之力,总诱人沉溺于其表相风华,反而难以深入体会蕴藏其中的剑意精髓。
想到这里,伯光周身的气息不由更加沉郁低落。
就在这时,先生的手又一次轻拍他的肩头,声音温和却有力:“你再仔细看看。”
伯光精神一振,重新凝神注目。
这一次,他逐字细观,目光如刀,一笔一划皆不放过,专注着每一个字的横,竖,撇,点,折。
第一遍,他只觉这些字看上去有些古怪,却又说不出怪在何处。
就这么看了一遍又一遍,他的目光最终锁在了那个“云”字上。
就在他仿佛要悟出什么的时候,那只熟悉的手又一次搭上了他的肩膀。
伯光的思绪骤然中断,脸上掠过一丝不甘,却也只能暂且按下,听候老师的吩咐。
书澈并未多言,只示意他让开位置。手腕轻翻之间,字帖便如有了灵性一般,自行挂上墙壁。
接着,书澈虚握右手,一支毛笔悄然凝聚于掌心。他在新帖上写下四字:“上善若水”。
随即开口道:“伯光,你再看看。”
“是。”伯光应声上前,却发觉这四字的笔意与先前字帖截然不同。
只是这一次,伯光所感受到的怪异,竟是一种熟悉。
他随即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书澈黯然一笑,又写下四个字:“天天向上”。
伯光蓦然失笑,终于明白那熟悉感从何而来——正是源于这两幅新帖中的“上”字。
那时他还在读七年级,因一手好字声名鹊起,因此在新学期获邀为新生题字励学。
现场书写时,他意气风发,畅快淋漓。
然而外人不知的是,自接下这差事之后,他便没有一日好眠。
他从众多励学句中选出了最简洁明了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字。
可选定之后,伯光便再也没有练笔了,只是在无数个白昼与黑夜中反复思索。
到了开学那天,他仿佛书圣附体,一气呵成,字字如神。
可事后再看那幅字时,他却是多有不满。
伯光轻叹一声:“老师,这字与我几年前所写似乎并无差别。”
书澈微微颔首:“不错,这正是我依那日所见,一比一还原出来的。”
伯光心中不解。他自认如今的笔力早已更胜往昔,可老师为何偏偏重现旧作?
书澈开口道:“来,你再写一遍。”
伯光依言而行,在帖旁空白处再度挥毫。
这一写,字迹的确比先生所摹的更加方正挺拔。
喜欢虎学:从斑纹到王字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虎学:从斑纹到王字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