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轨号的舷窗上还沾着辐射摇篮的紫色星尘,感应水晶突然泛起温暖的琥珀色,像浸在蜜里的阳光。屏幕上跳出一行坐标,标注着“感恩之域”——这是光枢星数据库里仅用一句话描述的神秘区域:“此地万物皆怀感恩,连风都带着谢意。”
“听起来像个童话。”小张托着下巴,指尖在控制台上敲出星图投影,“距离我们现在的位置,刚好穿过三个星门,能量储备足够。”
林夏看着水晶里流动的琥珀光,指尖轻轻划过,“感恩”两个字在她掌心化作细碎的光点,“宇宙里真的有这样的地方?”
李强调出补充资料,眉头微扬:“三百年前有艘勘探船偶然闯入,船员日志里写着‘在这里,连石头都会对你点头’,但具体坐标后来因数据损坏丢失了。没想到感应水晶能定位到。”
共生兽突然蹭了蹭林夏的手腕,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呼噜声——它体内的能量波正与感应水晶的频率共振,像是在确认某种召唤。
星轨号穿过最后一道星门时,整个飞船突然被一层柔软的光晕包裹,不是防护盾的冷光,而是像裹在晒过太阳的棉被里,连金属内壁都透着暖意。舷窗外的景象让所有人屏住了呼吸:
成片的“感恩花”沿着丘陵铺展开,花瓣是渐变的金粉色,每片花瓣顶端都托着一颗露珠,阳光穿过露珠,在空气中折射出“谢谢”的字样——不是文字,而是一种直接钻进意识里的感念。远处的河流哗啦啦地淌着,水流撞在石头上,溅起的水花竟化作无数细小的光粒,在空中拼出转瞬即逝的“感激”意念。
“这……这是意念具象化?”小张瞪大了眼睛,看着一只路过的飞鸟扑棱着翅膀,翅膀扇动的气流里竟飘来一句清晰的“谢谢阳光”。
林夏推开门,脚刚踏上地面,脚下的青草就轻轻弯了弯腰,一股“谢谢你踩在我身上”的温暖意念顺着脚踝往上爬。她愣了愣,下意识地抬了抬脚,却听见青草传来“没关系呀,能托着你很开心”的回应。
“真的有回应!”李强跟下来,伸手碰了碰旁边的树干,树皮立刻浮现出细密的纹路,像在微笑,“它说‘谢谢你愿意靠近我’。”
共生兽跑到一片花丛里,打滚蹭着花瓣,很快被金粉色的花瓣埋成个小毛球。那些花纷纷往它身上凑,传来“谢谢你喜欢我们”“你的毛好软呀”的善意,小家伙舒服得直蹬腿。
往前走了没几步,林夏发现这里的“感恩”并非抽象的情绪,而是实实在在的能量流动。路边一块半埋的石头,在她弯腰观察时,突然轻轻晃了晃,滚出一颗圆润的晶石,传递来“谢谢你注意到我”的意念,晶石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落在她手心里微微发烫。
“这是‘感恩晶’。”李强捡起另一块从土里冒出来的晶石,掂了掂,“勘探船日志里提过,这里的万物会把谢意凝结成晶石,送给它们觉得值得感谢的对象。”
顺着蜿蜒的小路往前走,前方出现一片村落。奇怪的是,这里的房子不是砖石砌的,而是用藤蔓和发光的木材编织而成,屋顶爬满了会发光的“谢恩藤”,每片叶子上都闪烁着细碎的光点。村口的老槐树下,坐着几位裹着麻布长袍的老人,见到他们,脸上立刻绽开皱纹堆叠的笑容。
“远方的客人,欢迎呀。”最年长的老人拄着根虬结的木杖站起来,杖头雕着朵感恩花,“感应到你们身上带着‘平衡’的气息,就知道是值得等的人。”
林夏注意到老人的木杖每点一下地面,脚下就长出一朵小花,花心里浮着“感恩”的意念。“您知道我们会来?”
“这里的风会传消息呀。”老人笑着指了指天空,“风说,有群带着转化智慧的人正在靠近,他们让辐射变成能量,让冲突变成理解,这样的人,该收到我们的谢意。”
跟着老人走进村落,林夏发现这里的每个细节都透着“感恩”的逻辑。孩子们在田埂上追逐,手里举着用感恩花编的花环,见到陌生人,就把花环往他们头上戴,传递来“谢谢你来让我们有机会分享快乐”的纯真意念;主妇们在溪边捣衣,木槌敲在石头上,水花溅起的不是水珠,而是“谢谢溪水滋养衣物”的光粒;连村口的石磨,转动时都会发出“谢谢推磨人”的轻响。
“我们是‘念族’,”老人坐在自家屋檐下,给他们倒上用感恩花泡的茶,茶水入喉,一股暖流顺着喉咙往下淌,心里那些潜藏的疲惫和焦虑,像被温水化开的糖块,渐渐消失了,“三百年前,这里其实是片荒芜的戈壁,我们的祖先逃难到这里,快饿死的时候,是这土地突然长出能吃的果子,快渴死的时候,石头缝里冒出了泉水。”
老人的指尖划过茶杯边缘,杯壁上浮现出模糊的影像:一群衣衫褴褛的人跪在地上,对着土地磕头,泪水落在干裂的地面上,竟让土地泛起了绿意。“祖先说,是他们心里的谢意打动了这片土地。从那以后,我们就学着感恩——感谢阳光不灼人,感谢雨水不泛滥,感谢石头让路,感谢风带来种子。没想到日子久了,这片土地真的有了回应,万物都跟着生出了感恩的心意。”
李强捧着茶杯,看着杯底沉淀的光斑——那是“谢谢你品尝”的意念。“所以这里的万物会传递谢意,是因为你们的意念影响了它们?”
“是相互的呀。”老人笑起来,眼角的皱纹里都藏着光,“我们感谢土地,土地就长更多粮食;我们感谢溪水,溪水就流得更清澈;我们感谢路过的飞鸟,飞鸟就带来更多种子。你对它好,它就对你好,这不就是最实在的感恩吗?”
林夏走到屋后的菜园,发现每颗蔬菜上都挂着小小的露珠,露珠里映着“谢谢你浇水”的字样。她试着给一株快要蔫了的生菜浇了点水,刚直起身,就感觉那株生菜轻轻晃了晃叶子,传递来“谢谢你救了我”的雀跃,叶片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舒展起来。
“看,它在谢你呢。”老人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在这里,所有善意都会被看见,所有付出都会被回应。我们念族的人,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对着窗外说‘谢谢醒来’,晚上睡前说‘谢谢今天’,日子久了,连做梦都会收到月光的‘晚安谢’。”
小张在村里转了一圈,手里已经攒了半袋感恩晶——帮孩子摘了卡在树上的风筝,孩子塞给他一颗;帮主妇抬了桶水,木桶递来“谢谢帮忙”的暖意,顺便滚出颗晶石;甚至只是对着晒太阳的猫笑了笑,猫都用尾巴扫了扫他的裤腿,传来“谢谢你的笑容”的慵懒意念。
“太神奇了,”他捧着晶石,眼睛亮晶晶的,“在这里,连付出都是种享受。”
李强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看着树干上刻满的名字——每个名字旁边都有一行小字,记录着“某年某月,此人帮我们修了屋顶”“此人带来了新种子”。最古老的名字已经模糊,却依然能感受到穿越时光的谢意。“你们会把帮助过这里的人都记下来?”
“记下来,就不会忘。”老人摸着那些名字,语气里满是郑重,“忘了别人的好,就像忘了自己的根。你看这棵树,每年春天都会在这些名字周围开出特别艳的花,算是替我们再道一次谢。”
林夏走到花田边,共生兽正和几只蝴蝶玩得欢,那些蝴蝶停在它的绒毛上,翅膀扇出“谢谢你陪我们玩”的光点。她蹲下身,看着感恩花在风中轻轻摇曳,突然明白过来——这里的“感恩”不是刻意的仪式,而是融入骨子里的生存方式。念族人不把得到的当成理所当然,也不吝啬表达感谢,于是善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连土地、草木、流水都被这种能量感染,变成了会回应的伙伴。
傍晚时分,念族人邀请他们参加篝火晚会。火堆点燃时,火焰没有往上窜,反而温柔地舔着木柴,传来“谢谢你给我燃烧的机会”的暖意。老人们弹着用感恩木做的琴,琴声里飘着“谢谢有听众”的旋律;孩子们围着篝火跳舞,脚下的地面长出一圈圈花环,传递着“谢谢此刻的热闹”。
林夏接过老人递来的感恩酒,酒液里浮着“谢谢相聚”的光粒。她喝了一小口,感觉一股暖流从心底涌出来,那些曾经觉得艰难的时刻——在辐射摇篮的紧张、在光枢星的迷茫、在星轨混乱时的焦虑,都被这股暖意轻轻抚平了。
“其实啊,”老人坐在她身边,看着跳动的火焰,“感恩不是非得遇到大事才说的,平常日子里,谢谢一蔬一饭,谢谢一呼一吸,心就会慢慢变软,日子也会跟着甜起来。”
李强和小张举着酒杯走过来,杯沿碰撞时,传来“谢谢并肩”的清脆意念。共生兽趴在林夏腿上,打了个带着“谢谢温暖”的哈欠,尾巴尖还沾着片感恩花的花瓣。
星轨号停在村口,船身已经被感恩藤轻轻缠绕,藤叶上闪烁着“谢谢停留”的微光。林夏看着这片被感恩浸润的土地,突然想把这里的故事带回光枢星——或许宇宙的平衡,不只是能量的转化,更是心意的流转。当每个生命都懂得感谢所拥有的,珍惜所遇到的,善意就会像这里的感恩花一样,开满每个角落。
离开时,念族人送了他们一袋感恩花的种子,老人说:“把它们种在需要的地方,只要心里有谢意,种子就会发芽。”
星轨号缓缓升空,林夏回头望去,整个感恩之域在暮色中泛着暖融融的光,连风穿过船身的声音,都带着一句清晰的“谢谢光临,欢迎再来”。她握紧手里的种子,感觉心里某个角落被悄悄填满了——原来最强大的能量,不是对抗,不是转化,而是这份能看见平凡善意、懂得说“谢谢”的柔软。
日志里,小张写下:“在这里才明白,感恩不是道德要求,是让自己活得更舒服的方式。你对世界笑,世界就对你笑,原来宇宙的反馈,一直都这么直接。”
林夏在旁边补了一句:“或许平衡的终极形态,就是彼此感恩,互为馈赠。”
星轨号的航向直指下一片未知星域,只是这次,每个人的心里都揣着一颗感恩的种子,像揣着一小团永不熄灭的暖光。
《因果树》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亦舒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亦舒读书!
喜欢因果树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因果树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