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芒入怀:赵环与郭静的漫长共振

房三善

首页 >> 星芒入怀:赵环与郭静的漫长共振 >> 星芒入怀:赵环与郭静的漫长共振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一人一刀,镇守华夏三千年僵约:开始万尸朝拜,惊呆马小玲阴极阳生之太监凶猛生死磨砺武极乾坤妹妹空降!11个大佬哥哥宠疯了火影:开局无敌,怒叛木叶重生之官道绝品少年高手雄霸蛮荒
星芒入怀:赵环与郭静的漫长共振 房三善 - 星芒入怀:赵环与郭静的漫长共振全文阅读 - 星芒入怀:赵环与郭静的漫长共振txt下载 - 星芒入怀:赵环与郭静的漫长共振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32章 母亲的陶艺经济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郭静第一次看懂母亲的陶艺笔记,是在一个梅雨季的午后。潮湿的空气让工作室的陶坯总是干不透,她翻箱倒柜想找些旧报纸垫底,却在母亲床底的木箱里发现了这本用蓝布包着的本子。封面已经磨得发亮,露出底下暗黄色的纸板,上面用褪色的蓝墨水写着“陶碗成本计算”几个字,字迹娟秀得不像母亲那双常年沾着泥垢的手能写出来的。

笔记本里夹着一张1985年的市集摊位照片,母亲穿着浆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站在摆满粗陶碗的木桌前,嘴角抿着一丝拘谨的笑。郭静用指尖划过相纸,发现母亲身后的槐树影里,有个模糊的小女孩身影——那是五岁的自己,正蹲在地上用碎陶片画圈圈。

“看什么呢?”母亲的声音突然从门口传来,郭静吓得合上笔记本,像做错事的孩子。母亲手里端着一碗刚切好的腌萝卜,瓷碗边缘缺了个口,是郭静小时候学拉坯时做的次品。“你外婆走前留下的旧本子,别翻坏了。”母亲把碗放在桌上,腌萝卜的酸气混着陶土的湿气,在空气里弥漫开来。

郭静翻开第一页,上面记着1983年冬天的第一窑陶碗:“粗泥十斤,0.8元;釉料三钱,0.15元;松柴二十斤,0.6元。烧成碗坯三十五个,裂七个,废品率20%。市集售价每个1.2元,扣除成本,净赚23.4元。”字迹工整得像小学生的作业,每个数字后面都画着小小的算盘图案。郭静想起自己大学时的陶艺笔记,里面全是“泥土的呼吸”“窑火的诗性”之类的疯话,忽然觉得有些发烫。

“妈,你年轻时候也想当艺术家?”郭静指着笔记本里夹着的半张照片,那是母亲和外婆在老窑炉前的合影,母亲手里捧着一只未上釉的陶瓶,瓶身上用指甲刻着几缕流云。母亲正在收拾晾坯架的手顿了一下,没回头:“艺术家能当饭吃?那时候你外婆病着,你弟弟要交学费,一窑陶碗烧出来,裂口的能当次品卖,变形的只能砸了喂鸡。”

笔记本里夹着一张1987年的医院缴费单,背面用铅笔写着:“白泥涨价了,下次换紫泥试试,成本能降0.12元。”郭静想起外婆说过,母亲二十岁那年,本来有机会去景德镇学习,却因为郭静弟弟一场急病,把攒了半年的学费全交了医药费。“学那些花里胡哨的干啥,”母亲后来总这么说,“能装三碗饭的碗才是好碗。”

第三页贴着一张泛黄的发票,是1990年买釉料的单据。母亲在旁边用小字批注:“李记釉料贵三分钱,但发色稳定,少废品。”郭静想起自己现在买釉料,眼睛都不眨就挑最贵的进口钴料,只为追求那抹“星夜蓝”的不可控窑变。有次母亲看见账单,念叨了三天:“够买多少斤米了,烧出来还不是一堆泥疙瘩。”

笔记本的中页,夹着一张用烟盒纸画的陶碗设计图。碗口是不规则的波浪形,碗底刻着细小的水波纹,旁边写着“给静静做个带星星的碗”。郭静的手指抚过纸面,发现烟盒纸的背面印着“丰收牌香烟”的字样——那是父亲生前最爱抽的牌子,他在郭静十岁那年死于一场窑炉事故,留下母亲和两个孩子,还有一屁股债。

“这碗……”郭静的声音有些发颤。母亲正在揉泥的手停了下来,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你小时候总说碗里映不出星星,我就想……”她没说下去,起身去开电扇,老旧的风扇发出“嗡嗡”声,把陶土的气息吹得满屋子都是。

1992年的记录里,有一整页都在计算不同窑温下的燃料成本。母亲用红笔在“最佳节能温度”旁边画了个圈,又在圈外写:“静静说窑火像星星,可星星不顶饭吃。”郭静想起那年冬天,自己穿着打补丁的棉袄,蹲在窑炉前看母亲烧窑,火苗从炉缝里窜出来,在雪夜里亮得像碎金子。“妈,窑火是不是天上的星星掉下来?”她问。母亲正往炉栅里添柴,头也不抬地说:“是能换米的星星。”

笔记本的最后几页,记着郭静上大学后的开销。“陶艺系学费:6800元\/年”下面画了三道横线,旁边是密密麻麻的计算:“粗陶碗月销200个,每个赚0.4元,需卖1700个才能凑够学费。”郭静想起大二那年,母亲瞒着她去矿上背陶土,摔断了肋骨,却骗她说只是扭了腰。“学都学了,砸锅卖铁也得供你。”母亲当时说,嘴角还沾着没擦干净的泥渍。

“妈,你看这个。”郭静翻到笔记本最后一页,那里贴着一张剪报,是五年前郭静第一次办个展的报道。母亲用红笔在标题“新锐陶艺家郭静:让泥土记住灵魂”下面画了线,旁边写着:“这傻丫头,终于不用捏能装三碗饭的碗了。”郭静抬头看母亲,发现她正对着窗外出神,鬓角的白发在陶土粉尘中若隐若现。

梅雨季的雨又下起来了,敲打着工作室的铁皮屋顶。母亲开始收拾桌上的腌萝卜,瓷碗缺角处碰在桌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晚上吃面条,”她说,“你小时候最爱用这种豁口碗吃,说像小船。”郭静看着母亲佝偻的背影,忽然想起笔记本里夹着的那张便签,是她大学时写给母亲的:“妈,我不想捏能装三碗饭的碗了,我想让泥土记住我的温度。”母亲没回信,只是在下个月寄来的生活费里,多塞了一张纸条:“釉料钱算清楚,别赔本。”

雨越下越大,郭静走到窗边,看见母亲正在院子里收晾着的陶坯。雨水打湿了她的围裙,泥点溅在裤腿上,像一幅抽象的地图。郭静想起自己刚学陶艺时,总嫌母亲做的碗太规矩,没有灵气。“等你饿过肚子,就知道灵气不能当饭吃。”母亲那时说,手里的泥条被搓得粗细均匀,像数学公式一样精准。

晚饭时,母亲把那只豁口碗放在郭静面前,里面盛着热腾腾的阳春面。“你外婆走前说,”母亲忽然开口,“陶土是有记性的,你对它好,它就不会裂开。”她顿了顿,用筷子拨弄着碗里的面条,“我以前总怕你饿死,觉得碗就得结实,能装最多的饭。现在想想……”

郭静抬起头,看见母亲的眼睛里映着桌灯的光,像窑火里未成形的釉色。“现在想想,”母亲继续说,“要是你爸还在,他肯定支持你瞎折腾。”她把一块煎蛋夹进郭静碗里,“那年他烧窑出事故,怀里还揣着给你捏的星星陶哨。”

雨还在下,敲打着窗棂,像某种古老的节拍。郭静低头吃面,眼泪掉进汤里,咸咸的。她想起笔记本里母亲的字迹,那些精确到分的成本计算,忽然觉得比任何诗都动人。原来母亲的陶艺经济学里,藏着的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女人在生活的窑炉里,用理性做柴,把感性烧成了最结实的容器。

深夜,郭静把母亲的笔记本放回木箱,在最后一页添了句话:“好的陶碗会呼吸,就像好的生活,总要留道缝给星光。”她走出工作室,看见母亲房间的灯还亮着,透过窗纸,能看见一个模糊的身影正在纸上写写画画。郭静知道,母亲又在计算下一窑的成本了,只是这次,她或许会在公式旁边,偷偷画一朵不成形的兰花。

雨停了,月亮从云层里钻出来,照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上。郭静抬头望去,看见树影在窗纸上晃动,像极了母亲笔记本里那些关于成本与利润的曲线。而在那些曲线的缝隙里,正有细碎的星光漏下来,落进她心里那池早已解冻的春水。

喜欢星芒入怀:赵环与郭静的漫长共振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星芒入怀:赵环与郭静的漫长共振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战天大帝神魔天尊我家水库真没巨蟒阿王莽妙手天医之锦绣医女从怼全世界开始炼狱之劫网游之大盗贼甜宠贴身辣妻拒绝我后,妃英理后悔了全球神只时代都市伪仙武神血脉老公又苏炸全世界了神秘总裁的心尖宠山村里那点破事从佛门弟子到左道魔主神武天帝秦尘楚凝诗都市无上仙医18世纪的亡灵帝国军少掌心宠:甜妻,羞羞哒
经典收藏斗破:开局攻略美杜莎,萧炎麻了离婚后他无比后悔宁七云燕传奇小狐狸皇后又在装软糯小白兔了五女主直接超神斩神之撩动时间之神的心弦火影:开局无敌,怒叛木叶葬爱之冷血王子来袭西维的奇幻冒险古代养崽儿日常高冷影后和她的年下总裁逆天魔妃太嚣张斗罗:我神龙血脉,觉醒五爪金龙追蟌者可儿的周爷圣主的提瓦特之旅替嫁医妃:带空间撩翻禁欲瘫王为她沉沦,撩欲少爷独宠小白花星穹铁道:叫什么姐姐?叫妈!
最近更新紫嫣的冬日:穿越时空爱恋乔总别傲了,易小姐改嫁生三胎了棺生:鬼瞳美人如馔我的御兽天赋全球第一独守空房?郡主再嫁夜夜娇红眼汴京鲜食馆永乐鬼案录诸天旅行从签到开始恶女重生之溪澜传替嫁嫡女:虐渣打脸不回头布衣青年闯天下听懂毛绒绒心声,保姆成豪门团宠九零香江小厨娘我一直暗恋她心情诗恶毒公主摆烂后,五个大佬追疯了娇夫侯爷女王妻全家穿越,我在末世靠爸妈躺赢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星芒入怀:赵环与郭静的漫长共振 房三善 - 星芒入怀:赵环与郭静的漫长共振txt下载 - 星芒入怀:赵环与郭静的漫长共振最新章节 - 星芒入怀:赵环与郭静的漫长共振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