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货栈的甲字叁号院成了临时的避风港,却也像一座精致的牢笼。院墙之外,无形的搜捕之网或许正在收紧。顾言卿深知,这三天绝不能虚度。
第一天:
燕十三化身沉默寡言的货栈帮工,凭借其江湖经验和燕十三暗中发展的几个底层眼线,开始打探按察使司崔皓的消息。此人并非金陵本地官员,而是数月前才从京城调任浙江按察使司佥事,分管刑狱,素有“冷面判官”之称,据说背景深厚,办案手段酷烈。更重要的是,有隐秘消息称,崔皓与司礼监某位权势太监过往甚密。这无疑将“幽冥司”与宫廷势力的关联又证实了几分。
苏云裳则将自己关在房内,铺开桑皮纸,又向阿吉要来了炭笔和大量草纸。她凭借对建筑、工艺的深厚知识,开始推演“癸字道”的可能形态。皇陵工程浩大,除了明面上的陵寝、享殿、神道,还有庞大的地下玄宫和排水系统。“癸”字项目,既然是隐秘工程,很可能是在原有陵墓结构基础上,进行的秘密扩建或改造,比如:
隐秘的侧殿或墓室: 用于存放不愿示人的物品,或进行某种秘密祭祀。
特殊的地下通道: 连接主陵墓与外界,或通往某个不为人知的地点。
加固或改造工程: 针对特定区域,可能涉及特殊的建筑材料,如需要大量粮饷兑换的巨木、石材,或者……与军工相关的特殊金属?
她将自己的推测详细记录下来,尤其是对特殊材料的需求清单,这或许能反推参与工程的工匠类型或物资来源。
顾言卿则静坐房中,将迄今为止所有的线索、人物、疑点在脑中反复梳理、拼接。
核心秘密:?西山皇陵内的“癸字道”隐秘工程。
资金来源:永丰仓亏空的“账外之粮”(钱财)。
执行力量: “幽冥司”这个神秘的江湖组织。
官方保护伞\/参与者: 按察使司崔皓(疑似),可能还有宫内御用监乃至更高级别的势力。
关键物证: 鬼工球(疑似信物或身份标识)。
父亲的角色: 十年前工部官员,疑似因触及此秘密而遇害。
当前困境: 被诬为钦犯,官方渠道断绝,只能依靠神秘的江湖人物谢云流。
一幅庞大而黑暗的阴谋网络逐渐清晰,但其最终目的依旧成谜。耗费如此巨资和心力,在皇陵内进行秘密工程,究竟所图为何?篡位?藏宝?还是某种更骇人听闻的目的?
第二天:
燕十三带回一个更令人不安的消息:市面上关于“江宁来的茶商顾先生”的悬赏暗花悄然流传开来,不仅官府海捕文书贴出,江湖黑道上也有人出重金买他们的踪迹和性命。对手的反应快得惊人,显然已经意识到他们并未远离,并且动用了黑白两道的力量进行绞杀。货栈周围,也开始出现一些陌生的面孔在徘徊。
压力陡增。阿吉加强了货栈的警戒,但谁都知道,这里并非长久之地。
苏云裳的推演有了新的进展。她指出,如果“癸字道”是大型地下工程,通风和防水是首要难题。前朝一些大型陵墓会使用一种特殊的“青膏泥”混合糯米浆来防水,并建造巧妙的“通风井”来保持空气流通。这些设施需要极高的工艺水准。她怀疑,参与工程的工匠,很可能并非普通民夫,而是被严格控制甚至……事后可能被灭口的特殊匠人。
顾言卿闻言,想起沈文渊提及的“御用监高手匠人”。难道“幽冥司”不仅提供打手,还控制了顶尖的工匠队伍?
第三天:
傍晚时分,天色阴沉,山雨欲来。货栈内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今晚就是与谢云流约定的交易之时。
燕十三再次外出,确认了听雨楼周围的状况,回报说未见明显埋伏,但有一种“暴风雨前的宁静”之感。
苏云裳将整理好的推测资料交给顾言卿,厚厚一叠,图文并茂,显示了她惊人的专业能力。“顾先生,皇陵乃绝险之地,若真要潜入,务必谨慎。这些或许能帮你们识别关键区域。”
顾言卿郑重收下,对苏云裳道:“云裳,此行凶险万分。我与十三前去即可。你身份特殊,且精通格物,应留在此处,或……我让阿吉安排,送你回苏府暂避。”他不能连累苏云裳涉险。
苏云裳却坚定地摇头,眼中闪烁着智慧与勇气的光芒:“顾先生,我既已卷入此事,便无法独善其身。在府中等待消息,更令人焦灼。我虽不谙武艺,但对机关消息、药物医理略有心得,或可助你们一臂之力。况且,多一个人,多一双眼睛。请让我同去!”
顾言卿看着苏云裳清澈而坚定的眼神,知道无法说服她。他心中感动,也深知她的能力或许真是不可或缺的助力。
“好!”顾言卿终于点头,“那我们便一同前往,生死与共!”
夜色渐深,雨点开始敲打窗棂。顾言卿、燕十三、苏云裳三人,换上阿吉准备的便于行动的深色衣物,检查好随身物品(燕十三的刀、苏云裳的药囊和工具、顾言卿的袖箭和火折),如同三支即将离弦的箭,没入茫茫雨夜,向着命运未知的听雨楼而去。
谢云流准备的“钥匙”会是什么?他换取的情报又将是何等惊人?而这次交易,等待他们的,是通往真相的阶梯,还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喜欢大明迷局:墨染金陵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大明迷局:墨染金陵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