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峰越是思忖,越觉得武圣的真实身份,与武国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武圣的身份,不是我们要探究的重点。”徐长卿忽然出声,打断了姜峰的思路。
他抬眸望着窗外的夜色,缓缓说道:“为师想的,是武圣这条路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其实与王朝之间,有着莫大的干系。”
“开平城所在的位置便在武国边境,武国能够始终屹立不倒,占据中央四千年,便是因为他们始终走在武道的最前沿。”
“武圣这条道路能够如此快的得到天下武夫的认可,也离不开武国的缘故。”
姜峰沉默。
徐师这是在告诉他,将来若真是走到那一步,最好的方式还是选择依靠国家。
其实这个道理,就跟儒家一样。
大道需要有人行走,最简单的方式,便是在国家里面传播。
因为从传道的角度上思考,国家体制必然更优于宗派。
宗派更偏向于精英教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普世教育的意义,在于能够更多更好的培育一大批种子,也更方便于从中择优。
一位宗派中的天之骄子,纵然修行到观道境,若要继续往前,靠自身苦功,远不及依托朝廷传道来的简单。
这也是当今神州,国家体制能够延续上万年之久的原因。
细想下来,其实当今天下的大宗师,或多或少,都与朝廷有所牵连。
大宗师依靠朝廷,本就与自身大道有关。
朝廷越强,国家越强,越多的武夫踏入他们的道途,这些武夫的武道越强,大宗师也会越强。
这便是传道天下的好处,也是大宗师与朝廷之间的相互成就。
至于大宗师为什么不直接登基称帝,也不难理解。
身系国运,难以长寿。
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一位大宗师的决定,足以影响到整个王朝!
姜峰忽然问道:“历史上,难道没有大宗师挟天子以令朝臣?”
如此一来,大宗师既可以当家做主,又可以规避难以长寿的问题。
徐长卿冷笑道:“当然有,蜀国便是最好的例子。”
姜峰一怔:“难道蜀国皇帝一直是剑阁扶持起来的傀儡?”
徐长卿又喝了一口热茶,接着缓缓道:“蜀国成立不过四百年,而剑阁却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蜀国前面的玄国,齐国,离国,为何会被灭国?因为他们和剑阁之间仅限于合作关系,可到了蜀廷,剑阁阁主便开始被朝廷册封为国师。”
“有传闻,蜀国的开国皇帝,其实是剑阁弟子,甚至是那一代的剑阁少阁主。”
“他奉当代剑主之命,下山起事,也由此得到剑阁的大力支持,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接手当时已经支离破碎的离国。”
徐长卿语气始终平淡:“这也导致了那一代剑主,活不过百年。”
姜峰恍然:“因为当时的剑主虽无帝王之名,却掌帝王之权。”
徐长卿点头道:“就如同隋国的开皇一样,哪怕退位,不再是名义上的帝王,却也避不开国运聚身的事情。”
“一国天子不是工具,也没有任何人能够避开规则。国家的话语权掌握在谁手上,谁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
“因此,哪怕是大宗师,也不愿过于干涉政事,更不可能让帝王听命于自己。”
“这也给了一些帝王,可以掌控大宗师的幻想。”
话到这里,徐长卿不由得停顿下来。
他当年以身入局,却也只能听命于帝王。
与其说先帝将他当成一柄刀,不如说他自愿成为这柄刀。
这个世界,终究不是武力说了算。
纵然他以武力推翻整个景国,扶持另一位帝王登基,可新帝登基,改朝换代,事情就能做成吗?
且不说,当时的景国一旦崩溃,国运不存,则魔尊便可脱离封印,届时长安必灭,数百万百姓因此而丧命。
何况在当时的情形,景国的边军依旧认可这个国家。
哪怕他真有这个心思,而当时还是兵马大元帅,与他关系匪浅的伍子荀,也不会跟着他造反。
因为伍子荀能活着,能对朝廷如此忠心,正是因为他在绝境时,是先帝对他伸出了援手。
更何况。
景国覆灭,不是他的初衷。
国泰民安,才是他的理想。
因此,他想要改变时局,就必须入局。
他当时的作法,是选择扶持一位有着相同政见的皇子登基,那便是先帝贞元。
一直以来,他与先帝之间,也算是君臣契合。
哪怕先帝要扶持佛门,他也没有意见。
因为他是以力证道的武夫,无需走传道天下的道路。
只可惜,人力有穷时。
他还没强大到可以改变时局的地步,就被魔尊生生拖垮了。
姜峰这时才恍然明白。
难怪所有的大宗师,皆与朝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却无一人想过操控帝王行事。
皇帝想要大宗师为朝廷所用,所以会给大宗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大宗师想要掌控权力,却不想介入朝堂太深,往往都会同意,而且这么做,也更方便自己传道。
秦国的许牧将自己的兵道根基传于秦国大军,炎国的夏侯尊亦是如此。
蜀国则以剑阁独立于朝堂之外,但阁主享有国师之尊。
徐长卿叹息道:“多出去走走吧,景国因为魔尊的缘故,许多朝政与列国皆有不同。景国的读书人甚至还幻想着,列国朝廷都是如景国一样,由文人当家做主呢。”
“自大景开儒之后,景国涌入不少周边四国的文人,他们皆以为大景是儒家文人最好的生长土壤,皇帝也一定会让他们这么认为。”
“只可惜,如今魔尊已灭,景国今后的朝局,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一点,哪怕儒家已经开道,也无法改变。因为儒修始终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
他深深地眼前的弟子,有些意味深长的微笑道:“你要走出自己的道路,要完成古今唯二的大业,甚至要超越当今武圣,就不能留在景国偏安一隅。”
“唯有见识世界广阔,才能明悟大道无涯。”
“唯有见过众生百态,才能明白人间之道。”
“如今为师也没什么可教你的了,唯有一言,望你铭记。”
姜峰连忙起身,对着徐长卿深深行礼:“但请老师赐教。”
徐长卿悠悠说道:“大道漫长,既要踽踽独行,亦要海纳百川。”
“寻道如此,人生亦如此!!”
喜欢人间第一武夫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人间第一武夫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