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码奴翻身

首页 >>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战天大帝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带着农场混异界秦昊三国之巅峰召唤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尊上花都小医神上门女婿叶辰(又名霸婿崛起,上门龙婿)山河相制变身席卷文娱水浒任侠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码奴翻身 -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全文阅读 -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txt下载 -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4章 储君威重,开启新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吕氏伏法,其罪昭彰,其族尽诛。一场持续了十数年的阴谋,最终以雷霆万钧之势落幕,化作史书上一段不起眼的注脚。然而,它在皇城宫苑内荡起的涟漪,却久久未能平息。

那座曾囚禁着吕氏的冷宫,被一把大火烧得干干净净,连同其中盘踞的怨毒与阴晦,一同化作了飞灰。风吹过,昔日的污秽之地,竟长出了几簇不知名的野菊,在秋日的阳光下,金黄灿烂,仿佛在宣告着某种净化与新生。

这新生,首先体现在东宫。

常氏的笑声,成了庭院中最动听的声响。她的身体已然大好,面色红润,眉眼间再无一丝郁结之气。她时常牵着朱雄英的手,在园中散步,或是与朱标并肩而坐,静看云卷云舒。那种失而复得的安宁,如同一剂最温和的良药,抚平了每个人心底最深的伤痕。宫人们的脚步轻快了,脸上的笑容也真切了,整个东宫都沐浴在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与和睦之中,与往昔那层层叠叠、令人窒息的阴霾,判若云泥。

这一日,恰逢中秋佳节,朱元璋特意下旨,家宴设在了马皇后的坤宁宫。没有繁琐的礼仪,没有外臣的叨扰,只有他们一家人。

月华如水,洒满琉璃瓦,坤宁宫内灯火通明,暖意融融。

朱元璋坐在主位,看着眼前的一幕,这位戎马一生、杀伐果断的帝王,眼中竟满是柔软的笑意。他的左手边,是慈和的马皇后,正亲手为常氏夹菜;右手边,是温厚的太子朱标,正与儿子朱雄英低声说着什么,父子俩的眉眼间,流淌着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

“来,英儿,”马皇后笑眯眯地将一碗刚炖好的燕窝羹推到朱雄英面前,“多吃点,看你这段时日,为了你娘和你爹的事,人都清减了些。如今尘埃落定,你可是咱们朱家的大功臣。”

她的话,朴实无华,却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朱标闻言,抬起头,深深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他的目光复杂,有欣慰,有骄傲,更多的,是一种近乎于仰望的释然。他曾经为吕氏之事感到羞愧与痛苦,为自己的失察而自责。但此刻,看着身边这个沉稳如山的儿子,他心中最后那点阴影也烟消云散了。他知道,这个家,这个国,有英儿在,便稳如泰山。他这个父亲,终于可以彻底安心了。

“母后说的是。”朱标举起酒杯,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雄英,这一杯,为父敬你。谢你……护住了你母亲,也点醒了为父。”

朱雄英连忙起身,双手举杯,与父亲轻轻一碰,一饮而尽。没有多余的话,父子之间的隔阂与心结,早已在吕氏倒台的那一夜,彻底冰消瓦解。如今剩下的,唯有血脉相连的信赖与倚重。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哈哈大笑起来,笑声洪亮,震得殿梁上的宫灯都轻轻摇晃。

“好!好啊!咱的标儿,咱的英儿,父慈子孝,这才是咱朱家的气象!”他放下酒杯,目光灼灼地落在朱雄英身上,那眼神,不再仅仅是祖父对孙辈的慈爱,更是一位开国帝王对继承人的审视与肯定。

“英儿,你做得很好。不仅是处置吕氏这等家事,你做得滴水不漏,既彰显了天理,又保全了皇家颜面。更难得的,是你的眼光与格局。”

朱元璋话锋一转,声音中透出抑制不住的兴奋:“前日,工部尚书来报,你那‘格物司’捣鼓出的新式水车,在应天府郊外试行,引水效率比旧式水车高出三倍有余!还有那炼钢的新法子,虽然耗费大了些,但炼出的钢,无论是韧性还是硬度,都远超百炼钢!徐达那老小子,已经跟咱请命,要用这新钢,为神机营打造一批新火铳了!”

他越说越是激动,仿佛在炫耀自己最得意的珍宝:“你之前上的那道《清丈田亩新策》,户部那些老夫子一开始还嘀咕,说是什么‘一体纳粮’,怕会激起士绅反弹。结果呢?咱让应天府和苏州府试行,不出三月,国库今年的秋粮,怕是能多收上来两成!那些藏匿的田产,无所遁形!这才是真正的‘与国同体’!”

这一番话,让在座的马皇后与常氏都听得目露异彩。她们知道雄英聪慧,却未曾想,他早已在朝堂之上,不动声色地做下了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

他早已不是那个仅仅能医治奇症的“神医皇孙”了。格物司的兴起,新政的推行,桩桩件件,都展现出了他超越年龄的远见与治国之能。他的威望,已经从东宫的方寸之地,延伸到了庙堂之上,润物无声地改变着这个帝国的脉络。

朱元璋看着孙儿那张平静无波的脸,心中感慨万千。他缓缓开口,一字一句,声如洪钟,仿佛是在对天下宣告:

“以前,咱总觉得,有标儿在,大明的江山就稳了。现在,咱才知道,有你朱雄英在,咱大明的江山,才能真正万世永固!你,是我大明唯一的擎天之柱!”

这句评价,重逾千钧。

它不仅仅是一个祖父的夸赞,更是一个开国皇帝,对帝国未来继承人,所能给予的最高认可。

朱雄英心中激荡,他再次起身,对着朱元璋深深一拜:“皇爷爷谬赞。孙儿所为,皆赖皇爷爷与父王教诲,不敢居功。”

不骄不躁,谦逊有礼。朱元璋眼中的欣赏,几乎要满溢出来。

次日的早朝,这种威望的彰显,达到了顶点。

当朱雄英身着皇太孙朝服,跟随太子朱标,一步步踏入奉天殿时,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满朝文武的目光,都变了。

那些目光中,有敬畏,有叹服,有发自内心的归顺。尤其是以徐达、李善长为首的开国勋贵和文臣领袖,他们看向朱雄英的眼神,已经是在看一位不折不扣的储君。

朝会之上,议题有条不紊地进行。当御史台有官员提及,江南一些富户对“一体纳粮”的新政颇有微词,散布流言时,还未等朱元璋发作,中山王徐达便一步出列,声如洪钟:

“陛下!此国之大计,利在千秋!皇太孙殿下高瞻远瞩,为国库开源,为百姓减负,何错之有?些许跳梁小丑的聒噪,何足挂齿!臣请旨,愿亲率亲军,巡视江南,谁敢阻挠新政,便是与国为敌,当以谋逆论处!”

这位大明军方第一人,毫不犹豫地为朱雄英的政策站台,其分量,不言而喻。

紧接着,诚意伯刘伯温亦缓缓出列,他虽已半隐,但在朝中的影响力依旧巨大。他抚着长须,对朱元璋躬身道:“陛下,徐王爷所言极是。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太孙殿下之策,正是要疏通帝国之脉络,祛除沉疴。至于那些微词,不过是旧疾发作时的呻吟罢了,药力到了,病自然会好。臣以为,当坚定不移,推行全国。”

一文一武,两大巨擘,同时为朱雄英背书。满朝文武,再无一人有异议。

朱雄英静立于朱标身后,看着这一切,心中明了。通过吕氏一案的果决,通过格物司与新政的实绩,他已经成功地将自己的意志,贯彻到了这个帝国的最高决策层。

“储君”二字,对他而言,已不再仅仅是一个身份,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足以影响国运的权力与威望。

---

开启新篇

朝会散后,朱元-璋并未返回乾清宫,而是直接将朱雄英带到了武英殿。

这座大殿,是朱元璋处理军国大事、召见心腹重臣的地方。殿中央,摆放着一个巨大无比的沙盘,上面精细地堆塑出了整个大明王朝的山川、河流、城池与卫所。

朱元璋屏退了所有内侍,偌大的殿内,只剩下祖孙二人。

“英儿,你来看。”朱元璋走到沙盘前,拿起一根长杆,指向北方广袤的草原,“北元虽退,但其势力未绝。王保保虽死,但蒙古诸部,依旧是我大明心腹大患。所以,咱将你的叔叔们,尽数封于北境。”

他的长杆,依次点过沙盘上插着的几面小旗。

“这是你二叔,秦王朱樉,镇守西安。这是你三叔,晋王朱棡,镇守太原。还有你四叔,燕王朱棣,镇守北平……他们手握重兵,如同一道道坚实的屏障,为大明拱卫边疆。有他们在,咱睡得安稳。”

朱元璋的脸上,充满了对自己这番布局的得意与自信。这是他的“众建藩王,以卫社稷”之策。

朱雄英静静地听着,目光在那些代表着藩王的旗帜上逡巡。他知道,历史的拐点,就在眼前。

他没有立刻反驳,而是走上前,拿起另一根稍短的木杆,轻轻地点了点南京城的位置。

“皇爷爷,这些屏障,坚固无比,的确能为大明抵御外侮。”他的声音平静而清晰,“可屏障,既能对外,亦能对内。万一有一天,这屏障不想再做屏障了,那它离南京,离这大明的心脏,又有多远呢?”

朱元璋的笑容,微微一滞。

朱雄英继续说道,他的语气不带丝毫情绪,却字字诛心:“皇爷爷,您与诸位叔王,是父子。父子之间,血浓于水,自然同心同德。孙儿与叔王们,是叔侄,尚能以礼相待。可将来呢?孙儿的儿子,与叔王们的儿子,是堂兄弟。孙儿的孙子,与叔王们的孙子,血脉已然疏远。”

“当御座上坐着的,是他们的侄孙,甚至是更远房的亲戚时,远在边疆,手握数十万雄兵,坐拥一省财赋的藩王,看着金陵城的繁华,心中……会作何想?”

他抬起头,直视着朱元璋的眼睛,问出了那个最致命的问题:

“汉有七国之乱,晋有八王之祸,皆是宗室操戈,殷鉴不远。皇爷爷,我们又该如何保证,我大明不会重蹈覆辙?”

“轰!”

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在朱元璋的脑海中炸响。

他一生多疑,算计人心到了极致,却唯独在自己的儿子们身上,倾注了太多的信任与亲情。他想过武将勋贵会反,想过文人士绅会反,却从未深思过,自己亲手打造的这道“屏障”,会成为刺向心脏的利刃。

朱雄英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内心深处那个被刻意忽略的、最黑暗的盒子。

武英殿内,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朱元璋的脸色阴晴不定,粗重的呼吸声清晰可闻。他盯着沙盘,眼神锐利如鹰,仿佛要将那一个个藩王的名字看穿。

许久,他才沙哑地开口:“那依你之见……当如何?”

朱雄英知道,时机到了。

他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转身,走到了沙盘的边缘,目光越过了代表着大明疆域的海岸线,投向了那片代表着无尽海洋的空白区域。

“皇爷爷,您常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这‘天下’,真的只有这九州方圆吗?”

他手中的木杆,指向了东方,指向了那片蔚蓝。

“往东,过琉球,是倭国。再往东,是否还有更广阔的陆地?往南,穿过占城、暹罗,那片巨大的南洋群岛,物产丰饶,其广不亚于我大明一省。我们为何总将目光局限在长城内外,与草原上的蛮族反复拉锯,却对这片唾手可得的财富与疆土,视而不见?”

朱元璋被他这天马行空般的思路,引得一怔,不由自主地跟着他的木杆看去。

朱雄英的声音,充满了某种蛊惑人心的力量,仿佛在为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描绘一幅前所未闻的宏伟蓝图。

“皇爷爷,大明的龙,不应只盘踞在陆地上。诸位叔王,皆是人中龙凤,与其让他们在边境与草原上消耗精力,甚至内生嫌隙,何不给他们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分封于内,则成祸患。若分封于外呢?”

“以大明为宗主,册封诸王于海外。让他们带着大明的军队,带着大明的文化,去征服那些蛮夷之地,去开拓新的疆土!他们所打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将是我大明的域外之邦;他们所获取的每一分财富,都将充实我大明的国库。他们的野心,将成为帝国向外扩张的利刃,而不是悬在自家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分封海外,开疆拓土!”

最后八个字,朱雄英说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整个武英殿,仿佛都被这八个字震得嗡嗡作响。

朱元璋彻底呆住了。他愣愣地看着自己的孙子,看着他眼中闪烁着的、如同星辰般璀璨的光芒,一股前所未有的震撼,从心底席卷全身。

他戎马一生,所思所想,皆是如何守住这片打下来的江山。而他的孙子,这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年,却已经将目光投向了那片他从未认真看待过的、无垠的海洋!

那不是一个守成之君的思维,那是一个开拓者的雄心!是一种远超他想象的、更加宏伟的格局!

许久,朱元璋才找回自己的声音,他的嘴唇有些干涩,眼中却燃烧起一股久违的、名为“野心”的火焰。

“分封海外……开疆拓土……”

他喃喃地重复着这句话,仿佛在品味其中蕴含的无穷可能。

他抬头,重新看向朱雄英,那眼神,仿佛是在看一个陌生人,一个让他感到无比骄傲,甚至……有些敬畏的陌生人。

他知道,从今天起,大明的未来,将不再是他所规划的那条老路。

一个新的时代,一篇更加波澜壮阔的史诗,正由他最看重的这位皇太孙,缓缓开启。而这第一笔,便落在了那片广阔无垠的,蔚蓝之上。

喜欢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快穿之鬼差不好当啊末世:打造一座超神秘密基地超级科技领航者重生资本狂人神冥屠虐网游之九转轮回我家水库真没巨蟒阿王莽老公又苏炸全世界了极品全能透视神医帝道至尊腐烂国度之活下去天命高武,我开局抽到猩红血体天君妙手药王修成大道惹火甜妻:老公大人,宠上瘾!重生1991妖道至尊重生之都市狂仙(梦中笔丶)万界无敌
经典收藏魔教教主的退休生活戏说西域36国强明:我将现代物资搬运到大明崛起的家族燕颂大乾异事录明末:我有金手指,可横扫天下!三国之巅峰召唤秦昊全文完整版重生南非当警察大乾监国太子南北朝妖颜权臣高澄书穿越红楼:开局有点苟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永乐小皇孙超神特种兵王大明:开局朱元璋逼我结拜从西汉开始摆烂荣耀大中华
最近更新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云起惊鸿客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清宫秘史十二章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水煮大明穿越大秦:红颜助国兴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我在古代当镇令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水浒之往事随风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天娇:铁木真崛起与大元帝国前传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码奴翻身 -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txt下载 -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最新章节 -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