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六月天。
“青云”,“玄霜”划破天际,留下一尾白线。
这是张书澈与牛小强第三次共同巡视梁山封境。
前者乃是代表学院,为了每年问剑大典的考试遴选;后者乃是相府执事,此行便要收取这一县六乡的岁贡。
作为万剑山最重要的传统仪式之一,问剑大典每年在夏末秋初如期举行。这是剑院开启山门,八方天骄展示所学的高光时刻,也是整个西洲瞩目的盛事。
一整个上午,他们都在毒辣的日头下不停赶路。
牛小强落后一个身位,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抹了把脸,掌心立刻沾满黏腻的汗水,喉间泛起一阵干燥的焦渴。
抬眼望去,前方那道挺拔如松的背影在热浪中纹丝不动,青衫猎猎间自有一股凛然剑意。
这便是五品大圆满剑修的境界——周身自成气象,能将灼人的热浪化作拂面春风,凌厉的疾风转为绕指柔意。
感慨间,小强眼中泛起一层薄雾。
临行前听闻的消息犹在耳畔——这位与他并肩数载,默契无间的搭档,即将卸下剑院执事的重任……
一阵暖风挟着千重花香扑面而来,牛小强不自觉地深吸一口气,那馥郁的芬芳便顺着鼻腔直沁心脾。
待回过神来,眼前已是百花乡地界——但见姹紫嫣红开遍,恍若天上云霞落入了人间。
乡城数里外,迎客亭前,旌旗猎猎,仪仗森然。
百花四支柱皆峨冠博带,肃立于前;名门望族之代表亦锦衣华服,列席以待。
这万剑山的权力架构由四大核心部门共同支撑,分别是:执掌政务的相府,专司武学的剑院,统辖商贸的商会以及主管防务的军部。
这四大机构犹如擎天四柱,维系着万剑山的运转与繁荣。
牛小强眼见今日的迎候阵仗,竟比初来那年还要煊赫数分,心下不由暗暗咋舌。
“恭迎使者!”群声起。
“使不得!”张书澈足尖方一沾地,便瞬身上前托住乡府赵老那青筋盘错的手肘,止住了对方躬身行礼的进程。
若论及地位,实力,张书撤本可坦然受此大礼的。
然而吧,眼前这位年长他二十余岁的赵姓老者却非等闲之辈。
百花乡有些特殊,近些年来未曾设城主一职,久而久之,这位赵老便成了此地实际上的主理者。在其运筹帷幄之下,百花乡更是日渐兴盛,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闲言稍后再叙。
入得城来,但见牛小强这一路,是不住地摇头暗叹。他那副神情,好似第一次来到此间这般。
那穿街而过的暖风里,竟都裹挟着层层叠叠的草木精魂:
初闻是金银花沾露的凛冽,继而化作玫瑰初绽时的甜腻,待要细品时,却忽地沉入雪松木的幽远冷香里……
转入乡府,那紫藤回廊下是流光碎影。
牛小强目光微凝,忽见去岁书撤信手在墙上留下的那道剑痕,如今竟被人用金泥细细勾勒。旁侧更是题着“剑气长存”四个瘦金小字。
他不动声色地瞥向同行之人,却见对方神色如常,步履从容,竟似全然未觉墙上那刻意之举。
牛小强心头蓦地一紧。
这些老狐狸如此大费周章,莫非……是已窥知书撤即将离去的风声?亦或,是另有所图?
正厅内,冰纹琉璃窗将灼灼烈日滤作一室潋滟青光。
当那盏雨过天青釉茶盏呈至案前时,牛小强的指尖几不可察地一颤——三年前初访百花乡时,令他在众目睽睽下打了生平第一个响亮的喷嚏,便是此刻正氤氲着熟悉而又陌生雾气的包茶
牛小强掀开盏盖的刹那,花信骤然苏醒。
但见凝香化雾,聚雾成霞,霎时间满堂生辉:烟霞流转间,百鸟羽翼明灭,金凤长鸣绕梁,竟将整座厅堂化作一幅活的丹霞朝阳图。
“好个万紫千红!”牛小强先前那副冷峻的面容早已荡然无存,此刻竟如着了魔障般癫狂起来:“上次品时还只得三十六味变化。”
“好个百花剑茗!”张书澈亦是激动万分。他分明看见十二重花瓣皆含剑意:金雀衔着朝阳剑气,雪梅冰晶暗藏七分凛冽……
这便是万剑山的名茶之一,西洲闻名的“万紫千红”。
张,牛二位执事,三年前初临此地时,曾有幸一品其味,今又得之,怕是又要念念难忘了。
当最后一道茶烟散尽,这场以茶为引的谈判,终是到了亮剑时分。
少年乃国运之根基,而万剑山尤重此道,素以“剑道昌隆,教化先行”为立山之本。
这方剑道圣地每年倾三成税赋于学宫建设,其规模之宏,投入之巨,令江湖各势力望尘莫及。
经千年演化沉淀,终成“双轮并行”之独特体系——地方学院如繁星拱月遍布四野,中枢剑院似皓月当空独耀九霄。
凡万剑山辖境公民,无论男女,年满六岁皆需入泮受教。
九载寒窗,剑经铸其筋骨,算筹开其心智,山河志拓其眼界。
及至束发之年,方赴问剑大典:乡试夺魁者如龙出浅滩,县试前五似凤鸣高冈,皆可入剑院精修三至五载。而剑城中枢之遴选,其标准变幻如云中龙影,岁岁不同。
剑院派梁山道的考功执事张书澈,早已做到了喜怒不形于色:“赵老明鉴。”
他声音似浸了雨前龙井的清香:“今岁百花学院四大才子的佳话,连剑城的檐铃都为之轻颤呢。”
须知每年的乡试能得一二剑骨清奇者已属难得,而今百花乡竟有五名甲等学子共逐那唯一的剑院玉牒,这般盛况确为百年仅见。
四大天王有五个人,这是个有趣的梗。故而“四大才子”实则有五人。
就好比着名科幻小说中,针对三体人思维是透明的这点,任命了四名面壁者,实则隐藏了第五人——章北海。
书撤一言如石投静水。
端坐主位的赵老眼尾皱纹如剑痕微颤。同阶的张院长,李军长,王会长亦是露出愁眉。
“书澈过誉了。”赵老霜须微动,眼底突然浮现的幽深,恍若秋潭映月:“确是百花乡百年难遇的丰年,只是……”
老人的叹息如风过松针:“剑院玉牒仅有一方。不论最终花落谁家,总有四株良材要委身凡铁……”
喜欢虎学:从斑纹到王字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虎学:从斑纹到王字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