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清,与同盟会的博弈尘埃落定。
黄兴带着复杂的心情与周明亲赠的《气血修炼法》离去。
他身后,一个旧时代的革命理想主义,正在被名为振华的钢铁洪流无情地碾碎、重塑。
周明对此并无太多感触。
他所做的,不过是为一盘散沙注入铁骨,为一腔热血套上缰绳。
真正的棋局,始终在自身。
内部整合初定,外部联盟的框架亦已搭建,是时候再进一步了。
星火主城,工地中央。
那根深入地脉百丈的定城桩,如今已不是单纯的工程结构。
它像一根擎天之柱的雏形,扎根于大地深处,连接着某种无形的脉络。
周明缓步登上桩顶,盘膝而坐。
没有预兆,他双目闭合,心神沉入气海,运转起《天地补身经》。
这一次,他勾连的不再仅仅是邵清、林河两县的气运。
随着【传道授业】天赋的全力催动,周明的意志如一张大网,铺满了整个振华体系的疆域。
武馆内弟子们的汗水与呐喊,学堂里孩童们的朗朗书声。
工地上劳工们的坚韧号子,农田间农夫们的朴素期盼。
乃至神州武道协会中,孙禄堂、李存义等人重修新法时迸发的求道之念……
数百万人的修炼、学习、劳作、生活所产生的庞杂而磅礴的意志,被尽数牵引。
那是一条由无数光点汇聚而成的洪流,浩浩荡荡,跨越山川江河,向着星火主城的核心奔涌而来。
“轰——”
当这股文明愿力洪流灌入定城桩的刹那,整座星火主城工地,连同方圆百里的地脉,都为之剧烈一颤。
远在指挥部的张为民、刘知远、钱老等人,猛地从图纸和数据中抬起头来。
他们感受到了,那是一种源自大地深处、却又仿佛来自九天之上的悸动。
他们的视野中,以定城桩为核心,一道道肉眼可见的纹路,沿着城市规划图上的街道、社区、水系脉络,骤然被点亮!
那深埋地下的灵脉被彻底激活,仿佛一条条沉睡的巨龙被唤醒。
贪婪地吞吐着灌入的天地灵机与文明愿力,将其混合、炼化,淬炼成一种前所未见的、更高层次的能量。
“起火了……丹炉……起火了!”国医大师钱老浑身颤抖,老泪纵横,他指着那纹路亮起的方向,声音因激动而嘶哑。
张为民与刘知远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狂热与敬畏。
他们明白了,那张无上文明大丹的丹方,在今天,终于点燃了第一捧火。
而先生,既是掌控火候的丹师,亦是投入炉中的第一味,也是最核心的那味主药!
文明真火,熊熊燃起。
身处中心的周明,承受着难以想象的煅烧。
他体内的铅汞气血在新一轮的质变中沸腾,这一次的痛苦远超前三次。
不只是肉体的撕裂,更像是连同意识与魂魄一同被投入烘炉,反复锤炼。
一缕缕比之前更深邃、更沉重的杂质,从他的毛孔中缓缓渗出,随即便被无形的真火烧灼殆尽。
每一滴旧血的燃烧,都伴随着更磅礴、更精纯的新生之力从骨髓深处涌出。
不知过了多久,当杂质被彻底炼化,周明身体一震。
第四次换血,功成。
他缓缓睁眼,眼中没有神光外泄,只有一片包容万象的深邃。
他抬起右手,食指指尖,一滴暗金色的血液被缓缓逼出,悬浮于空。
这滴血,不再是之前金色的液态,而是宛如一颗微缩的暗金星辰,散发着煌煌神威。
它周围的空气,出现了肉眼可见的轻微扭曲,似乎连空间都难以承受其分量。
周明看着这滴血,屈指一弹。
血液化作一道流光,无声无息地射向远处一座规划中待开采的小山。
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没有震耳欲聋的轰鸣。
那座数十丈高的小山,在暗金流光穿过之后,就那么凭空消失了。
从山顶到山脚,被流光贯穿的部分,连同岩石与泥土,被彻底分解、汽化。
只留下一个光滑如镜的孔洞,以及徐徐飘散的青烟。
一滴血,湮灭一山。
周明心神一片空明。
他领悟到,换血九转,每一次蜕变,都是生命本质的跃迁。
力量、感知、乃至对天地规则的亲和度,都获得了颠覆性的提升。
“小七。”周明的声音平静响起。
周小七的身影如鬼魅般出现在他身后,躬身静待。
“传令。”周明起身,俯瞰着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声音沉稳而有力。
“令,神州武道协会,即刻起,向赣、粤、鄂三省扩张。一县一武馆,一县一学堂,凡振华所至,新法必须落地。每处武馆,至少需一名锻骨境弟子坐镇。”
“令,李瑞东、李书文二人,分赴粤、鄂。扫清一切明面与暗地里的阻碍。告诉他们,这也是他们破境换血的机缘所在。”
“令,武协副会长李存义,亲率一批转修新法的旧武林同道,入赣省。那里的江湖,该换换水了。”
周小七心头一凛,重重点头:“遵先生令!”
一道道命令自邵清发出,如同一颗颗投入湖面的石子,迅速激起滔天巨浪。
李存义接到命令时,正在武道协会的演武场上打熬气血。
这位曾经的形意宗师,在散去一身罡劲后,重修之路一日千里。
当听到自己将作为先锋,重返那片曾被哥老会深度掌控的土地时,他眼中没有丝毫畏惧,反而燃起了前所未有的战意。
他身后,一群同样散功重修的旧武者,个个摩拳擦掌,雄心勃勃。
他们失去的是一身暗伤与绝望,得到的,却是一条通往长生的康庄大道。
如今,正是他们为新道流血立功之时!
振华体系这台战争机器的轰然开动,不可避免地触动了清廷最敏感的神经。
赣、粤、鄂三省督抚的加急奏折,雪片般飞入京城。
“周逆名为强国,实为割据,其心可诛!”
“湖广总督张之栋,名为推行新政,实则包庇纵容,与逆贼沆瀣一气!”
一时间,朝野震动。
武昌,总督府。
张之栋看着各地同僚发来的质问信函,面色阴沉如水。
他知道,这些弹劾的背后,是同僚们的恐惧与嫉妒。
但他更清楚,周明所行之事,对他经略两湖、实现中兴之志,乃是千载难逢的臂助。
他枯坐半晌,随即提笔,连书两信。
一封送往京城军机处,力陈振华新政于国之利,为周明斡旋。
另一封则以八百里加急,送往邵清,与周明商议对策。
紫禁城,养心殿。
那间幽暗的静室里,香炉中的青烟依旧。
须发皆白的老太监,正伺候着一位身穿明黄色常服的老妇人。
面对案头堆积如山的奏折,老佛爷眼皮都未曾抬一下,只是慢悠悠地品了一口参茶。
良久,她才用那苍老而平淡的语调,轻描淡写地开口:
“洋人的事最大,先放放吧。”
她放下茶碗,浑浊的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传话给袁世凯,就说哀家许久未见他操练新军了。”
“让他把北洋六镇拉出来,去南边……巡视一圈,看看风景。”
“也让南边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督抚们,瞧瞧什么是朝廷的体面。”
喜欢让你教书启民智,你教全民修武?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让你教书启民智,你教全民修武?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