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慢慢往前挪,终于轮到了张翠兰一家。
新上任的李竹会计看着工分本,高声念道:
“李南红家,劳力三个,总工分四千一百分!分玉米二百八十斤,高粱一百斤,红薯一百五十斤,土豆五十斤!”
这数字一报出来,周围又是一阵羡慕的低语。
李家劳力足,工分挣得多,分的粮食自然也比一般人家宽裕不少。
李国诚抱着冯如意,凑到她耳边,带着点小自豪地说:
“媳妇,看到没?轮到咱家了!今年收成还行!”
冯如意看着那金灿灿的玉米堆和带着泥土芬芳的红薯土豆,心里却有些恍惚。
她想起刚穿来那天,饿得前胸贴后背,一个喇嗓子的粗粮窝窝头差点没把她直接送走。
对比现在,真是天壤之别。
她小声对李国诚嘀咕:
“这些粮食让妈都收着吧。我……我那儿还有不少细粮呢,白面、大米都有,一会儿你再偷偷给爹娘送些过去。这粗粮实在是不太好下咽。”
李国诚听着媳妇这贴心的话,心里滚烫滚烫的。
他媳妇有本事,更有孝心,是真把他爹娘当亲爹娘疼。
他李国诚何德何能,这辈子能娶到这样的宝贝疙瘩?
真是老祖宗坟头冒了青烟了!
李南红看着分到的一堆粮食,对老伴说:
“翠兰,先把粮食都装小推车上,我这边还得盯着分完,一会儿忙完了再推回去。”
李国诚立刻接口:
“爹,不用您,一会儿我推回去就成。我让如意坐小推车上,一起推回去,省得她走路。”
冯如意一听,连忙摆手:
“不用不用,我自己能走回去,就这么点路……”
她虽然身体还虚,但也不想被当成生活不能自理的瓷娃娃,尤其还在大庭广众之下。
可她话还没说完,李家三口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反驳:
“不成!”
李南红语气坚决。
“那哪成!”
张翠兰一脸不赞同。
“想都别想!”
李国诚更是直接瞪眼。
张翠兰上前,拉着冯如意的手,心疼地劝道:
“如意啊,听话!你这身子骨还没好利索呢,受了寒最怕走路灌风!就让老三推着你,稳稳当当的回家去,啊?咱不差这几步路的面子!”
他们这边一家人关心则乱,声音不免大了些,落在一些本就心里泛酸的人眼里,更是刺眼得很。
人群里,一个叫李来弟的媳妇,撇着嘴,嗓门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周围人听见,那酸气几乎能腌酸菜:
“哎哟喂~瞅瞅人家这城里来的知青,就是精贵哈!受点子寒,就得汉子抱着出来看热闹,回家还得坐车上推着走!
俺们这些乡下婆娘可比不了,命贱!
来月事那几天,肚子疼得直不起腰,俺家那死鬼还催俺去冰窟窿里给一大家子洗衣裳呢!哪像人家,跟供祖宗似的供着!啧啧……”
她这话立刻引来了几个同样心里不平衡的妇女附和:
“就是呗!俺生完俺家老幺,第三天就下地薅草了!她这娇气个啥劲儿啊?”
“诶,你这么一说俺想起来了,他们小两口结婚也有些日子了吧?咋没见冯知青肚子有啥动静啊?该不会是……身子太弱,怀不上吧?”
一个吊梢眼的女人故意拉长了声音。
“哎呦!那可说不准!这女人啊,光好看有啥用?不能开枝散叶,那娶回家干啥?不就是……”
另一个挤眉弄眼。
“不下蛋的母鸡呗!”
有人尖着嗓子接了下半句,引来一阵不怀好意的低笑。
喜欢惊!娇知青竟是国家的宝贝疙瘩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惊!娇知青竟是国家的宝贝疙瘩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