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光头李三

首页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甲午之华夏新史官场特种兵混在东汉末皇陵守墓人神魂至尊北明不南渡三国之巅峰召唤秦昊全文完整版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水浒任侠权柄大明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光头李三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文阅读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txt下载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20章 宗藩条例折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朱翊钧听完申时行的话,沉默了许久。

乾清宫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更漏的滴水声清晰可闻。

申时行垂手肃立,心中忐忑,额角已渗出细密的汗珠。

皇帝的目光沉静如水,却深不见底,在那份沉静之下,是反复的权衡与思量。

“哼,”朱翊钧终于开口,声音里听不出喜怒,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宗族之谊…朝廷体面…阁老,你倒是两头都占全了理。”

他缓缓站起身,踱步到御案前,手指轻轻拂过那份秦王的奏疏。

奏疏上那恳切乃至悲怆的文字,此刻在他眼中,既是藩王们最后的底线,也是申时行为自己这个天子精心铺设的台阶。

“罢了。”朱翊钧转过身,目光落在申时行身上,“既然阁老如此说了,喋喋不休,争论不止,朕也着实有些乏了。这宗藩之事,旷日持久,徒耗心力。就以阁老之意,将这秦王的奏疏,誊录清楚,明发天下,传阅所有藩王!让他们也……都冷静冷静,仔细想想!”

申时行闻言,心头巨石轰然落地,巨大的喜悦瞬间涌上,几乎要冲垮他平素的稳重。

他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他知道一味的妥协是办不成任何事情的,但必要的妥协也是要有的。

就比如现在的情况。

君强臣弱。

若是陛下一直这样强硬下去,虽然造不成太大的乱子,可终归是离了人心。

也就是在天子强硬的态度之下,自己这个内阁首辅稍稍妥协一二,事情才能办成。

他猛地跪伏在地,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朗声道:“陛下圣明!陛下体恤宗亲,顾全大局,实乃社稷之福,万民之幸!老臣代天下宗室,叩谢天恩!”

他深深叩首,额头触及冰凉的金砖,心中充满了对这位年轻皇帝务实的敬佩。

“起来吧。”朱翊钧的声音缓和了些,“此事,就按此办理。后续如何,看诸藩反应再议。”

“臣遵旨!”申时行恭敬起身,脸上难掩喜色,立刻告退去安排。

很快,秦王这份字字泣血、又暗含妥协智慧的奏疏,连同皇帝允准传阅的旨意,在遍布大明的藩王群体中激起了滔天巨浪。

在大明万历十五年的十二月,也就是新年

各王府接到誊录的奏本,亲王、郡王、将军乃至奉国中尉们,无不屏息凝神,逐字逐句地研读。

奏疏的内容,像一道微光,穿透了他们心中积压已久的绝望与愤怒。

底线得以保全:“存玉牒,以正本源!”

这是所有朱氏子孙的命脉所系!

只要名字还在皇家玉牒之上,即便沦为平民,他们依旧是太祖高皇帝的苗裔!

血脉的尊严,宗庙的香火,有了最后也是最根本的保障。

比起被彻底除籍,沦为无根浮萍,这简直是绝处逢生。

“守主脉,以续宗祧!”大宗主脉的延续,亲王爵秩永袭(虽然俸禄大减),主祭有嗣,谱系分明!这保住了各藩的“体面”让嫡长一脉不至于迅速沉沦,祖宗的神位牌前,终归还有穿着王袍的子孙跪拜。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各脉的支脉即便沦为普通百姓,也有主心骨,也在地方有靠山。

“减禄俸,以纾国用!” “严支系,以杜冗滥!”秦王提出的自领三成俸禄五服外宗亲悉归民籍……

这些条款虽然严苛,剥夺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特权,但经过大半年的争吵、抗议,尤其是皇帝派遣的“藩卫”进驻各王府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和紧张感,早已让大多数宗室郡王明白,朝廷是铁了心要改革,再硬抗下去,恐怕连这最后的底线都保不住。

奏疏传阅之后,各地藩王的反应迅速而微妙。

强硬的声音几乎一夜之间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份份言辞恳切的上奏。

各地亲王、有影响力的郡王纷纷上书,口径出奇地一致:“伏读秦王奏疏,披沥肝胆,深明大义!其所请‘存玉牒、守主脉、减禄俸、严支系’四款,实为保全宗室血脉、纾解朝廷忧困之良策!臣等感佩莫名,深以为然!若蒙陛下俯允秦王所奏,准其存宗籍于天府,永守主脉之爵,严限支系,大减禄俸,则太祖血脉不致混淆,天潢贵胄得保根本,朝廷国用亦得宽裕。此诚两全其美之道!臣等愿以秦藩为范,凛遵圣意,绝无异议!唯恳陛下天恩浩荡,垂悯宗亲,准如所请!”

一些藩王在奏疏中还小心翼翼地提出了一个更进一步的请求:若亲王主脉不幸绝嗣,请允许从玉牒所载的同宗近支中择其贤者承袭王爵,哪怕此人已成平民,以确保各藩“主脉”永不中断,香火永续。

朱翊钧看着雪片般飞来的、几乎清一色表示赞同并请求照秦王模式施行的奏疏,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又略带一丝讥讽的笑容。

他深知,这些藩王并非真心认同改革,而是在强大的压力和秦王提供的、能保住最后体面的方案面前,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不过,话说回来,朝廷不也在妥协,自己也是在妥协。

对于藩王们提出的“主脉绝嗣则选近支承袭”的请求,朱翊钧几乎没有犹豫,大笔一挥——“准!”

宗藩条例,慢慢的被认可了。

百官们也不上热闹了。

万历十六年到了,不过,因海瑞去世的事情,今年的赐宴被取消,不过,该给朝廷百官的俸银,却没有减少。

在一片祥和,欢愉的气氛下。

朱翊钧在万历十六年的正月尾,下诏。

召见秦王,楚王,晋王,周王等六位亲王入朝。

也就是在万历十六年的三月,六王到了京师,安置在了西苑之中居住。

大明万历十六年三月,北京。

春寒料峭,但西苑内已透出几分暖意。

一场特殊的“家会”在万寿宫举行。

没有丝竹管弦,没有山珍海味,只有清茶几盏。

御座上坐着年轻的万历皇帝朱翊钧。

下首则坐着被特意召入京城的秦王、楚王、晋王,周王等几位在宗室中极具代表性的亲王。

气氛起初有些拘谨。

朱翊钧打破了沉默,他举起茶盏,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今日召几位入京,不谈国事,只论述家事。宗藩条例,关乎国本,亦系我朱氏一门之兴衰。前番纷扰,想必诸位心中亦有不平。今日,朕开诚布公,与诸位共商。”

而后,天子首先肯定了秦王奏疏的“深明大义”,然后逐一阐述了朝廷的难处和改革的必要性,语气诚恳。

在之前,那是线上对轰,到了线下,两方态度都非常温和。

特别是天子,表现得很是和蔼可亲。

接着,他明确表态:朝廷将采纳秦王奏疏的核心建议,即:玉牒永存, 所有宗室,包括被削爵为民者之名籍永不除于玉牒,确保太祖血脉本源清晰。

主脉永续, 太祖亲封诸亲王以及历代天子封赐诸多亲王爵位 世袭罔替,作为各藩大宗主脉,永镇根本,主掌宗庙祭祀,确保谱系核心不坠。亲王若绝嗣,则由皇帝从玉牒所载其近支宗亲中择贤承袭。

“此乃朝廷最大之让步,亦是保全宗庙血食之根本!望诸王体谅朕心,约束宗人,共维大局。”

几位亲王听着皇帝清晰而坚定的宣示,心中五味杂陈。

秦王率先离席,郑重叩拜:“陛下隆恩,存续宗脉,臣侄感激涕零!秦藩上下,必率先垂范,恪守新规,绝不负陛下保全之恩!”

楚王、周王,晋王等也纷纷离席叩首,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尽管心中仍有不甘,但他们明白,这已是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

再争下去,恐怕连这最后的体面也保不住。

这场“开诚布公”的谈话,标志着持续近一年的宗藩激烈抗争,终于以朝廷的绝对意志为主导,辅以对宗室核心诉求的关键让步,达成了最终的妥协。

大明万历十六年(西历1588年)五月。

酝酿、争吵、妥协、修订……历经波折得宗藩条例正式诏告天下,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这份最终的条例,相较于朱翊钧最初那份极其严苛的“宗藩新例”,在具体条款上做了明显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让步:它保留了皇家玉牒制度的神圣性,确保所有朱氏子孙在法理上永远与太祖血脉相连。

确立了亲王爵位(主脉)世袭罔替的原则,作为各藩祭祀主体,永不递降。

然而,条例的核心骨架依然强硬: 宗室禄米财政负担被大刀阔斧地削减,亲王郡王俸禄大幅缩水。

中下层宗室被大规模推向民间,科举、农商、百工之路彻底敞开,同时也意味着朝廷甩掉了沉重的包袱。

………………

………………

这是一次典型的政治折中,朝廷保住了改革的核心目标,比如削财政负担、削冗员、削特权、增控制,而宗室则保住了他们最在乎的“名分”和“血脉正统”的底线。

面子(玉牒、主脉爵位)给了宗室,里子(财政、控制权、人口分流)则牢牢掌握在了皇帝和朝廷手中……

随着诏书飞驰各地藩府,大明的宗室们,无论亲王、郡王、将军、中尉,还是那些即将成为平民的远支宗亲,都明白一个时代结束了。

他们或叹息,或庆幸,或茫然,或开始为新的生计筹划。

而紫禁城中的朱翊钧,这场由他强力推动、申时行巧妙斡旋、最终以折中方式落地的宗藩改革,成为了万历朝乃至整个明代中后期解决宗室问题的一次关键性尝试,其影响深远……

当然,这个时候得朱翊钧,可不清楚,这次的宗藩改制,在这个时空的历史中,成为他本人最为耀眼的政绩……

比将西域收入麾下,比让蒙古彻底臣服,比海外七块大的海外领土,都要巨大的功绩……

后世学家非常不理解,大明帝国,明明在万历年间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井喷期时候,皇帝为何要回过头收拾旧账……而且,还让他收拾成了。

万历十五年,同样成为了这个时空,最为匪夷所思的一年……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拒绝我后,妃英理后悔了武神血脉超级科技领航者极品全能透视神医从副县长到封疆大吏我老公超暖哒穿越八零:恶毒女配攻略最强军官帝道至尊我家水库真没巨蟒阿王莽天君五零俏军嫂养成记道友,买把加特林吗?神武天帝秦尘楚凝诗星际战争领主女总裁的特种保镖暗隐从佛门弟子到左道魔主重生之侯门凤女龙婿大丈夫宠兽之主
经典收藏三国之吕布天下大国重坦大明权谋录从特种兵开始的万界穿越大乾异事录马谡别传幼儿老师闯异界蜀汉权臣召唤之极品太子爷晚明海枭龙主三国大明风采妃朕莫属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革秦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南风知我意大乾监国太子红楼:争锋
最近更新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大乾风云起苍穹铁骑红颜:大秦霸业大唐躺平王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大周第一婿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寒门状元路唐代秘史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锦衣血诏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光头李三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txt下载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最新章节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