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安可儿妙桃

首页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围棋传奇逍遥江山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无渊大地开海民国烽火锦衣夜行步步生莲我的谍战岁月大魏宫廷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安可儿妙桃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全文阅读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txt下载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23章 叔陵弑君遭诛戮 叔坚浮沉再受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却说新安王伯固,乃是文帝陈蒨的第五个儿子,与叔陵是堂兄弟。

这人长得矮小精瘦,却天生一张巧嘴,最会说些逗趣的话,常常逗得陈主陈顼开怀大笑。

要说这陈主也真是糊涂,自家太子叔宝已经够他操心的了,偏偏还要格外宠信这个侄子。

每逢宴请百官,总要把伯固叫到身边,还常对人夸道:“朕这个侄儿,活脱脱就是当代的东方朔啊!”

太子叔宝更是与伯固臭味相投,两人日日形影不离。

有一次伯固在御花园里捉弄宫女,叔宝看得直拍手:“妙!妙!

王兄这手段,当真有趣得紧!”

这一幕正巧被路过的叔陵看在眼里。

他阴沉着脸回到府中,对心腹道:“那伯固算什么东西?

也配在父王面前得宠?”

从此便暗中派人盯着伯固,想抓他的把柄。

谁知伯固机灵得很。

他察觉到叔陵的敌意,反而主动凑上去讨好。

一日在猎场相遇,伯固故意输给叔陵三箭,还奉承道:“堂兄的箭术,当真是百步穿杨!”

叔陵被哄得飘飘然,渐渐把伯固当成了自己人。

两人常常结伴出游,一个爱打猎,一个好游玩,倒真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友。

伯固表面陪着玩乐,暗地里却把叔陵的一举一动都记在心上。

这天朝会上,陈主突然宣布:“朕决定在娄湖旁修建方明坛,授叔陵为王官伯,主持百官盟誓。”

众臣面面相觑,都不敢多言。

唯独伯固眼珠一转,凑到叔陵耳边低声道:“恭喜堂兄,这可是天大的荣耀啊!”

叔陵得意洋洋:“父王如此看重,我自然要好生表现。”

可他心里想的却是:既然让我主持百官盟誓,是不是意味着......

伯固看穿他的心思,故意叹气道:“可惜啊,太子终究是太子。”

这话像根刺扎在叔陵心上。

从那天起,夺嫡的念头在他心里疯长。

只是陈主向来精明,叔陵一时还不敢轻举妄动。

到了太建十四年春间,陈主顼忽然病倒了。

太医们轮番诊治,药石无效,病情反倒一日重过一日。

太子叔宝自然进宫侍疾,叔陵和弟弟长沙王叔坚——陈主顼的第四子,也一同入宫照料。

说起这叔坚,他的生母何氏原本是吴中一家酒铺的女儿。

当年陈主顼还未发迹时,常去那酒铺买酒,见何氏貌美,便悄悄与她私通。

后来他登基称帝,就把何氏接进宫,封为淑仪,生下叔坚。

叔坚天生力大,却又嗜酒如命,喝醉了便脾气暴躁,行事乖张——这大概是随了他母亲的性子。

叔陵一向嫌弃何氏出身低微,连带着也瞧不上这个弟弟,平日连排行都不愿与他论,二人见面总是互相避开。

可这次父亲病重,两人不得不一同入宫侍奉。

刚进殿内,叔陵就瞥见一旁正在切药的典药吏。

他眼珠一转,忽然凑过去,低声吩咐道:“这切药刀太钝了,得好好磨一磨,免得耽误了大事。”

典药吏一愣,抬头看他:“殿下……这是何意?”

叔陵却不答,只是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转身走开。

接下来,叔陵大摇大摆地走进宫里,一连混了两三天。

他这人向来不安分,在宫中四处转悠,像是在盘算什么。

这天夜里,陈主突然病情恶化,一口气没上来,竟就这么去了。

“陛下驾崩了!”

太监尖着嗓子喊道,声音在黑暗的宫殿里回荡。

宫中顿时乱作一团。

宫女们忙着准备丧服,侍卫们手忙脚乱地布置灵堂。

柳皇后哭得几乎昏死过去,太子叔宝更是跪在地上,不住地磕头。

就在这一片忙乱中,叔陵却偷偷叫来心腹:“去取我的佩剑来!”

“殿下要剑做什么?”

心腹战战兢兢地问。

“废什么话!快去!”

叔陵一巴掌扇过去,那心腹脸上立刻肿起老高。

可笑这心腹也是个蠢货,竟取来一把木头做的朝服佩剑。

叔陵一看,气得眼冒金星,抬脚就把人踹了出去:“没用的东西!”

一旁的叔坚冷眼旁观,心里已然明白了几分。

他悄悄挪到柱子后头,手按在腰间的匕首上,暗自戒备。

第二天天还没亮,宫里开始准备小殓。

叔宝跪在灵前,哭得撕心裂肺。

叔陵假装上前安慰,袖子里却藏着衒药刀。

“兄长节哀。”

叔陵假惺惺地说着,突然眼神一厉,挥刀就朝叔宝后颈砍去!

“啊!”

叔宝一声惨叫,鲜血溅在白色的孝服上,人直接栽倒在地。

柳皇后吓得魂飞魄散:“来人啊!

快救太子!”

叔陵已经杀红了眼,举刀又朝皇后砍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叔宝的乳母吴氏从后面扑上来,死死抱住叔陵的右手:“殿下住手!”

叔坚也一个箭步冲上前,铁钳般的大手直接掐住叔陵的脖子:“畜生!

你敢弑君!”

叔陵被制住,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柳皇后这才连滚带爬地逃开,整张脸惨白如纸。

这时,地上的叔宝突然动了动手指,慢慢睁开眼睛。

他挣扎着想要爬起来,可脖子上的伤口火辣辣地疼,鲜血还在往外渗。

“我...我还活着?”

叔宝虚弱地问道,声音嘶哑得不成样子。

这衒药刀终究不是杀人利器,刀锋钝得很。

陈叔陵连砍数下,叔宝和柳太后虽然鲜血淋漓,却都只是皮肉伤,没伤到要害。

“皇兄别跑!”叔陵狞笑着扯住叔宝的衣角。

叔宝拼命一挣,“刺啦”一声,衣角撕裂。

他踉跄着往殿后逃去,像只被猎人追赶的兔子。

叔坚一个箭步冲上来,铁钳般的手掐住叔陵脖子:“畜生!

连母后都敢伤?”

“二哥何必动怒?”

叔陵被按在柱子上还在笑,“等小弟当了皇帝,封你做亲王......”

叔坚二话不说,“唰”地撕下自己半截袖子,三两下把叔陵捆在柱上。

他转头冲内殿喊:“是现在就杀,还是押后再审?”

殿里传来柳太后虚弱的哭声:“宝儿...快传太医......”

就这么一耽搁的功夫,叔陵突然暴起!

他脖颈青筋凸起,“啪”地挣断布条。

侍卫们举着长矛不敢上前——谁能想到这文弱王爷有这般蛮力?

“拦我者死!”

叔陵撞翻两个侍卫,冲出云龙门时帽子都跑丢了。

他赤着脚奔向东府,活像条被逼急的疯狗。

刚进府门就厉声喝道:“把青溪道的路给我堵死!

放出东城死囚,告诉他们——”他抓起案上金锭往地上一砸,“砍一颗禁军脑袋,赏十两黄金!”

亲兵队长跪着不敢抬头:“殿下,新林大营那边......”

“废物!”

叔陵一脚踹翻他,“取我甲胄来!”

当夜东府城头火把通明。

叔陵戴着白布孝帽,冲着黑漆漆的城外嘶喊:“诸王助我!

事成裂土分疆!”

回答他的只有夜枭啼叫。

忽然城门下传来马蹄声。

新安王陈伯固单骑而来,马背上拱拱手:“哥哥,算我一个。”

叔陵把手下千余士兵全数调上城墙,摆出一副死守的架势。

这人心狠手辣,可到了生死关头,也不过是想给自己留条退路。

叔坚见他逃了,连忙跑去见柳皇后,急声道:“娘娘,叔陵跑了!

得赶紧拦住他!”柳皇后脸色一沉,立刻下令:“传太子舍人司马申,召萧摩诃!”

没过多久,右卫将军萧摩诃大步踏入殿中,抱拳道:“末将听令!”

柳皇后目光锐利:“带兵去东府,务必擒住叔陵!”

萧摩诃领命,点齐数百骑兵步兵,直扑东府西门。

叔陵在城头望着黑压压的军队,手心冒汗。

他叫来了记室韦谅,低声道:“快,把那一套鼓吹乐仪送给萧摩诃,再告诉他——”

他咬了咬牙,“只要他肯帮我,日后我掌权,必让他位列三公!”

韦谅匆匆去了。

没过多久,他回来复命,脸色难看:“萧摩诃说……要殿下派心腹大将去订约,他才肯信。”

叔陵眉头一皱,心想这老狐狸不好糊弄,但眼下别无他法,只得又叫来亲信戴温、谭骐驎,沉声道:“你们去,务必说服他!”

可这两人刚出城门,就被萧摩诃的人一把按住,直接押到了台省。

刀光一闪,两颗人头落地,血淋淋地挂在城墙上示众。

守城的士兵见了,腿都软了,窃窃私语:“这还打什么?

萧将军是铁了心要咱们的命!”

叔陵在城楼上看得清楚,脸色煞白,知道大势已去。

他冲回府内,发疯似的踹开内室的门,妃子张氏和七名宠妾吓得抱成一团。

叔陵眼神阴冷,厉声道:“你们,一个都别想活!”

女人们的哭喊声很快被井口的黑暗吞噬。

叔陵抹了把脸,带着几百亲兵,趁着夜色溜出城,和早已等候的伯固汇合。

他们跳上小舟,拼命划向对岸,想从新林投奔隋朝。

可天不遂人愿。刚跑到白杨路,身后马蹄声如雷,追兵杀到了。

伯固吓得脸色发青,一头扎进旁边的小巷,哆嗦着喊:“叔陵!快跑吧!”

叔陵却猛地勒住马,狞笑道:“跑?老子今天偏要杀个痛快!”

他调转马头,拔剑指向追兵,嘶吼道:“来啊!看谁先死!”

两军还没正式交锋,陈叔陵的部下就丢盔弃甲四处逃窜。

萧摩诃站在乱军中,看着这些溃逃的士兵,不屑地笑道:\"果然是大难临头各自飞。\"

“将军,让我去取那叛贼的首级!”

部将马容大喊一声,策马冲出,手中的长枪在阳光下闪着冷光。

另一员将领陈智深也不甘示弱,举刀跟上:\"这种造反的逆贼,就该立刻处死!\"

两人一左一右,直冲向陈叔陵。

叔陵还没来得及举剑抵挡,马容的长枪已经刺穿了他的右肩。

他痛得摔下马,滚落在尘土中。

“你们竟敢......”

叔陵刚想说话,陈智深的大刀已经当头劈下。

“叛贼受死吧!”

刀光一闪,鲜血溅了陈智深一脸。

不远处,陈伯固见情况不妙,调转马头想逃跑,却被一队乱兵团团围住。

“饶命啊!都是叔陵他......”

话还没说完,几支长矛已经刺穿了他的胸膛。

三天后,建康皇宫内。

“启禀皇上,两个逆贼的首级已经送到。”

宦官跪在地上,双手捧着木盒,声音发抖。

新登基的陈叔宝瞥了一眼盒中狰狞的首级,厌恶地挥挥手:“拿去喂狗!

他们的儿子们怎么处理的?”

宰相小心翼翼地回答:“遵照陛下的旨意,叔陵的儿子们都已经服毒自尽,伯固的儿子们被贬为平民。”

叔宝满意地点点头,对身边的侍卫说:“传旨,封萧摩诃为绥远公,兼任南徐州刺史。”

“臣代萧将军谢恩。”

侍卫叩首道。

这时,年轻的陈叔重怯生生地问:“皇兄,那我......”

“十四弟别急。”

叔宝难得露出笑容,“朕封你为始兴王,继承昭烈王的香火。”

朝堂上顿时响起一片歌功颂德的声音,没人注意到角落里一位老臣的叹息。

夜深人静时,一个老仆人在陈顼的灵位前上香。

他低声念叨:“先帝啊,您苦心经营了十四年,淮南之地得而复失。

如今新皇登基,这江山......”

窗外突然风雨大作,吹灭了灵前的蜡烛。

史官正在灯下奋笔疾书:“陈主顼在位十四年,享年五十三岁。

虽多次出兵,终究没能保住淮南之地。

对北齐尚能应付,对北周就力不从心,只能算中等才能的君主。\"

他放下笔,揉了揉酸痛的手腕,又在末尾加了一句:“而且得位不正,选的继承人也不够贤明,江东的基业终将倾覆。

德行不如文帝,才智不及武帝,这个评价倒是恰如其分。”

烛光摇曳中,“褒贬得当”四个字显得格外刺眼。

叔宝刚刚继位,脖子上的旧伤却疼得厉害。

他躺在承香殿里,连上朝的力气都没有。

这朝堂上的事儿啊,说起来也真够讽刺的——堂堂皇帝躺在病榻上,倒把朝政分成了两半:宫里的事全由柳太后说了算,宫外的事则统统交给长沙王叔坚处置。

这天清晨,柳太后端着药碗走进寝殿:“皇上该用药了,这伤总拖着也不是法子。”

叔宝支起身子,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母后且放着吧,朕这脖子一动就疼...外头今日可有要紧事?”

“还能有什么事?”

太后把药碗重重搁在案上,“你那好弟弟又调了三千禁军进城,连兵符都没递个话儿!”

叔宝闻言,手里的钥匙“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他想起叔坚最近越发张扬的模样——上个月刚把尚书省的老臣换了个遍,前日又在朱雀大街纵马伤人。

可这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毕竟当年要不是这个弟弟带兵平叛,自己哪能坐上龙椅?

这时宦官来报:\"长沙王求见!\"

只见叔坚大步流星走进来,蟒袍上的金线晃得人眼疼。

他连礼都没行全,就扯着嗓子道:“皇兄,臣弟举荐的司空人选...”

“准了准了。”

叔宝慌忙摆手,脖子又是一阵抽痛。

待叔坚退下,他苦笑着对太后道:“加封他个司空吧,好歹...好歹先稳住局面。”

转眼到了册封大典。

沈皇后牵着太子胤的手站在大殿上。

这孩子才十二岁,却已显出不凡。

前日太傅还夸他:“太子解读《尚书》,竟能引申出十种治国之道。”

“儿臣叩见父皇。”

小太子规规矩矩行大礼,抬头时眼睛亮得像星星,“昨日读到‘民惟邦本’,儿臣想着该减免江东赋税...”

朝臣们闻言纷纷点头。

老丞相捋着胡子感叹:“太子殿下这般聪慧,实乃我朝之福啊!”

病榻上的叔宝望着这一幕,总算露出些许笑意。

这孩子在沈皇后教养下,不仅熟读经史,更难得懂得体恤民情。

消息传到市井间,连茶楼说书的都拍案叫好:“咱们这位小太子,将来定是明君!”

第二年正月,改元至德。

这时候啊,叔宝身上的疮疾早都好了,开始亲自处理朝政。

都官尚书孔范和中书舍人施文庆,他俩都是叔宝当太子时候的旧侍,很得叔宝的宠。

俩人整天在叔宝跟前说叔坚的不是。

叔宝本来就对叔坚有点猜疑,再加上这俩人在旁边煽风点火,他心里的疑心就更重了。

于是,他把皇弟江州刺史豫章王叔英调了回来。

这叔英是陈主顼的第三子,叔宝让他做了中卫大将军。

又把叔坚调出京城,让他去当江州刺史。

另外呢,用晋熙王叔文代替叔坚去治理扬州。

这叔文是陈主顼的第十二子。

叔坚来入朝辞行的时候,叔宝还当面安慰了他一番,把他留了下来,让他担任司空这个职位。

然后又把叔文调到江州去,让始兴王叔重做扬州刺史。

这叔宝刚处理政务,就朝令夕改,自己打自己脸,这事儿办得真不咋样。

叔坚心里那个郁闷啊,他既不能在朝中独揽大权,又没调成外任,只能困在家里,整天百无聊赖。

有一天,他让人雕刻了一个木偶,给木偶穿上道人的衣服。

还在木偶里面设置了机关,让木偶能自己跪拜。

他把木偶放在日月下面,一边看着木偶,一边喃喃自语:“唉,我就指望这木偶能给我求求福了。”

当有人告发他诅咒他人时,他被抓进了监狱。

内侍奉皇帝的命令来狱中问罪。

叔坚站在牢房里,大声回应道:“我本来没别的心思,就是以前陛下亲近我,后来疏远了,我就想讨陛下欢心,所以才求神保佑。

如今我犯了国法,罪该万死。

但我死了以后,肯定会在地下见到叔陵。

陛下您可得先传下诏书,到时候去地下责备他,免得我被叔陵欺负啊。”

这话听起来可真够傻的。

内侍听完,赶紧回去向叔宝报告了叔坚这番话。

叔宝想起叔坚以前的功劳,心里也不想对他用刑。

于是,叔宝特别下了一道赦书,只是免去了叔坚司空的职衔,让他回家去,还能享受亲王的俸禄。

几个月过去了,朝廷里的事儿变了不少。

叔宝觉得叔坚还是有可用之处的。

毕竟,曾经的功劳也不能就这么忘了。

而且,朝堂上也需要像叔坚这样有一定能力的人。

于是,叔宝决定重新启用叔坚。

叔宝下旨,让叔坚再次进宫。

见到叔坚后,叔宝说:“你之前虽犯了错,但朕念你旧功。

如今重新起用你,你要好生效力。”

叔坚赶忙跪地谢恩:“陛下宽宏大量,臣定当肝脑涂地。”

就这样,叔坚又成了侍中,还兼任镇左将军。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

喜欢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百诡夜宴灵气复苏:我有个吞噬系统抗日之暴力军团全职修神神兽传承在现代帝战天下大明之五好青年致青春大器宗童养媳之桃李满天下联盟之黄金年代重生世家子诸侯争霸大明帝国设计师非凡洪荒大宋的智慧和离后,我被太子娇养了九重华锦武神血脉通灵诡事胡灵祁越
经典收藏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邪王独宠,庶女为后反派的猫会种田蜀汉权臣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晚明海枭启明1158人在三国,横扫诸天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大唐御史:女帝饶命红楼:争锋民国烽火三国之巅峰召唤秦昊全文完整版极品帝师三国之吕布天下舌尖上的大唐三国之张氏天下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幼儿老师闯异界
最近更新三国:曹营第一扛把子穿越商朝,为了人族而战边关渔猎,开局捡到小娇妻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明末造反:我的盲盒能开神装乾元盛世系统原始蛮荒部落生存记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谁主噬心秦世风云录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天娇:铁木真崛起与大元帝国前传三国:穿越成刘晔,靠玉玺谋天下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穿越大秦:红颜助国兴长安烬长月烬明大明锦官梦水浒杀好汉就变强:从宰宋江开始庆熙风云录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安可儿妙桃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txt下载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