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立即命令本旅最有战斗力的一连去完成剿匪任务。
这个一连曾多次参与军阀之间的战斗,素有战功,很是光荣,在他们内部叫“光荣连”。
很快,“光荣连”就到达了上马镇,他们的任务是剿匪,剿灭连天山的土匪。
当时,军阀刘文辉和刘湘已经处于面和心不和的状态。为了对付军阀刘湘,刘文辉为站在对付刘湘军队最前沿的泸州这个旅,按刘湘精锐部队的配置,给这个旅的所有部队配齐了装备。因此,“光荣连”的装备是非常强悍的。
上马镇进驻正规军的消息,很快就被二营侦察连探听到。为了搞清楚这支部队的装备情况和主要目标,侦察连又派人到上马镇进行侦察,得到了准确的信息。
“光荣连”共有120多人,连长叫邓大猛,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一个智勇双全的铁血军人。
全连下设四个排,前三个排分别设有一个炮兵班,各自装备3门小炮;一个冲锋枪班,一个普通步兵班。四排为机枪排,装备有2挺重机枪、12挺机枪。
听了侦察连的汇报,独立团的领导们都感觉压力山大。唯一稍感安心的是,“光荣连”是来剿匪的,不是冲独立团来的。
为了防止这支实力强悍的部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团长要求侦察连时时盯紧“光荣连”的动向,有情况随时汇报。
王昆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也通知杨班,要求他们在训练过程中,注意避开相关防区,有问题及时汇报。
在第二日进行正常训练时,二班召开了一次班会。讨论如何应对“光荣连”,以及如何消灭连天山的土匪问题。
在讨论过程中,韩班提出,如果再冒充一次土匪,提前去上马镇进攻“光荣连”,让“光荣连”和土匪打起来,那“光荣连”就没有力量来进攻独立团了。
之后,大马班又提出,应该协助“光荣连”,彻底干净地剿灭土匪。
杨班问:“如何协助?‘光荣连’可是更危险的敌人呀!”
二马班说:“我们直接去找他们,说土匪杀了我们的家人。我们是猎人,家里刚刚出事,和当地的土匪有仇,这太正常了,他们肯定不会怀疑我们。”
于班提出,也可以混进土匪窝里去,先帮助土匪消灭“光荣连”,后面再消灭土匪。土匪绝大部分都是穷人,当土匪都是为了混口饭吃,如果杀掉土匪头目,土匪就会一哄而散。如果到时候有二三百人愿意参加独立团,还有那么多的武器装备,那这买卖就太划算了。
这两个人的提议让人兴奋,后面的讨论一直就围绕这两个提法进行。最后,杨班说这事太大,大家回去后一定不能外传;彩彩说,要回家跟王昆汇报。
晚上回家后,彩彩向王昆汇报了今天的讨论情况,王昆先表扬了“班会讨论”这个做法,后问彩彩对大马班和二马班的提议怎么看,彩彩说,她觉得都可以操作。
王昆听后一直在沉思,确实,这两个想法都有操作余地,但风险太大,一旦出现意外,独立团将不保,那就将对革命事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有没有双保险的办法呢?
如果彩彩的二班假扮猎人去协助这个“光荣连”,在获得信任方面,唯一的小问题是:彩彩是外地人,但这么小的孩子,编个理由蒙混过去,应该没问题。
在消灭土匪的过程中,这几个人的实力,那个连长邓大猛一定会看到,会不会产生怀疑?
完成消灭土匪任务后,那个人精邓大猛一定不会放这一帮枪神走!
有一点没考虑到,消灭完土匪,“光荣连”应该也剩不下多少人,如果那时候再包围“光荣连”,里应外合,一切都解决了。
但如果,炮轰土匪后,土匪就散了,或土匪就没有多少抵抗力了,也就是说“光荣连”如果没啥损失时,又怎么办呢?如果土匪没什么抵抗力,那二班的实力,就不会暴露,可以顺利脱身。
还有没有什么没考虑到的?
要不要派人混进土匪窝去?如果派二班去,敌人有机枪、有炮,二班不能自主作战,那一定会有大损失。如果不派二班去,派其它部队去,土匪基本都是本地人,会不会暴露身份?
如果把二班派去支援“光荣连”,从二营中抽“没问题”的人混进土匪窝,两拨人互相配合,那就理想了。但是二营怎样才能抽出“没问题”的战士来呢?
如果混进土匪窝的部队损失太大,是否合算?
还有哪里没考虑到?
王昆一直都在想,越想感觉越没有头绪,到天快亮时才稀里糊涂地睡了一会儿。
吃完饭,王昆赶紧到团部找团长商量。团长听了汇报后,也觉得是个好主意,但不是特别把握。于是,就把营以上领导都召集起来,一起讨论。
讨论过程中,有领导提出。如果我们按兵不动,待他们双方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独立团再出兵是不是可以?
王昆说:“如果这样想,我们就会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到最后就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这里主要考虑了以下这三点:一是‘光荣连’实力强悍,它如果明面上说是来剿匪,暗地里是奔独立团来的,不主动出击,问题就大了。二是如果‘光荣连’只在镇上驻扎,根本不去剿匪,身边有这样一个强敌,随时可能会发现我们、进攻我们,我们又怎么办?三是‘光荣连’如果和土匪勾结,一致对付我们,我们又怎么办?”
王昆这么一说,领导们把讨论议题就固定到主动出击方面了。结果,其它领导和王昆、团长考虑得几乎都一样,都认为不好决断,只有二营长认为,要坚决出击。他认为独立团要打开局面,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既可以打击敌人,又可以壮大自己,何乐而不为呢!风险肯定存在,但必须正确认识,任何一次战斗,都不是有100%的胜利把握才参战的。他赞同派两拨人分别去协助的方案,两拨人之间的互相配合是保证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保证。同时保证二营抽出一个排“没有问题”的战士不会有问题。
面对这样一个讨论结果,团领导最后决定,大家进行一次表决,以决定采取哪种方式。表决结果是:大部分人赞同派两拨人分别去协助的方案。
喜欢红色狙击培训学校的女校长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红色狙击培训学校的女校长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