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一片死寂与尴尬之际,一个清越而平静的声音响起:
“诸位姐姐,请听甄宓一言。”
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一直沉默的甄宓身上。只见她缓步上前,走到夏侯平身边,却没有去扶他,而是面向孙婵等六女,盈盈一礼。
她的姿态不卑不亢,容颜在泪眼模糊的众人眼中,愈发显得清丽脱俗,仿佛不食人间烟火。
今日发生的这一系列事情,究其根源,皆是因为甄宓一人而起。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丞相与诸位姐姐之间产生了隔阂,使得家庭不再安宁和谐。每每想到此处,甄宓的内心就充满了无尽的愧疚和不安。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宛如黄莺出谷,又似潺潺流水,轻柔而动听。然而,在这温柔的嗓音背后,却蕴含着一种奇特的安抚力量,仿佛能够抚平人们心中的焦躁与烦闷。
甄宓继续说道:“我本是漂泊无依之人,流落到此地,幸得将军不嫌弃我,给予我庇护和关怀,对此,甄宓感激涕零。但请诸位姐姐放心,甄宓从未有过一丝一毫想要独占丞相、挑拨离间你们骨肉亲情的念头。”
她看向跪地的夏侯平,眼中闪过一丝怜惜,但更多的是一种清醒的悲悯:“丞相适才所言,绝无休妻之意,此乃肺腑之言,亦正是甄宓所想。甄宓虽出身微贱,亦知纲常伦理,结发之情不可负,糟糠之妻不下堂。若因甄宓之故,致使丞相行悖逆人伦之事,甄宓岂非成了千古罪人?又有何颜面存于世间?”
她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慢慢地转过头来,将目光再次落在了孙婵身上。她的眼神清澈而坦诚,没有丝毫的掩饰或虚伪。
孙婵静静地坐在那里,端庄而优雅。她的美丽和气质让人不禁为之倾倒,但甄宓的目光却没有在她的外表上停留太久,而是直接与她对视。
甄宓深吸一口气,用一种平静而坚定的语气说道:“孙婵夫人,您是丞相的大夫人,与丞相一同经历了风风雨雨,至今已有两个年头。你们之间的情义深厚无比,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她的声音虽然不高,但却充满了真挚和诚恳,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接着,甄宓又将目光转向了其他几位夫人,微笑着说道:“各位姐姐们,你们也都与将军有着多年的情分,并且为夏侯家生育了子女,为家族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点,甄宓是心知肚明的。”
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其他夫人的尊重和感激之情,让人感受到她的善良和宽容。
最后,甄宓稍稍提高了声音,郑重地说道:“所以,甄宓绝对不敢,也绝不能容忍丞相因为我的缘故,而做出休弃夫人这样的决定。这不仅会伤害到夫人您,也会影响到整个夏侯家的声誉和安宁。”
她的话语掷地有声,仿佛是在向所有人宣告她的决心和立场。
甄宓的话语,宛如一泓清泉,潺潺流淌,滋润着人们的心田,也浇熄了现场那最后一点火星。她的言辞不仅清晰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毫无保留地展现出内心的真实想法,更重要的是,她巧妙地给夏侯平留足了面子。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言辞,而是一种智慧和情商的体现。她将话题升华到了人伦纲常的高度,使得原本可能引发激烈冲突的局面,瞬间变得和谐起来。这种处理方式既顾及了他人的感受,又维护了自己的形象,可谓是一举两得。
而对于孙婵等人来说,甄宓的这番话无疑是给了他们一个体面的下台阶。在这样的情境下,他们可以顺势而下,不再继续纠缠,从而避免了一场可能的尴尬和冲突。
孙婵怔怔地看着甄宓,这个她原本视为祸水、欲除之而后快的女子,此刻竟说出这样一番通情达理、顾全大局的话来。心中的敌意,不知不觉消散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审视,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敬佩。
甄宓微微欠身,继续道:“若诸位姐姐不弃,甄宓愿执妾礼,敬奉夫人与各位姐姐,恪守本分,绝不敢有僭越之心。只求家庭和睦,莫再因甄宓而起纷争,令丞相为难,令家门蒙羞。”
说罢,她亦缓缓跪下,就在夏侯平身侧,向孙婵等人行了一个大礼。
这一跪,与夏侯平那一跪意义截然不同。这是表态,是臣服,是寻求接纳与和平的姿态。
第五章:残局与新章
夏侯平看着身旁跪下的甄宓,心中百感交集,既有感激,更有深沉的愧疚与爱怜。他明白,甄宓此举,是将所有的责任与压力都揽到了自己身上,为他化解了这场滔天危机,也保全了他这个丞相最后的颜面。
孙婵长长地叹了口气,脸上的冰霜终于彻底融化。她走上前,先是将夏侯平扶起,低声道:“夫君请起,男儿膝下有黄金,成何体统。”语气虽仍带埋怨,却已无之前的决绝。
然后,她看向甄宓,沉默片刻,伸手也将她扶起:“妹妹……也请起吧。今日之事,我等亦有冲动之处。”她环顾其他五位夏侯平的夫人,“既然将军有言在先,甄妹妹又如此深明大义,若我等再行相逼,倒显得不近人情了。”
一场险些酿成血案的家庭风暴,就在夏侯平的一跪和甄宓的睿智言辞中,暂时平息了下来。
当晚,丞相府设宴,气氛却依旧尴尬微妙。孙婵以大夫人身份安排了甄宓的座次,虽未刻意刁难,但那份疏离感显而易见。夏侯平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再不复往日与甄宓独处时的轻松惬意。
夜深宴散,孙婵自然占据了夏侯平的正房。其他夫人也各自回房,只是这一夜,不知有多少人能够安然入睡。
夏侯平独坐书房,对着孤灯,心中五味杂陈。他得到了甄宓的谅解甚至维护,却也失去了那份独享的宁静。家庭看似恢复了完整,但那道裂痕,却已深深刻下。他明白,从今往后,他再也不能随心所欲,他必须小心翼翼地平衡各方关系,履行他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而甄宓,回到自己清冷的院落,屏退侍女,独坐窗前,望着天边那轮孤冷的明月。她阻止了一场悲剧,赢得了暂时的安宁,但也彻底将自己置于一个微妙而复杂的位置。未来的路该如何走?她那双澄澈的眸子里,映着月光,也映着深不见底的忧思。彭城的春天即将过去,而属于夏侯平和甄宓,以及这个大家庭的漫长夏日,才刚刚开始。那看似平静的表面下,依旧暗流涌动。妥协之下,是每个人心中难以抚平的褶皱和需要重新界定的界限。
喜欢华夏精英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华夏精英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