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下就40%了,有了这个40%打底,姬周在戎人中的势力可见一斑!)
(我真是没有想到,这40%竟然是毫无争议的,接下来就看下面的三支了。)
(感觉除了山戎外,其他的应该都跟老姬家脱不了干系的。)
………………
大周,
姜子牙看着人家老姬家的事业飞黄腾达,恨得那叫一个牙痒痒,但同时也开启了嘲讽的模式!
“厉害,厉害呀,”
“你们老姬家那一套,虽然是跟我们老姜家学的,但你们可比我们老姜家强多了!”
“我们老姜家最终还是比不过你们老姬家,”
“唉,因为我们是要脸的!”
召公毕公黑着脸,在心里腹诽一句,最后一句多余了,前面的就很好了!
但同时他们心中也在狂吼,40%就够了,千万不能再多了。
…………
北宋,
老百姓手中的粪瓢已经跃跃欲试,就准备答案公布的那一刻,给司马光来一条新鲜的。
“司马大相公,你瞅瞅人家这才叫研究历史。”
“那才叫做炎黄人不骗炎黄人。”
“你干的都是什么狗屁倒灶的事情,把我们当傻子一样骗吗?”
司马迁黑着脸,已经暗地里让人找油布了。
他知道这一次被泼粪已经势不可挡,就看泼的力度有多大。
但身为儒家人,嘴硬是他们的必备技能,
哪怕证据摆在脸上,他们也可以不承认,全当没看见!
所以此刻的司马光还在硬撑,接下来才是到了他发挥的空间了。
他冲着众人喊到:
“接下来该说小戎这个族群了,我就看博主他怎么编?”
…………
天幕下很多人也注意到了这个族群。
毕竟史书上对这个族群是有描述的。
博主要得出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戎人都是姬姓人,他必须在小戎这个族群上全部是姬姓才行。
贾谊,方孝孺,徐阶等人都暗暗沉吟,思考着等会怎么跟博主争论。
这时候天幕上的画面再次一变,新的内容出现。
【接下来咱们看一看戎人的第三大分支,也就是:小戎!】
【那么小戎是不是姬姓一族的,有多少势力呢?】
【史书上其实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小戎全部是姬姓!】
……
“放屁!”
一说到这里,司马光他就跳了起来
像猎犬发现了猎物一样。
他激动地对众人说:
“小戎明明不是姬姓,小戎是什么姓氏的?”
“人家是允姓!”
“他们和陆浑戎一样,都是由戎人的王族统领的。”
“什么时候小戎成了姬姓的呢?”
是这样吗?
很多老百姓都感到茫然。
这时候有科举学子出来解释,好像还真是这样的,杜预在注解的时候就说了,小戎是允姓。
杜预在《左传·庄公二十八年》的注释中又明确指出:“小戎,允姓之戎也!”
“看到没?看到没?”
司马光傲娇的仰着头,一副胜利的表情向世人宣布:博主有多么的无耻,比他还要无耻。
人家古人早就对小戎做了定义,你还来一个姬姓,你这是想要黑姬周疯了吧。
他立刻就把这个疑问发到了天幕中,
………………
历史大揭秘直播间
主播兴奋的都要发出鹅叫声了,
他终于抓到了陈勇的小辫子。
“大家都来看,大家都来看,博主为了黑姬周,简直无所不用其极呀!”
“他竟然无视了史书上人家说的原话,人家都说了小戎是允姓!”
“人家古人都直说了,小戎是允姓。”
“这么大的字,你看不见吗?”
“咱们都来问问博主,看他还能怎么继续编?”
历史大揭秘的粉丝们开始沸腾了,一个个像是过大年一样,欢天喜地的冲到了陈勇的视频中开始狂发弹幕。
这可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好不容易碰到的博主常识性失误。
那不好好问候问候,岂不是对不起自己被陈勇怼了这么多次!
他们可算能让陈勇破大防了。
很多人已经开始开香槟庆祝了。
…………
南宋,
朱熹鼓掌大笑,好好好,非常好。
他大声喝道,
“司马光不愧是我辈中人的楷模!”
“这史学功底真是没得说!”
“没有把司马光评为史圣,实在是我们史学界的一大遗憾呀!”
朱熹的儿媳妇白眼都快翻到天上去了,就司马光那人品,就司马光那学术态度还被评为史圣了,你可别糟蹋人家史圣这两个字了。
但朱熹的儿媳妇却更害怕博主这一次为了危言耸听,故意的说错一些数据。
她也在天幕中询问,人家说的是真的吗?
…………
(我去我去,你别说,你还真别说,人家发的这个我查到了,好像窦玉在注解《左传》的时候,是说小戎就是允姓!)
(博主,你这个怎么解释呢?)
(你不会也要学司马光一样开始乱编了吧!)
(你有本事就先说说这到底是真是假。你敢不敢呢?)
陈勇呵呵一笑,这才是最有意思的地方啊,我怎么不敢呢?
【不错,杜预是说过小戎是允姓!】
【原话你们也看到了,有人已经发出来了,我就不赘述了。】
【对于姓氏,戎狄的姓氏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这基本没有什么好质疑的。】
(我去我去,博主你也搞这一套吗?你这是要翻车了呀!)
(博主,你这个样子让我感觉到很陌生了。)
(其实我还是比较相信博主的,那就让子弹再飞一会吧。)
(飞个嘚啊飞啊,人家都清清楚楚的写的允姓,而且我还查了相关的论文,现代的学者也大部分相信小戎是允姓之戎。)
(真的假的?大吊哥这事是这样吗?)
(还真是这样的,支持小戎为允姓的占大部分主流观点。)
(看吧看吧,博主这次真翻车了!)
…………
天幕下很多人在弹冠相庆
都在期待着陈勇这一次的翻车
李纲,魏征,徐阶等人恨不得当场大摆宴席,来一个流水宴客。
李纲激动地对太子杨勇说:
“虽然姬姓在戎狄中的占比是比一般人想象的高,但也没有博主吹的那么厉害呀!”
“咱们对上古先贤还是应该要有足够的信任!”
太子杨勇一翻白眼,我信任个嘚啊信任!
就算他在戎人中占比了40%,那也很多了,好不好?
我杨勇只是比较耿直,我又不是傻子!
李纲见忽悠不动杨勇了,于是在天幕中继续声讨博主,一定要博主来给大家道歉!
…………
大周,
姜子牙却似笑非笑的看着召公毕公等人说:
“你们怎么不凑凑热闹呢?批判博主呀,狠狠的羞辱他,践踏他,戳穿他啊!”
“上啊!”
“他在冤枉你们啊,他在诽谤你们呀!毁谤知道不。”
“赶紧怼他啊!”
“撤掉他的遮羞布啊!”
召公毕公黑着脸一句话都不说。
姜子牙继续撺掇到,“人家都在你脸上吐痰了,都骑你脸上撒尿了,你竟然一句话都不说,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呢?”
召公毕公气的想打人,可是除了想打人外,他多余的一个字都不想说出来,因为说出来就是滔天大祸呀!
他可以骗得了天下人,但他骗不了姜子牙,大家谁不知道谁的根脚?
…………
弹幕中还在密密麻麻地刷屏批判博主这种混淆是非的行为,
但陈勇很淡定,非常淡定,现在你们闹得有多欢,等下你们被打脸的时候就有多凄惨。
等到见大家闹得差不多的时候,陈勇才发出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视频。
【你知道为什么《左传》的作者左丘明不说,小戎是允姓呢?】
【难道左丘明自己不知道吗?还要让你杜预来写注解?】
【因为左丘明知道,写小戎是允姓,这比小戎是姬姓更可怕!】
【为什么呢?】
【因为允姓其实就是姬姓的一大分支!】
【还记得当年说姜姓和戎狄的关系吗?】
【在殷商时代叫做姜羌同源!】
【所有的戎狄,什么古羌人,什么东夷南蛮,什么三苗啊,这些基本上在古代的认知中,他都是姜姓的后裔,姜姓可以说是戎狄的始祖。】
【而且,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的戎狄的共祖!所以被中原王朝认为是蛮夷的人,基本都是姜姓的子孙。】
【那你想一想,姜姓在古夏时期跑到戎狄那里发展势力去了,姜姓走后,没多久姬姓又去了。】
【姜姓都能混成戎狄祖师爷,那么姬姓混得再差,人家混不出个名堂来吗?】
【为什么他没有跟姜姓一样成为戎狄的二祖宗呢?】
【因为人家姬姓,成了戎狄的王族!】
【对,允姓其实就是姬姓!】
【他只不过是树大分枝,叶大分叉而已。】
【所以说,左丘明不敢写这个,他哪怕写小戎是姬姓,都比写小戎是允姓更给姬姓留面子。】
【因为写小戎是姬姓的话,最多就是给姬姓再添了20%的份额。】
【可要说写小戎是允姓,再探查一下允姓跟姬姓的渊源,那百分之七八十都打不住,那都要蹦到90%以上了!】
【这才是左丘明的春秋笔法,这才是为尊者讳。】
【这才是在那个以血脉论英雄的时代,那些贵族永远不会告诉底层老百姓的真相!】
【因为奴役他们,剥削他们,压迫他们,掠夺他们,一边说为了他们好,一边又疯狂的找人来弄死他们的人,】
【其实始终是一家人!】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使用平民史观的人,特别看不上使用英雄史观的人!】
【因为在英雄史观叙述的逻辑中,好像这些人有多伟大似的,但在平民史观来看,他们才是整个时代最大的悲哀的制造者,】
【他们是当时所有苦难的创造者。】
【而平民史观其实就是揭露了,在古代这种生产关系落后的情况下,这些所谓的圣贤,所谓的圣君,所谓的民仁君,所谓爱民如子的皇帝和君王们,其实是变着法的去剥削和压迫底层百姓。】
【他们用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不惜踩踏人类的下限也要手死死地握住手中的权柄!】
【为了权柄,他们可以放弃人伦,放弃道德,放弃律法,放弃尊严,甚至放弃血脉姓氏,也要得到贵族所应该持有的东西,那就是权柄!】
【因为这可是用来压迫底层的唯一的工具!】
.........
pS:
炸裂吧!
这才是深埋在历史长河中,很多人无法接触的真相。
允姓,是姬姓的一个分支。
姬姓,是戎狄的王族!
下一章,我给你们解释一下,姜姓和姬姓在戎狄中是怎么分配权力的。
觉得有意思的,来点数据啊,催更,免费的为爱发电,我会带给你们全新的视角,体现一下,何为古代真正的权谋!
《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亦舒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亦舒读书!
喜欢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