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马奔腾,卷起一路烟尘。
八百里加急的奏报,如同一道惊雷,划破了洛阳上空沉闷的阴云。
皇宫,德阳殿。
朝堂之上,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文武百官们一个个低着头,噤若寒蝉。
龙椅上的汉灵帝刘宏,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各地黄巾蜂起的败报,如雪片般飞来,他心中的怒火早已积压到了顶点。
就在这时,一名小黄门尖着嗓子,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进大殿。
“陛下!大喜!大喜啊!”
“常山郡八百里加急捷报!”
这一嗓子,让死寂的大殿瞬间活了过来。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那份沾着尘土和汗水的奏报。
“念!”
汉灵帝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小黄门立刻展开竹简,用他那独特的、带着谄媚的尖细嗓音高声诵读起来。
奏报是刘景亲笔所书,字迹沉稳有力。
内容却让满朝文武的眼珠子越瞪越大。
奏报中,刘景详细描述了自己如何利用黄巾军长期饥饿、夜盲症蔓延的弱点,设计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夜袭。
他重点渲染了如何用火箭点燃干草,制造漫天火光,让本就看不清的黄巾军彻底变成瞎子。
又如何让士兵四面呐喊,制造十面埋伏的假象,从心理上彻底击溃敌人。
最终,引发了那场惨烈无比的“营啸”。
两万五千黄巾贼,在极致的恐惧和混乱中自相残杀,一夜崩溃。
奏报中,刘景非常聪明地淡化了自己麾下军队的战斗力。
神臂弩的威力被轻描淡写成“特制火箭”,陷阵营的坚不可摧和骑兵的致命穿插,则被归功于“趁乱掩杀”。
整篇奏报,将这场大胜的核心,归结于一个“计”字。
防止军队实力引起朝廷的猜忌!
一个利用人性弱点、制造恐慌的绝妙计策。
当小黄门念完奏报,整个德阳殿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寂静。
紧接着,哗然之声,冲天而起!
“营啸?他居然能人为地引发营啸?”
“兵不血刃,竟让两万多贼寇自相残杀而亡?此子……此子简直是鬼才!”
“不可思议!这仗还能这么打?”
朝臣们交头接耳,脸上写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
“哈哈哈哈!”
龙椅上,汉灵帝突然爆发出了一阵狂喜的大笑。
笑声回荡在殿中,将所有的议论声都压了下去。
他一扫连日来的阴霾,只觉得通体舒泰,畅快淋漓!
“好!好一个刘景!好一个刘明远!”
汉灵帝一拍龙椅扶手,满脸红光。
“阿父!你看看!这就是朕提拔的人才!”
他兴奋地对身边的张让说道。
张让立刻心领神会,躬着身上前,用他那最能煽动情绪的语调说道:“
陛下圣明!老奴早就说过,这刘景忠勇无双,有再造社稷之功!区区黄巾贼寇,在他面前不过是土鸡瓦狗!”
“陛下,如此大功,若不重赏,恐寒了天下忠臣之心啊!依老奴看,这常山太守之位,非刘景莫属!”
“不可!”
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
太傅袁隗黑着脸站了出来。
“陛下,刘景资历尚浅,不过一县令耳。且观其奏报,手段狠辣,驱使贼寇自相残杀,有伤天和,非仁德之臣所为。太守之位,事关一郡民生,还需从长计议!”
袁隗的话音刚落,汉灵帝的脸色就瞬间冷了下来。
“从长计议?”
他冷笑一声,目光如刀子般射向袁隗。
“太傅,你举荐的前任太守冯循,弃城而逃,被黄巾所杀,丢尽了朝廷的脸面!那时候你怎么不跟朕说要从长计议?”
“现在刘景力挽狂澜,为我大汉收复一郡之地,你却在这里跟朕说什么手段狠辣,有伤天和?”
汉灵帝的声音越来越大,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怒火和讥讽。
“朕问你,是冯循那样的废物算仁德,还是刘景这样的功臣算狠辣?谁优谁劣,难道满朝文武都是瞎子吗?!”
“噗通!”
袁隗被皇帝这番夹枪带棒的话,驳斥得面色惨白,双腿一软,差点跪倒在地。
他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能狼狈地退回了队列。
汉灵帝懒得再看他一眼,大手一挥,做出最终决定。
“传朕旨意!”
“元氏县令刘景,临危受命,计破黄巾,功在社稷!”
“着,即刻册封为常山太守,总管一郡军政!赐太守印绶,即日生效!”
“另,赏黄金千两,锦缎百匹!”
圣旨一下,再无人敢有异议。
常山郡,元氏城。
当带着皇帝旨意和印绶的小黄门抵达时,刘景正站在城墙上,指挥着民夫修补战火留下的创伤。
接到诏书的那一刻,他内心激动难平。
他跪地接旨,双手捧着那枚沉甸甸的太守大印,心中百感交集。
从今天起,他不再是“暂代”,而是名正言顺的常山之主!
“刘太守,恭喜,恭喜啊!”
前来传旨的小黄门满脸堆笑。
刘景站起身,对着小黄门深深一揖。
“有劳公公远道而来。”
说着,他不动声色地递过去一个沉甸甸的钱袋。
“区区五十金,不成敬意,给公公路上喝茶。”
这小黄门是一定不能得罪的,卢植就是因为没有给小黄门好处,被太监污蔑养寇自重被召回京城。
小黄门掂了掂那分量,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缝。
“哎哟!太守大人真是太客气了!您放心,您在常山郡励精图治的功绩,洒家回去一定会在陛下面前,好好地说道说道!”
送走了心满意足的小黄门,刘景立刻召集了贾诩和自己的几位结义兄弟。
他将太守大印放在桌上,目光扫过众人。
“诸位,这枚印,是文和的计谋,是众兄弟用命换来的!”
他深知,独木不成林。
“我已上表朝廷,为二弟请功!”
刘景看向高顺,眼神中满是器重。
“我奏请朝廷,表奏二弟治军严明,陷阵营此战功居首位,请封二弟为常山郡尉,总管全郡兵马操练!”
高顺依旧是那副沉默寡言的样子,但他紧抿的嘴唇和微微泛红的眼眶,暴露了他内心的激动。
他对着刘景,重重地抱拳躬身。
一个字没说,但胜过千言万语。
接着,刘景又看向关羽和张飞。
“三弟,四弟!此战你们率领骑兵,凿穿敌阵,功勋卓着。我以太守之权,任命你们二人为曲军候!”
关羽丹凤眼微眯,抚着美髯的手微微一顿,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大哥放心,贼寇再来,看我取其首级!”
张飞则是一拍大腿,豹头环眼瞪得溜圆。
“哈哈哈!好!曲军候!俺老张终于也能带一曲人马了!痛快!”
最后,刘景的目光落在了最年轻的赵云身上。
“五弟,你初次上阵,便勇冠三军,毫不畏惧。我任命你为屯长,望你再接再厉,日后必成大器!”
对于年仅十六岁的赵云来说,这已是天大的肯定。
他俊朗的脸上满是郑重,上前一步,躬身行礼。
“多谢大哥!子龙定不负大哥厚望!”
封赏完毕,刘景正式开始了他作为常山太守的工作。
他下令开仓放粮,安抚流离失所的百姓。
他组织人手,掩埋尸体,防治瘟疫。
他减免赋税,鼓励生产,重修被战火焚毁的城池和村庄。
在刘景雷厉风行的治理下,整个常山郡以惊人的速度,从战争的废墟中恢复过来,重新焕发了生机。
人心安定,百废俱兴。
这天傍晚,贾诩走进了郡守府的书房,神色却带着几分凝重。
“主公。”
他展开一张刚刚绘制好的地图。
“常山虽定,但天下之乱,才刚刚开始。”
贾诩的手指,点在了常山郡东边的巨鹿郡上。
“张角三兄弟,在巨鹿已成气候,裹挟流民百万,声势浩大,乃心腹大患。”
随即,他的手指又移向北方的黑山。
“我们最新的情报显示,褚燕逃脱后,已投奔了黑山贼首张牛角。张牛角得到褚燕的残部,势力大增,野心也随之膨胀。”
贾诩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条触目惊心的进攻路线。
“张牛角部,意图攻打中山国,想要打通中山与巨鹿之间的通道,与地公将军张宝的部队汇合。”
“一旦让他们成功,两股贼寇连成一片,其势更不可挡!”
刘景站在窗前,负手而立,眺望着远方连绵的太行山脉。
郡守府中的安宁,与地图上的风起云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缓缓转过身,目光锐利如鹰,盯着地图上的中山国。
“文和,你说,我们是不是该联系一下中山国的那些人了?”
“这张牛角想打通通道,我们,偏不能让他如愿。”
喜欢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