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中草药故事集

承道小写师

首页 >> 短篇中草药故事集 >> 短篇中草药故事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战皇重生似水青春重生红三代重来1992星河大帝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夏若雪全本免费阅读致青春时空千年恋绝世邪神(邪御天娇)邪性总裁【完结】
短篇中草药故事集 承道小写师 - 短篇中草药故事集全文阅读 - 短篇中草药故事集txt下载 - 短篇中草药故事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319章 百草堂之南烛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南烛子:乌饭树下的药缘与人心

暮春的青禾镇总裹着一层湿雾,石板路两侧的药铺幌子在风里轻晃,“百草堂”三个字的蓝布幌下,王宁正低头给镇民称药。他穿件浆洗得发白的月白长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的双手骨节分明,指腹沾着淡淡的药屑——那是常年抓药、碾药磨出的痕迹,连指甲缝里都嵌着点赭石色的药粉。

“王掌柜,您再给看看,这腰还是沉得像坠了石头。”柜台前的老李弓着背,鬓角的白发沾着汗,说话时得扶着柜台才站得稳。他身后跟着儿媳,手里攥着个布包,里面是济世堂开的药方,纸角都被捏得发皱。

王宁放下戥子,指尖搭在老李腕上,指腹贴着寸关尺三脉,目光凝在对方眼底。“李伯,您这脉细而弱,眼底还有些昏沉,怕是肝肾亏虚得厉害。”他收回手,又翻开老李的眼睑看了看,“之前孙掌柜给您开的是鹿茸、人参之类的温补药?”

老李连连点头:“是啊,说是补气血的,可吃了半个月,除了上火嘴里发苦,啥用没有。他还说我年纪大了,身子虚,得慢慢调,可这眼睛越来越看不清,连针脚都纫不上了。”

王宁拿起济世堂的药方扫了一眼,眉头微蹙:“孙掌柜这方子太燥,您本就肝肾不足,虚不受补,越补反而越耗津液。”他转身从药柜最上层抽出一本泛黄的《本草备要》,指尖在书页上滑动,停在“南烛子”那一页,“您这症状,得用南烛子入药才对症。这味药味甘酸,性平,归肝肾经,能益肾固精、强筋明目,正好治您的腰膝酸软和目暗不明。”

“那太好了!”老李儿媳刚要笑,就见王宁掀开身后的药柜抽屉,里面空空如也,只余下一点残留的黑色果渣。王宁叹了口气:“去年的南烛子冬天就用完了,今年雨水多,山下乌饭树的果子还没熟,青的发涩,药效不够。”

“那可咋整?”老李的脸瞬间垮了,扶着柜台的手都在抖,“总不能眼睁睁等着眼睛看不见吧?”

王宁刚要开口,里屋的门帘“哗啦”一声被掀开,王雪背着个粗布药篓跑了出来。她才十五六岁,梳着双丫髻,鬓边别着朵晒干的金银花,药篓里装着刚采的薄荷和蒲公英,裙角还沾着草屑。“哥,张阳师傅让我问你,上午晒的陈皮翻不翻?”见有客人,她又规矩地站到一边,好奇地打量着老李。

这时,院外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林婉儿提着个竹编食盒走进来。她穿件便于行动的短打,腰间系着黑色腰带,别着把小匕首,长发束成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王掌柜,张嫂让我把午饭送来,还说……”她话没说完,就见王宁脸色凝重,便把食盒放在桌上,“出什么事了?”

王宁把老李的病情和南烛子缺货的事说了,林婉儿立刻直起身:“深山里的乌饭树长得早,说不定果子已经熟了。我下午就进山,保准把南烛子采回来。”

“我也去!”王雪眼睛一亮,拽住林婉儿的袖子,“张阳师傅教我认过南烛树,说它叶子是薄革质的,边缘有细锯齿,果实熟了是紫黑色的,我正好去练练手。”

王宁有些犹豫,深山里蛇虫多,路又滑。张阳这时从后院走了出来,他戴着副圆框眼镜,长衫上别着个绣着药草的香囊,手里还拿着本药材图谱。“让她们去吧,婉儿身手好,小雪也该多认认活药材。”他从抽屉里拿出个布包,里面装着雄黄粉和解毒的草药,“进山前把雄黄粉撒在裤脚,遇到南烛树仔细看,别和其他野果弄混了。南烛子的果实是球形,表面有细柔毛,里面有小种子,可别采成了有毒的龙葵果。”

老李看着几人忙活,眼眶有些发热:“真是谢谢你们了,要是能治好我的病,我一定好好谢谢你们。”

王宁拍了拍他的肩:“李伯,您放心,我们一定把南烛子采回来。您先回去等着,等药配好,我让小雪给您送过去。”

午后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青禾镇外的山道上。林婉儿背着药篓走在前面,手里拿着根树枝拨开杂草,王雪跟在后面,时不时蹲下来看路边的植物,嘴里还念叨着:“这是杜鹃,不是南烛树……这个叶子太圆,也不对……”

两人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山路越来越陡,周围的树木也越来越密。林婉儿忽然停下脚步,指着前面一片灌木丛:“小雪,你看那边。”

王雪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灌木丛里长着几棵常绿灌木,叶片呈椭圆形,边缘有细密的锯齿,阳光下泛着深绿色的光泽。枝头挂着一串串球形的果实,紫黑色的,像一颗颗小珠子,表面还覆着层细柔毛。“是南烛树!果子真的熟了!”王雪兴奋地跑过去,刚要伸手摘,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伴随着刘二狗的大嗓门:“这南烛子可是孙掌柜要的,你们百草堂的人怎么敢来抢?”

林婉儿立刻挡在王雪身前,警惕地看着走来的刘二狗和郑钦文。刘二狗穿着件短褂,敞着怀,手里拿着个麻袋,郑钦文则跟在后面,贼眉鼠眼地打量着树上的南烛子。“这深山里的药材,谁先采到就是谁的,怎么成你们济世堂的了?”林婉儿冷冷地说,手悄悄按在了腰间的匕首上。

“嘿,你个丫头片子还挺横!”刘二狗撸起袖子,“孙掌柜说了,这南烛子只有济世堂能用,你们百草堂想抢生意,没门!”说着就要上前推林婉儿。

王雪吓得往后退了一步,却不小心踩在湿滑的草上,摔倒在地,手背被树枝划了道口子,渗出了血。林婉儿见状,立刻转身扶住她,又回头瞪着刘二狗:“别太过分!”

刘二狗见王雪受了伤,更得意了:“识相的就赶紧走,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

林婉儿把王雪护在身后,目光扫过周围的环境,忽然看到旁边有片带刺的灌木丛,心里有了主意。她故意往前迈了一步,引着刘二狗过来,趁他伸手的瞬间,猛地侧身,把他往灌木丛的方向一推。刘二狗没防备,摔了个四脚朝天,被刺扎得嗷嗷叫。

“快走!”林婉儿拉起王雪,迅速摘下枝头成熟的南烛子,装进药篓里,转身就往山下跑。郑钦文想去追,却被刘二狗拉住:“别追了,这丫头片子太厉害,先回去告诉孙掌柜!”

两人跑了一路,直到看不见刘二狗的身影,才停下来喘气。王雪看着手背上的伤口,却笑着说:“婉儿姐,你真厉害!而且我刚才认对了南烛树,没采错!”林婉儿拿出随身携带的草药,嚼碎了敷在她的伤口上:“下次小心点,安全最重要。咱们采到了南烛子,李伯的病有救了。”

夕阳西下时,两人终于回到了百草堂。王宁和张阳早已在门口等着,看到药篓里满满的紫黑色南烛子,都松了口气。张娜赶紧拿来清水,给王雪清洗伤口,又拿出干净的布条包扎好。

王宁拿起一颗南烛子,放在鼻尖闻了闻,又捏了捏:“熟得正好,药效足。张嫂,你今晚就把这些南烛子炮制出来,去除细柔毛,烘干备用,明天一早就给李伯配药。”

张娜点点头,接过药篓,转身进了炮制房。暮色渐浓,百草堂的灯亮了起来,映着窗纸上忙碌的身影,也映着药柜上那本翻开的《本草备要》,“南烛子”三个字在灯光下,仿佛有了温度。

天刚蒙蒙亮,百草堂的炮制房就飘出了淡淡的药香。张娜系着青布围裙,袖口挽得老高,露出一双常年与药材打交道的手——指节略显粗大,掌心带着磨出的薄茧,却格外灵巧。她面前的竹筛里,摊着昨夜从深山采回的南烛子,紫黑色的果实裹着细密的柔毛,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泽。

“炮制南烛子,最讲究‘净’与‘干’。”张娜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把细竹刷,轻轻拂过南烛子表面。竹刷的刷毛细软,既能扫去绒毛,又不会损伤果实。她动作娴熟,每刷过一遍,就把果实拨到另一个筛子里,筛掉落下的绒毛和杂质。“这绒毛若不除净,入药会影响口感,还可能刺激咽喉。”

王雪端着铜盆走进来,里面盛着温水,她凑到竹筛边,好奇地看着:“嫂子,我能试试吗?”张娜笑着把竹刷递给她:“轻点刷,顺着果实的纹路来,别把果皮弄破了,不然里面的汁水流失,药效就打折扣了。”

王雪小心翼翼地接过竹刷,学着张娜的样子刷起来。可刚刷了几下,就不小心把一颗南烛子戳破了,紫红色的汁水沾在竹刷上。她有些懊恼地皱起眉:“怎么这么难啊?”张娜拍了拍她的肩:“别急,我刚开始学的时候,一天要弄破好几颗呢。这炮制药材就像熬汤,得有耐心,火候、手法都差不得。”

一旁的张阳戴着圆框眼镜,手里拿着本药材炮制笔记,时不时在上面记录着什么。他看了会儿王雪的动作,开口道:“南烛子性平,炮制时不用像制附子那样复杂,但烘干的温度很关键。用文火慢慢烘,温度控制在五十度左右,烘到果实捏起来发硬,不粘手就行,要是温度太高,里面的有效成分就被破坏了。”

说话间,外面传来了敲门声,伴随着钱多多爽朗的声音:“王掌柜在吗?我送药材来了!”王宁从外屋迎出来,只见钱多多背着个大布包,穿件绸缎马褂,手里还提着个精致的木盒,脸上堆着笑:“王掌柜,您要的当归、枸杞都带来了,都是上好的干货,您过过目。”

两人刚把药材卸下来,钱多多就闻到了炮制房飘来的药香,他抽了抽鼻子,眼睛一亮:“这味儿……是南烛子吧?您这是在哪儿采到的?我这阵子正到处找呢。”王宁笑着把他领进炮制房,指了指竹筛里的南烛子:“昨天婉儿和小雪去深山采的,镇上李伯肝肾不足,得用这味药入药。”

“李伯?是不是那个总在镇口摆摊修鞋的老李?”钱多多问道,见王宁点头,他接着说,“巧了!我前阵子也是腰膝发酸,看东西模模糊糊的,晚上还总失眠。后来听老中医说,用南烛子泡水喝能缓解,我就试着喝了半个月,你猜怎么着?现在腰不酸了,看账本也不用凑那么近了!”

张娜停下手里的活,笑着说:“钱老板这情况,和李伯差不多,都是肝肾亏虚的缘故。南烛子益肾固精、强筋明目,正好对症。不过你脾胃好,直接泡水喝就行,李伯脾胃稍弱,得搭配些健脾的药材,不然怕是会有些腹胀。”

钱多多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就说怎么我家伙计喝了没效果,还总说肚子胀,原来是没辨证用药啊。还是你们百草堂专业,不像有些药铺,不管什么体质,都按一个方子抓药。”他话里意有所指,王宁却没接话,只是拿起一颗炮制好的南烛子,递给钱多多:“你尝尝,这是刚烘好的,还有点回甘。”

钱多多接过南烛子,放进嘴里嚼了嚼,点点头:“嗯,味道不错,比我之前买的那些强多了。王掌柜,您这儿要是有多的南烛子,能不能也卖我点?我想再喝阵子,巩固巩固。”王宁笑着说:“没问题,等把李伯的药配好,剩下的您尽管拿。”

正说着,王雪端着一碗刚煎好的药走出来,药碗里飘着淡淡的南烛子香气。“哥,药煎好了,我现在给李伯送过去吧?”王宁叮嘱道:“路上小心点,告诉李伯,这药一天喝两次,饭后温服,要是有什么不舒服,随时来告诉我。”

王雪点点头,背着药箱就往外走。钱多多看着她的背影,笑着对王宁说:“您这妹妹,年纪不大,倒是挺机灵的,以后肯定是个好药师。”王宁叹了口气:“还得多学学,昨天在山里,差点被济世堂的人欺负了。”他把刘二狗和郑钦文抢南烛子的事说了,钱多多脸色一变:“孙玉国也太过分了!为了生意,连病人的死活都不管了?”

王宁摇摇头:“医者仁心,他要是能明白这个道理,也不会落到现在这个地步。”正说着,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喧哗,伴随着刘二狗的大嗓门:“大家快来看啊!百草堂用南烛子害人了!有人喝了他们的药,上吐下泻的!”

王宁和钱多多对视一眼,都皱起了眉。张阳推了推眼镜,沉声道:“不好,怕是孙玉国要搞事了。”几人立刻往外走,只见刘二狗站在百草堂门口,手里拿着个破碗,正对着围观的镇民嚷嚷:“我二姨家的表妹,昨天喝了百草堂的南烛子药,今天就又拉又吐,这南烛子根本就是毒药!”

围观的镇民议论纷纷,有几个脾胃弱的镇民,更是面露担忧,往后退了几步。王宁走上前,平静地说:“刘二狗,你说有人喝了我们的药不舒服,人呢?让她出来,我给她看看。”刘二狗眼神闪烁,支支吾吾地说:“她……她身子不舒服,来不了!反正就是你们的药有问题,南烛子性凉,脾胃弱的人喝了肯定会腹泻!”

“你胡说!”张阳走出来,手里拿着《本草备要》,翻开其中一页,递给围观的镇民看,“大家看,这上面写得清清楚楚,南烛子味甘、酸,性平,归肝、肾经,根本不是性凉!而且我们用药都是辨证施治,脾胃弱的人,会搭配茯苓、白术等健脾药材,怎么可能让人腹泻?”

围观的镇民接过书,互相传看,议论声渐渐小了。这时,钱多多站出来,大声说:“我这段时间一直在喝南烛子泡水,你们看我,身体好得很,一点事都没有!而且我之前视力模糊,现在都好多了,这南烛子明明是好药!”

刘二狗见众人不信,还想狡辩,却见人群里走出一个妇人,指着他骂道:“刘二狗,你别胡说八道!你二姨家根本就没有表妹,你就是想骗大家!”原来这妇人是刘二狗的邻居,知道他在撒谎。

刘二狗见状,脸涨得通红,再也说不出话来,转身就想跑。王宁叫住他:“刘二狗,以后别再造谣了。医者治病救人,不是用来你们争名夺利的工具!”刘二狗不敢回头,狼狈地跑了。

围观的镇民见状,都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纷纷指责孙玉国不地道。王宁看着大家,诚恳地说:“谢谢大家信任。以后大家要是有什么不舒服,尽管来百草堂,我们一定尽心尽力为大家诊治,绝不会像济世堂那样,拿大家的健康当儿戏。”

人群渐渐散去,钱多多拍了拍王宁的肩:“王掌柜,你放心,以后我不仅给你送药材,还帮你宣传宣传,让大家都知道百草堂的好!”王宁笑着道谢,心里却明白,孙玉国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以后的日子,怕是还有得折腾。

回到炮制房,张娜已经把剩下的南烛子都炮制好了,装在一个陶罐里。王宁看着陶罐里的南烛子,若有所思地说:“看来,我们得尽快找到稳定的南烛子货源,不然总被孙玉国掐着脖子,不是办法。”张阳点点头:“我明天去周边的山村问问,看看有没有药农采了南烛子,咱们可以收购过来。”

夜色渐深,百草堂的灯依旧亮着。王宁坐在桌前,翻看着《本草备要》,书页上“南烛子”三个字,仿佛在提醒他,作为医者,不仅要会用药,还要守住本心,才能在这复杂的世道理,为百姓撑起一片健康的天。

夜色漫进百草堂时,王宁还在灯下整理药材账簿。案头的青瓷碗里,泡着几颗南烛子,茶汤泛着浅紫色,氤氲的热气里飘着淡淡的果香。张娜端着一碗刚熬好的莲子羹走进来,把碗放在他手边:“别熬太晚了,今天应付刘二狗那事,已经够累的了。”

王宁放下笔,揉了揉眉心,拿起青瓷碗抿了口南烛子茶:“我在想,孙玉国这次没占到便宜,下次指不定会耍什么新花样。咱们现在的南烛子只够给李伯配半个月的药,要是找不到稳定货源,后续麻烦还多。”他看向窗外,月光下的青石板路空无一人,只有济世堂的幌子在风里晃得人心烦。

这时,院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林婉儿提着个油纸包走进来,脸上带着些疲惫,却难掩眼底的光亮:“王掌柜,我今天去后山打听南烛子的时候,遇到了以前一起采药的陈阿婆,她给了我这个。”她把油纸包递过去,里面是几张泛黄的纸,上面画着密密麻麻的草药图谱,标注着“乌饭树分布区”。

“陈阿婆?是不是住在云雾村的那位老药农?”王宁眼睛一亮。他早年学医时,曾跟着陈阿婆采过药,知道她对深山里的草药分布了如指掌。林婉儿点头:“就是她!她说云雾村后山有片老乌饭林,果子长得又大又好,只是山路难走,很少有人去采。她还说,要是咱们想去,她可以带路。”

张阳这时也从里屋出来,手里拿着刚抄好的药方:“云雾村我去过,那里的土壤是酸性的,正好适合乌饭树生长。只是现在入夏,山里容易下暴雨,路滑不说,还可能遇到山洪。”他指着图谱上的一处标记,“这里有座独木桥,去年我去的时候就有些松动,现在怕是更危险了。”

王雪抱着药篓从炮制房出来,听到几人的对话,立刻凑过来:“我也去!上次进山我认对了南烛树,这次肯定能帮上忙!”她晃了晃手腕上的银镯子,那是陈阿婆早年送她的,说是能驱蛇虫。王宁看着妹妹期待的眼神,又看了看林婉儿和张阳,最终点了点头:“那咱们后天一早就出发,婉儿准备好雄黄粉和绳索,张阳带上急救药材,小雪……你把陈阿婆送的图谱背熟,别到时候迷路。”

第二天天刚亮,四人就背着药篓出发了。山路比想象中更难走,刚走了半个时辰,就下起了小雨,石板路变得湿滑。林婉儿走在最前面,用树枝拨开路边的杂草,时不时回头叮嘱:“大家小心点,前面有段陡坡,抓着旁边的藤蔓走。”

王雪跟在后面,手里拿着图谱对照着周围的景物:“哥,你看!图谱上画的那棵老樟树,咱们到了!再往前走,就是陈阿婆说的乌饭林了!”她兴奋地往前跑,却没注意脚下的石子,差点摔倒。张阳眼疾手快,一把拉住她:“慢点,这雨要是下大了,咱们就得找地方避雨。”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雷声,雨势瞬间变大。林婉儿抬头看了看天色,指着前面的一处山洞:“快,咱们去山洞里躲躲雨!”四人快步跑到山洞里,刚站稳,就听见洞外传来“轰隆”一声,远处的山坡上滚下几块碎石。

“好险!”王雪拍了拍胸口,从药篓里拿出干粮分给大家。张阳则拿出罗盘,对照着图谱:“现在雨太大,咱们只能等雨停了再走。你们看,这山洞里有烟熏的痕迹,以前应该有人来过。”他指着洞壁上的刻痕,“这是药农用来标记方向的,看来咱们没走偏。”

雨下了约莫一个时辰才停。四人走出山洞,只见山间弥漫着雾气,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林婉儿深吸了一口气:“这雾气里有瘴气,大家把口鼻捂好,别吸太多。”她从怀里掏出个香囊,里面装着艾草和薄荷,递给每人一个。

又走了半个时辰,终于看到了那片乌饭林。只见茂密的灌木丛中,一棵棵乌饭树挺拔而立,枝头挂满了紫黑色的果实,风一吹,果实轻轻晃动,像一串串黑珍珠。陈阿婆早已在林边等候,她穿着件蓝布衫,头上裹着方巾,手里拿着个竹篮:“你们可算来了!这几天没下雨,果子正好成熟,再晚几天就要落了。”

“阿婆!”王雪跑过去,拉住陈阿婆的手,“好久不见,您身体还好吗?”陈阿婆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好着呢!每天上山采采药,身子硬朗得很。你们快采吧,这果子摘下来要尽快烘干,不然容易坏。”

四人立刻动手采摘。王宁一边采,一边观察着果实的品相:“这果子比咱们上次采的大多了,药效肯定更好。张阳,你尝尝,看看味道怎么样。”张阳摘下一颗,放进嘴里嚼了嚼:“味甘酸,果肉饱满,比市面上卖的好多了。”

林婉儿和陈阿婆则负责把采好的南烛子装进竹篮里,时不时叮嘱大家别把树枝折断:“这老乌饭树长了几十年,要是折了枝,明年就少结果了。”陈阿婆看着满篮的果实,叹了口气:“以前村里的年轻人都愿意来采,现在都去城里打工了,这么好的果子,都烂在山里了。”

王宁听了,心里一动:“阿婆,您看这样行不行?以后咱们百草堂定期来收购村里的南烛子,给大家一个公道的价钱,既不让果子浪费,也能给村里添点收入。”陈阿婆眼睛一亮:“那太好了!我这就去告诉村里的人,让大家都来采!”

夕阳西下时,四人背着满满的药篓,跟着陈阿婆回了云雾村。村民们听说百草堂要收购南烛子,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着收购的时间和价钱。王宁耐心地一一解答,还承诺会教大家怎么辨别成熟的南烛子,怎么保存果实。

晚上,村民们杀了鸡,煮了粥,热情地招待四人。陈阿婆坐在火塘边,给大家讲着乌饭树的传说:“以前啊,村里的老人都说,乌饭树是神仙种下的,吃了它的果子,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后来有个老中医路过,说这果子就是南烛子,能治好多病。”

王雪托着下巴,听得入迷:“阿婆,那您知道南烛子除了益肾明目,还有其他功效吗?”陈阿婆想了想:“以前村里有个妇人,总睡不着觉,吃了好多药都没用。后来她每天用南烛子泡水喝,慢慢就好了。是不是就是你们说的‘养血安神’啊?”

张阳点点头:“没错!南烛子归肝肾经,既能补肝肾,又能养血,确实能缓解血虚引起的失眠。阿婆,您懂得可真多!”陈阿婆笑了:“都是老辈人传下来的,哪有你们读书人懂得多。”

夜深了,村民们都睡了。王宁站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星星,心里踏实了不少。有了云雾村的南烛子货源,以后就不用再担心孙玉国掐断药源了。只是他心里隐隐觉得,孙玉国不会就这么算了,回到青禾镇,怕是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清晨的青禾镇还浸在薄雾里,百草堂的门刚推开,就见几个镇民神色慌张地涌进来。为首的是住在镇东头的赵大娘,她一手捂着肚子,一手拉着孙子,脸色发白:“王掌柜,您快救救我孙子!他昨天吃了你们百草堂的南烛子,今天就上吐下泻,还发着烧!”

王宁心里一紧,连忙让赵大娘把孩子抱到里屋的诊床上。孩子约莫五六岁,小脸通红,嘴唇干裂,闭着眼睛哼哼唧唧。他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额头,滚烫滚烫的,又搭住孩子的手腕诊脉,眉头渐渐皱起——这脉象浮数,是外感湿热的症状,和南烛子药性毫无关系。

“赵大娘,您确定孩子昨天吃的是我们百草堂的南烛子?”王宁一边拿出体温计给孩子量体温,一边问道。赵大娘急得直掉眼泪:“怎么不确定!昨天我去济世堂抓药,孙掌柜说你们百草堂的南烛子好,让我去你们这儿买。我买了些给孩子泡水喝,晚上孩子就开始不舒服了!”

王雪正在整理药柜,听到这话立刻走过来:“赵大娘,昨天您来买南烛子的时候,我特意跟您说,孩子年纪小,脾胃弱,一次只能喝小半杯,您是不是给孩子多喝了?”赵大娘愣了愣,支支吾吾地说:“我……我看孩子喜欢喝,就多给了他两杯……”

这时,孙玉国带着刘二狗和郑钦文走进来,脸上堆着假笑:“王掌柜,听说赵大娘的孙子吃了你们的南烛子出了事?我早就说过,南烛子性凉,不适合孩子吃,您怎么还卖给人家呢?”他转头对着围观的镇民嚷嚷,“大家快来看啊!百草堂为了赚钱,连孩子都不顾了!”

刘二狗和郑钦文也跟着起哄,镇民们议论纷纷,看向王宁的眼神里充满了怀疑。张阳推了推眼镜,站出来说道:“孙掌柜,说话要讲证据。南烛子性平,并非性凉,而且我们卖给赵大娘的时候,反复叮嘱过用量。孩子生病,未必就是南烛子的问题,说不定是吃了别的东西。”

“哼,证据?”孙玉国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里面装着几颗南烛子,“这就是赵大娘从你们这儿买的南烛子,我已经让城里的大夫看过了,这里面掺了泻药!”他把纸包递给围观的镇民,“大家看看,这南烛子颜色发黑,明显是被处理过的!”

王宁拿过纸包,仔细看了看里面的南烛子——这些南烛子虽然也是紫黑色,但表面没有天然的细柔毛,而且闻起来有股淡淡的苦涩味,和他们炮制的南烛子完全不同。“这不是我们百草堂的南烛子!”他指着纸包里的南烛子,“我们炮制的南烛子,会保留部分天然绒毛,而且烘干后有回甘,绝不会有苦涩味。孙掌柜,你这是在栽赃陷害!”

孙玉国冷笑一声:“谁能证明这不是你们的?赵大娘明明说是从你们这儿买的!”赵大娘也急了:“我就是从你们这儿买的!当时还是这个小姑娘给我拿的药!”她指着王雪,眼里满是指责。

王雪委屈地红了眼眶:“赵大娘,我给您拿的南烛子,都是我们自己炮制的,您看——”她从药柜里拿出一罐南烛子,“这才是我们的南烛子,您对比一下,和您手里的根本不一样!”她把两罐南烛子放在一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颜色、质感都相差甚远。

可孙玉国却不依不饶:“谁知道你们是不是换了药材!今天要是不给赵大娘一个说法,我就去官府告你们!”围观的镇民里,有人开始附和孙玉国,要求王宁给个解释。

就在这时,钱多多背着药材包匆匆赶来,看到里面的情形,立刻问道:“怎么了这是?吵吵嚷嚷的。”王宁把事情的经过简单说了一遍,钱多多立刻瞪着孙玉国:“孙掌柜,你可别太过分!上次你让刘二狗造谣,这次又栽赃陷害,你以为大家都是傻子吗?”

他转头对着围观的镇民说:“大家还记得吗?前几天我在百草堂买过南烛子,现在还在我店里呢!我这就去拿,让大家看看,百草堂的南烛子到底是什么样的!”说完,他转身就往自己的药材铺跑。

不一会儿,钱多多拿着一个纸包回来,里面装着他从百草堂买的南烛子。他把纸包打开,递给镇民们:“大家看看,这才是百草堂的南烛子,有绒毛,有回甘,和孙掌柜手里的根本不一样!而且我喝了这么久,一点事都没有,怎么可能掺泻药?”

镇民们拿着两包南烛子对比,议论声渐渐变了方向。赵大娘也有些犹豫了,她仔细看了看钱多多手里的南烛子,又看了看孙玉国手里的,小声说:“好像……真的不一样……”

孙玉国见状,脸色一变,还想狡辩,却见林婉儿从外面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布包:“孙掌柜,别再装了。我刚才去了济世堂的后院,在垃圾堆里找到了这个。”她把布包打开,里面是一些黑色的粉末和几张写着“巴豆粉”的纸,“这巴豆粉,就是你用来掺在假南烛子里的泻药吧?而且我还问了济世堂的伙计,他说昨天看到你和刘二狗偷偷摸摸地处理南烛子!”

刘二狗听到这话,吓得腿一软,差点摔倒。孙玉国脸色铁青,指着林婉儿:“你……你胡说!”可他的声音越来越小,眼神也不敢再看围观的镇民。

这时,赵大娘的孙子忽然醒了,拉着赵大娘的手说:“奶奶,我饿……我想吃昨天的甜糕……”赵大娘一愣:“甜糕?你昨天不是说肚子疼,没吃吗?”孩子摇摇头:“我吃了三块,还喝了凉水……”

真相瞬间大白,镇民们都明白了,孩子是因为吃多了甜糕,又喝了凉水,才导致的上吐下泻,和南烛子一点关系都没有。大家纷纷指责孙玉国栽赃陷害,连赵大娘也红着脸,向王宁道歉:“王掌柜,对不起,是我误会你了,还差点让你受了冤枉。”

孙玉国见大势已去,想偷偷溜走,却被镇民们拦住。“孙掌柜,你必须给王掌柜道歉!”“就是!你这样的人,根本不配当大夫!”孙玉国在众人的指责声中,狼狈地低下了头,小声说了句“对不起”,然后拉着刘二狗和郑钦文,灰溜溜地跑回了济世堂。

风波过后,钱多多拍了拍王宁的肩:“王掌柜,你放心,以后谁要是再敢找百草堂的麻烦,我第一个不答应!”王宁笑着道谢,心里却明白,经过这件事,孙玉国在青禾镇的名声彻底臭了,而百草堂,也赢得了更多镇民的信任。

夕阳西下,百草堂的灯又亮了起来。王雪正在给孩子熬药,张阳在整理药材,林婉儿在擦拭柜台,王宁则坐在桌前,看着窗外渐渐安静的青石板路,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他知道,只要守住医者的本心,用心对待每一位患者,百草堂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秋分这天,青禾镇格外热闹。百草堂门前挂起了红灯笼,镇民们提着篮子往来穿梭,里面装着刚采的草药和自家种的瓜果——今天是王宁约定的“南烛子义诊日”,不仅要给镇民免费诊脉,还要教大家用南烛子搭配食材调理身体。

王雪穿着新做的月白长衫,鬓边依旧别着金银花,正忙着给镇民分发南烛子干。她手腕上的银镯子晃来晃去,那是陈阿婆早年送的,如今磨得发亮。“李伯,您这南烛子记得和枸杞一起泡水,每天喝一杯,腰就不沉了。”她笑着把纸包递给老李,如今老李的须发虽没全黑,但眼神亮堂,走路也不用扶着腰了。

不远处,张娜正带着几个妇人在院里炮制南烛子。竹筛里的果实紫黑油亮,她手把手教大家用细竹刷除绒毛:“这绒毛得刷干净,不然泡在茶里卡喉咙。烘的时候要用文火,烘到捏着硬实不粘手,药效才最好。”妇人们学得认真,时不时有人问:“张嫂子,这南烛子能不能和糯米一起蒸饭啊?”张娜笑着点头:“当然能,乌饭就是用它染的,又香又补身子。”

院门外忽然传来马蹄声,钱多多带着两个伙计,拉着满满一车药材赶来。他穿得比往常整齐,绸缎马褂上沾了些尘土,却难掩笑意:“王掌柜,云雾村的南烛子我拉来了!陈阿婆说,今年的果子长得特别好,特意多留了一半给咱们。”

王宁迎上去,掀开帆布,只见竹筐里的南烛子颗颗饱满。他想起上次去云雾村,陈阿婆领着村民在乌饭林里采摘的场景,那时还担心山路难走,如今钱多多已经和村里订了长期收购的规矩,药农们不用再担心果子烂在山里,百草堂也有了稳定货源。“辛苦你了,钱兄。”王宁递过一杯南烛子茶,“尝尝今年的新茶,比去年的更甜。”

正说着,林婉儿带着个陌生男子走进来。男子穿着粗布短褂,背着药篓,手里拿着张泛黄的纸:“王掌柜,我是陈阿婆的孙子阿明。阿婆说您要找《乌饭树栽培法》,这是她年轻时记的笔记,让我给您送来。”

王宁接过笔记,翻开一看,里面不仅画着乌饭树的种植方法,还记着南烛子的各种用法——和当归配着治血虚,和杜仲搭着强筋骨,甚至还有用南烛子泡酒的方子。他忽然想起第一次进山采南烛子,张阳叮嘱的“认叶辨果”,想起王雪手背的伤口,这些过往的片段,如今都成了珍贵的印记。

“阿明,替我谢谢陈阿婆。”王宁把笔记小心收好,“等过几天,我再去云雾村,咱们一起把乌饭林打理得更好,让更多人知道南烛子的好处。”

这时,镇民们忽然安静下来,朝着街口的方向望去。只见孙玉国提着个布包,慢慢走了过来。他比之前瘦了不少,长衫也洗得发白,身后没有跟着刘二狗和郑钦文——听说济世堂关了门,刘二狗去了城里,郑钦文回了乡下。

孙玉国站在百草堂门口,犹豫了半天,才走上前:“王掌柜,我……我是来道歉的。”他把布包递过去,里面是一本《本草纲目》,“这是我爹留下的书,以前我总想着赚钱,把他的话忘了。现在我才明白,医者眼里,该有的是病人,不是银子。”

王宁接过书,书页里夹着张老照片,上面是年轻时的孙玉国和他父亲,背景正是青禾镇的药市。“孙兄,过去的事就别提了。”王宁把书还给他,“要是你愿意,以后常来百草堂坐坐,咱们一起研究药材,为镇民做点实事。”

孙玉国眼眶一红,点了点头,转身慢慢走了。镇民们看着他的背影,没有议论,只有沉默——或许在青禾镇,药香比怨恨更能打动人。

夕阳西下时,义诊结束了。王宁和张阳坐在院里,喝着南烛子茶,看着孩子们在乌饭树下玩耍。那棵乌饭树是去年栽的,如今已经开了细碎的白花,再过几个月,就能结出紫黑色的果子。

“你说,以后青禾镇的孩子,会不会都知道南烛子能明目?”张阳推了推眼镜,笑着问道。王宁点点头:“会的。只要咱们守住初心,把药香传下去,总有一天,大家都会知道,每一味药材里,都藏着医者的仁心。”

晚风拂过,乌饭树的叶子沙沙作响,混着院里的药香,飘向青禾镇的每一条小巷。王雪和林婉儿在收拾药篓,张娜在厨房里煮着乌饭,钱多多和阿明在讨论明年的药材收购计划——这平凡的日常,却比任何故事都温暖。

或许,南烛子从来都不是什么珍稀药材,它只是青禾镇的一段药缘,藏着人心的善恶,也藏着医者的坚守。而这份坚守,会像乌饭树一样,在时光里扎根,在药香里绵延,一代又一代,传到更远的地方。

《短篇中草药故事集》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亦舒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亦舒读书!

喜欢短篇中草药故事集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短篇中草药故事集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拒绝我后,妃英理后悔了武动九天都市无上仙医山村里那点破事大宋盛世代号修罗最新章节我西虹市首富要开学了古穿今之甜妻网游之王者归来从镖局开始修真天君穿越八零:恶毒女配攻略最强军官宠兽之主神级护卫疯狂进化尊上重生似水青春无限制神话开局躺平,截胡五星女帝老婆道友,买把加特林吗?
经典收藏重生之王爷嫁到夏梦余辉【逆袭回归迎娶青梅】炒股:一万开局,一年赚了一个亿星际法师行近身兵王锦衣卫的自我修养软萌甜心:首席恶魔来solo特战狂枭重生宠妃:帝王情深几许猎户家的懒丫头谁说我死了,我身怀仙帝修为归来盛宠毒后:鬼王,来硬的!卿羽无殇霍总,你媳妇又闹离婚了金榜降世开局百倍修炼速度我的神女姐姐很靠谱,要啥给啥一天能跑几单?要看今天的投诉量一品靖王妃大佬每天都想官宣拥有白银超人实力的我化身祖国人
最近更新改嫁绝嗣大佬后,假死丈夫悔断肠黑月光她专克病娇抢鬼子的武器虐鬼子这明星很抠?捐百座小学曝光,全网泪目救命!咸鱼闯进宅斗剧本!无人区:开局肉身点满古代末世生存日常摄政王的掌心娇年代美人娇又媚,勾的糙汉心尖颤无限:语文之旅踏出SSS女子监狱,我医武双绝带着超市回古代万界大佬都是我徒弟开局顶替流量巨星,全网火爆流放前搬空京城,真千金带飞全家深情失控,他服软低哄别离婚小人参三岁半,警局破案当团宠重生后,黑莲花权臣宠妻杀疯了绑定预知梦,我靠演戏救偏执对头弹幕剧透,婉拒男模抱紧老公大腿
短篇中草药故事集 承道小写师 - 短篇中草药故事集txt下载 - 短篇中草药故事集最新章节 - 短篇中草药故事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