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全唐诗

A微笑的鱼A

首页 >> 夜读全唐诗 >> 夜读全唐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南宋特种兵崩仙逆道五代十国往事三国白门楼之恨权柄大明抗日之超级战兵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我的谍战岁月三国之无赖兵王
夜读全唐诗 A微笑的鱼A - 夜读全唐诗全文阅读 - 夜读全唐诗txt下载 - 夜读全唐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0章 李世民《临洛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太宗李世民诗之二十九

临洛水

春搜驰一作骋骏骨,总辔俯长河。霞处流萦一作云锦,风前漾卷罗。水花一作光翻照树,堤兰倒插波。岂必汾阴曲,秋云发棹歌。逐联及整体赏析

洛水畔的治世宏章:唐太宗《临洛水》深度品鉴

《临洛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一首经典诗作,诗人借春日洛水之景,巧妙融合狩猎场景与自然意象,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贞观时期文治武功的卓越帝王气象,字里行间蕴含着深刻的治国韬略与政治智慧,在初唐诗歌中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

逐联赏析:字句间的春日盛景与治世哲思

首联:春蒐驰骏骨,总辔俯长河

“春蒐驰骏骨,总辔俯长河”,开篇便气势不凡。“春蒐”这一行为,遵循《礼记》中“春蒐冬狩”的礼制传统,在春季开展田猎活动,而其本质实则是军事演练,彰显出对传统礼制的尊崇与对军事力量的重视。“驰骏骨”描绘出良马奔腾的矫健姿态,象征着贞观治下精兵强将的蓬勃朝气与强大实力,暗喻大唐军力的强盛。“总辔俯长河”则兼具写实与象征双重意味。从写实角度看,它生动地刻画了帝王勒住缰绳,居高临下地俯瞰洛水的英武雄姿;从象征意义而言,这一动作隐喻着帝王统御江山的从容气度。“俯”字极具表现力,凸显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掌控感,与“长河”绵延不绝的意象相结合,完美地暗合了《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展现出李世民作为帝王的豪迈气概与进取之心。

颔联:霞处流萦锦,风前漾卷罗

“霞处流萦锦,风前漾卷罗”,诗人以丝绸为喻,将自然景观描绘得美轮美奂。“流萦锦”生动地描绘出霞光如锦缎般在天空铺展,色彩斑斓,绚丽夺目;“漾卷罗”则形象地展现了水波在微风前似轻纱般翻卷,轻柔灵动,波光粼粼。这双联以华贵织物来比拟天光水色,不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盛唐时期繁荣昌盛、气象万千的景象,更暗喻了“垂衣裳而天下治”的治国理想。在古代,服饰制度是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垂衣裳而天下治”体现了通过礼仪制度来规范社会秩序、实现国家治理的理念。“萦”“卷”二字的运用极为精妙,动态宛转,与首联中的“驰”“俯”形成鲜明的刚柔对照。“驰”“俯”展现的是力量与豪迈,而“萦”“卷”体现的是柔美与婉约,这种刚柔相济的描写,充分体现了李世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执政智慧,即在国家治理中,既要有强硬的军事手段来维护稳定,又要有温和的文化礼仪来教化民众,实现刚柔并济、和谐发展。

颈联:水花翻照树,堤兰倒插波

“水花翻照树,堤兰倒插波”,在光影交织中蕴含着精微的哲思。“翻照树”描绘了水花翻涌,反射出岸边树木的倒影,这一景象暗喻着政策如同阳光和水分,能够惠及民生,滋养百姓,使百姓生活如树木般茁壮成长。“倒插波”则刻画了堤岸上的兰草倒映在水中的画面,象征着德政如同兰草的芬芳,润泽四方,传播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这一动一静、一实一虚的画面,相互映衬,动静相生,完美地呼应了《帝范》中“以万物为镜”的观照意识。“堤兰”这一意象尤其具有深意,兰草生长于堤岸,却能散发芬芳,香气远播,比喻贤臣立足朝堂,凭借自身的品德和才能,将恩泽惠及天下百姓,这与李世民“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用人理念高度契合,强调了人才对于国家治理的关键作用。

尾联:岂必汾阴曲,秋云发棹歌

“岂必汾阴曲,秋云发棹歌”,诗人用典巧妙,翻出新意。“汾阴曲”指汉武帝的《秋风辞》,这是汉武帝在汾阴巡游时所作,其中透露出的奢靡游乐之风与李世民所倡导的务实精神相悖。此处以“岂必”一词鲜明地表达了对前代帝王浮华作风的否定,彰显出李世民的务实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秋云棹歌”则化用《诗经·棫朴》中“倬彼云汉,为章于天”的意境,将治世功业升华为自然的永恒。诗人认为,真正的治世功业不应像

汉武帝那样追求奢靡的游乐,而应如同秋云般高远、自然,如同棹歌般质朴、真实。结句以“秋云”遥应开篇的“春蒐”,形成了四季循环的时间隐喻,暗示着国家的治理如同四季更替一样,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暗含《尚书》中“慎始敬终”的治国警训,提醒统治者在国家治理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谨慎,善始善终。

整体赏鉴:多元视角下的诗意与政治交响

军事与礼仪的辩证统一

全诗以田猎为表象,以练兵为实质,通过“春蒐”“骏骨”等意象,将《周礼》中“四时田猎以习武事”的制度传统成功转化为贞观治世的生动实践样本。在狩猎场景中,“总辔”体现了对行动的节制与掌控,象征着军事行动的谨慎与有序;“驰骏”则展现了力量与速度,代表着军事力量的强大与果敢。这种节制与奔放的结合,深刻体现了“以战止战”的军事哲学,即通过强大的军事力量来维护和平,避免战争的发生,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自然与政治的意象同构

洛水的自然景观在诗中被赋予了深刻的政治隐喻。霞锦水罗般的美景,象征着礼乐昌明的盛世景象,暗示着国家在文化礼仪方面的繁荣发展;水花堤兰的意象,则比喻德政的广泛传播,如同水的滋润和兰草的芬芳,惠及百姓,深入人心。这种“即景证道”的写法,源于李世民“观物取象”的《周易》思维,他善于从自然现象中汲取灵感,将自然法则与治国之道深度融合,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出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治国方略,使诗歌不仅具有艺术美感,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历史与当下的批判继承

尾联对“汾阴曲”的否定,与《春日望海》中“霓裳非本意”的表达一脉相承,共同展现出李世民超越秦皇汉武的宏伟治世抱负。通过解构前代帝王追求奢靡享乐的符号,李世民建构起“秋云棹歌”的全新政治美学。这种新的美学理念以简朴替代奢靡,强调统治者要摒弃浮华,注重实际;用实干取代虚名,鼓励积极作为,关注民生。这一思想体现了李世民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当下的清醒认知,为贞观之治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诗史价值

《临洛水》在初唐宫廷诗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其艺术特色鲜明:

? 器物政治的升华:李世民巧妙地将“骏骨”“锦罗”等物质符号升华为精神象征。“骏骨”不再仅仅是良马的代称,更象征着国家的军事力量和进取精神;“锦罗”也不只是华丽织物的描绘,而是代表着礼乐文化和繁荣昌盛的景象。这种“以物观道”的书写范式,为后世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诗歌能够通过具体的物象传达抽象的哲理和政治理念。

? 阴阳哲学的渗透:诗中充满了阴阳哲学的对立统一思想。刚健的“驰骋”与柔美的“流萦”、现实的“春蒐”与永恒的“秋云”相互映衬,体现了阴阳的平衡与协调。这种哲学思想的渗透,暗合了贞观时期“儒法并用”的治国策略,即在国家治理中,既要有儒家的仁爱和礼仪,又要有法家的严明和果断,刚柔并济,实现国家的和谐发展。

? 帝王诗的新境界:《临洛水》突破了六朝游猎诗的浮艳格调,不再局限于对游猎场景的简单描绘和对奢华生活的炫耀,而是在洛水的清波中映照出“济世安民”的初心。李世民以诗言志,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治国理念融入诗歌创作,使诗歌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为帝王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境界,成为后世帝王诗创作的典范之作。

喜欢夜读全唐诗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夜读全唐诗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位面时空指南山村里那点破事我见默少多有病全球神只时代龙婿大丈夫盛宠太子妃甜宠贴身辣妻武神:破晓传奇假千金被迫继承亿万家产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女神的超级赘婿林阳(全文免费阅读)每晚都在大佬梦中锦绣弃妻,无双王妃神魔天尊爱你成瘾偏执霸总的罪妻司少重追退婚真千金欧颜司夜辰丝路大亨无限制神话农家内掌柜官术
经典收藏我在曹营当仓官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革秦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永乐小皇孙超神特种兵王明末:我有金手指,可横扫天下!蜀汉权臣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三国之张氏天下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项羽战三国妃朕莫属佛系战国杨广的逆袭晚明海枭签到在红楼大乾异事录醉卧江山
最近更新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红楼之皇权枯骨红楼之庶子风流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十七世纪富二代汴京风云录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我在元末当霸王大漠群英传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
夜读全唐诗 A微笑的鱼A - 夜读全唐诗txt下载 - 夜读全唐诗最新章节 - 夜读全唐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