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逆长江而上的 4 艘货船,搭载着 120 余名官兵、16 门 47 毫米口径迫击炮、30 挺轻机枪、300 支长枪、50 把手枪,以及 3000 余颗手榴弹、1000 发炮弹、5 万余发子弹。此外,船上还载有部分磺胺类药品与粗布等日常物资。其中,47 毫米口径迫击炮是军阀刘湘于 1926 年设立的 21 军枪械修理所大量生产的轻型火炮;82 毫米口径迫击炮同样出自该修理所。为便于后文叙述,将 47 毫米迫击炮简称为小炮,82 毫米口径迫击炮称为迫击炮。
在王昆带领的 120 余名官兵中,有几位特殊人物:货栈聘请的大夫周广金,系华西协合大学(现华西医科大学)高材生,随行还有两名护士孙碧君、汪安群;毕业于国立四川大学工学专业的龚学勤;以及重庆大学的 8 名学生,其中杨大田为党员,杨明志、王承春、敬成桂 3 人为共青团员。
为确保昆仑货栈的安全,王昆在行程中对全体人员开展保密教育,要求众人以巴县自卫团的名义称呼这支队伍,并统一称呼他为王昆。
1930 年 7 月 25 日,王昆一行抵达宜宾地区长宁县铜鼓寺“独立团 ”驻地,受到该部领导的热烈欢迎。面对大批物资与精锐战士,“独立团 ” 领导激动得连日难眠,此后频繁询问王昆关于各地民团掌控情况及武器弹药来源。因保密需要,王昆仅作简要回应。同时,王昆了解到,“独立团 ”上月遭受重创,虽紧急吸纳了部分赤卫队员,但物资极度匮乏,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期间,“独立团 ” 领导就队伍融合、整编及未来发展等问题,向王昆征求意见。
自 7 月 26 日渠县分号队伍抵达后,其他分号队伍也陆续到达,王昆均亲自迎接,并分别进行保密教育。
8 月 1 日,“独立团 ” 在铜鼓寺大殿前空地召开会师大会,正式公布部队整编方案。
整编后的“独立团 ”规模超 600 人,队伍强壮,装备一新,已经成为了具有较强实力的真正的独立团。全团下辖三个营:一营由货栈支援的 300 余名官兵组成;二营由原 “独立团 ”官兵构成,兵力近 300 人;三营为辎重营。
一营编制如下:下辖 3 个连,每连 110 人;营直属设炮排 16 人、警卫排 10 人、通信班 8 人、炊事班 3 人。每连再下设 3 个排,每排 30 人,另配备通讯班、炊事班各 10 人。具体干部任命为:
营长:王昆
党支部书记:李清(原独立团党支部副书记)
党支部副书记:杨大田?
副营长:李大顺(原邓团警卫营一连连长)
一连连长:张小东(原邓团一营一连连长),副连长:宋春福(原邓团一营一连二排排长)
(日常行动中,营直属炮排跟随一连)
二连连长:何义全(原邓团警卫营一连一排排长),副连长:王化雨(原邓团警卫营一连二排排长)
三连连长:刘红成(原邓团一营一连一排排长),副连长:杜仕友(原邓团一营一连三排排长)
营属炮排排长:鲜国有(原邓团一营炮排排长)
营部警卫排排长:赵成新(原邓团警卫营一连三排排长)
医疗队由周广金担任队长,重庆大学的 8 名学生及工学专业的龚学勤均编入医疗队;因彩彩年纪尚小,暂安排在营部炊事班。
同时,二营为一营每个连调配了2 名本地战士担任向导,一营则将王大猛、杨大春、周新田、梅盛全 4 名原邓团排长调至二营担任连排长职务。
这一日,王昆见到了原“独立团 ” 游击队员。他们衣衫褴褛、面容憔悴,多数人手持大刀、长矛,持枪人数不足三分之一。然而,队员们坚毅的神情、高昂的斗志与激昂的口号声,让王昆及随行人员都眼含热泪,心意难平,更加坚定了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劳苦大众的决心。
会后,王昆向团领导提出一系列建议:一是分散部队驻地,强化军事训练以提升战斗力;二是由一营选派教官协助二营训练,帮助游击队员掌握武器装备使用技巧;三是二营组建侦查排,加强对铜鼓寺周边的敌情侦查;四是团部随一营行动,保障指挥中枢安全;五是将带来的粗布制作成军装,增强部队凝聚力;六是由三营使用携带的银元采购粮食肉类,改善伙食,增强战士体质;七是在确定长期驻地前,一营暂时撤离铜鼓寺,前往附近村庄驻扎。团领导经商议后,全部采纳了这些建议。
次日,一营营部随一连进驻铜鼓寺旁的坝头村。考虑到二营新兵较多,需加强训练与思想政治教育,团部决定暂不随一营迁移。
部队入驻新驻地后,随即展开日常训练。8 月酷暑难耐,二营每日进行 10 公里长跑,白天学习武器使用、练习瞄准,早晚开展队列训练;一营则着重进行体能与战术训练,以连为单位开展假想目标的出击、包围、阻击与防守演练,高强度的训练让战士们疲惫不堪。所幸伙食得到改善,每日饭菜能满足训练所需。
一营一连首次晨跑时,彩彩跟在连队后面跑。有战士向连长张小东报告后,张连长两次呼喊:“彩彩,快回去,找爸爸去! ”但彩彩充耳不闻,继续奔跑。无奈之下,张连长只好默许,心想若她体力不支,再安排战士送回。当队伍行至 5 公里折返点时,张连长惊讶地发现彩彩步伐稳健、呼吸均匀,丝毫没有疲惫的迹象。他一路观察,直至返回驻地向王昆汇报,才得知彩彩自八九岁起,上学路上每日就不得不进行 10 公里长跑。张连长虽出身山村,深知山里孩子吃苦耐劳,但如此年幼便那样长跑的情况,他闻所未闻。自古英雄出少年,看来,闹得不好,我们团要出英雄了,不,可能还是个少女英雄!这瞎想,跟谁说能信呢?实际上,彩彩每日还坚持双手平举砖头练习臂力,并用王昆特意申领的步枪进行瞄准训练。
不久后,部队全员换上崭新军装,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彩彩也穿上了新军装,虽然帽子、衣服都稍稍有点大(裤腿已挽),但怎么看都是怎么喜欢。特别是帽子上的红五星,虽然是用红布剪出来、压边,之后再手工缝上去的,但看着很显眼,很漂亮,让人爱不释手。还有那个红领章,也是用红布剪出来、压边,之后再手工缝上去的,但看着就是好看。
穿上新军装,彩彩一会跑到爸爸那里,一会儿又跑到炊事班,感觉自己像个小公主似的,就想让大家看看她穿上这身衣服有多好看。
王昆仔细地端详过女儿的军装,彩彩这时候已经快十一岁,身高接近1.4米了;凭之前吃得好,没缺营养,还总锻炼,现在身体不胖不瘦的,很结实。为了穿军装,已经把头发由由马尾剪成了运动短发。这身军装虽感觉不太合身,但没办法,孩子要长身体,做衣服必须要考虑这个问题。虽然如此,穿上这身衣服,那也是漂漂亮亮的;看看女儿坚定的眼神、严肃的面孔(知道她是在爹面前装的,但确实杀过人了,也不完全是装的),心想,要是再配上腰带、小手枪,女儿必定英姿飒爽。这腰带好办,小手枪嘛,一定要找他李响叔叔,尽快给配上。
喜欢红色狙击培训学校的女校长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红色狙击培训学校的女校长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