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搅屎棍

行者寒寒

首页 >> 大明第一搅屎棍 >> 大明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寒门败家子我有一个特种兵系统修罗武神水浒卧底极品假太监抗日之铁血战将军事承包商南宋特种兵满唐华彩
大明第一搅屎棍 行者寒寒 - 大明第一搅屎棍全文阅读 - 大明第一搅屎棍txt下载 - 大明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08章 轻工宋应星,重工王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回侯爷,新式纺纱机早已试验完毕,只是如今限于没有合适的场地,倒是还并未投产。”宋应星回道。

当初宋应星只用了十天功夫,便将张世康提供的思路付诸了实践。

而后又用了几个月时间多番改良,在去年的八月份时,新式纺纱机已经定型,比旧式纺纱机的纺纱效率提高了八倍。

“没让汤若望看到吧?”张世康认真的道。

早在将汤若望送去这工坊时,张世康便叮嘱了宋应星等人,不得将他们在研制的东西给外藩人看,也不得说。

这看起来似乎挺不要脸的,毕竟张世康还指望汤若望帮大明改良火器,而自己还要防着人家。

但张世康认为就应该如此,当初欧罗巴人若不是从中国学到了火药配方,说不定现在连火药都造不出来。

可欧罗巴人从中国学到火药技术之后,便倚靠着船坚炮利来劫掠中国。

在国与国之间,尤其是在技术上,还管他什么颜面。

如果能靠偷搞到弗朗机人的铸炮图纸,搞到荷兰人的盖伦船的图纸,他早就去干了。

总之,只要能最效率的提高大明的科技水平,一切都是可以做的。

好在是如今不论是大明,还是欧罗巴人,对技术垄断都还没有太多的概念。

张世康就是要利用这一差异,一面研究自己的技术,一面研究欧罗巴人的技术,并借此实现弯道超车。

纺纱机的改良,揭开了欧罗巴人工业革命的序幕,但那是在十八世纪中叶,也就是现如今的一百二十年之后。

但是如今,纺纱机在大明率先改良成功了,在大明通过纺纱机攫取到足够的利润之前,保密工作绝对是要做的。

“回侯爷,他不知道。”

三人说着便走到了独属于宋应星的小作坊,作坊外还站着两个士兵,这间屋子没有宋应星的允许,其他人是不能进入的。

进了屋子,但见作坊内就放着宋应星多番改良过的新式纺纱机。

宋应星还给张世康示范了一下如何使用,张世康对这新式纺纱机格外的满意。

“我会让工部率先建造出一个工坊,供生产纺纱机使用,但工匠的选任便得由宋老你来把关了。

不必多,有一百人便可,工匠可由工部调配,他们必须签署个文书,没有朝廷允许不得将新式纺纱机的技术外传。

责罚或许可以重些,比如如果外传,不仅要收回朝廷分配给他们家里的土地,还要流放三千里,子嗣永世不得科举等等。

总之待遇可以稍微多给点,但保密工作必须做好。”张世康叮嘱道。

如果让工部先建造这个纺纱机工坊,大概只需要两三个月时间,而这两三个月时间,需要做的事情可就太多了。

除了征募工匠教会他们生产和组装纺纱机外,还要再征募工人纺纱。

张世康并不打算将工坊造出来的纺纱机,交给江南大批量的私人纺纱工坊。

一来如果那样做,新式纺纱机技术很可能很快就会外传,毕竟改良纺纱机的方法又不复杂,张世康充其量也不过是替宋应星戳破了一层窗户纸。

一旦外传,先期优势可就没了。

还有一点很重要,如果张世康将生产出的纺纱机大批量的卖给江南的纱厂商人。

势必会造成大批量纺纱工人的失业,毕竟一台新式纺纱机的纺纱效率,是老式纺纱机的足足七八倍。

而大明目前的商业才刚开始复苏,江南甚至到现在还没完成分田工作,一旦再有大量工人失业,对大明反倒不好。

有时候张世康也挺头疼的,一项技术的革新,不仅会给商业带来新的机遇,但同时也会对很多人产生不好的影响。

而有些影响,又是一连串的,不得不去考虑。

按照他的计划,先期生产的纺纱机由制造总局下辖的工坊自用。

当然,生产是不能停的,可以将生产出多余的纺纱机先存着,待日后时机成熟了,比如两三年后,在朝廷的鼓励下,商业需要更多的工人了,再将这批生产好的纺纱机卖给那些江南的纺纱厂。

当然,该签署的保密条款也是要签署的,张世康不指望这技术能捂很久,但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好在商人无疑都是最精明的,知道这玩意儿让更多的人知道,对他们也没有好处。

“嗯,属下知道了,侯爷从江南沿海运回来的那些土豆地瓜等种子,属下也看了。

保存的都不错,等今年三月份便可以在咱们的自留试验田中试种了。

土豆地瓜属下在南方为官时,自己种过,是比较容易养活的好东西。

属下保证,一定完成侯爷交代的任务。”宋应星认真的道。

按照张世康交代的计划,今年一年将用这些种子种出更多的土豆地瓜,而到了秋季,便要开始进入推广工作了。

这事儿将交由户部配合,先期推广工作选在顺天府、陕西、山西三地,主要是说服工作和培训工作,包括土豆地瓜的习性等等。

山陕地区的干旱情况更为严重,又多山,而土豆地瓜对土壤要求偏低,就是山地也能成活。

年底同样要推广的还有玉米和花生,至于辣椒、番茄等作物毕竟不是主食,倒是可以先放放。

很可惜的是,张世康着人在东南沿海搜集新作物时,并未发现橡胶树的影子。

抛开粮食问题不谈,张世康觉得橡胶才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有了橡胶,可以做的事就太多了。

不过这些事情都急不来,橡胶树传入中国的时间本来就晚,这种原产自巴西的神树,是到了二十世纪初才传入中国的。

“除了纺纱机和农作物推广,倒是还有两种重要的东西,需要两位帮忙研发。

这或许是王老的特长。”张世康笑着对王徵道。

王徵是毕懋康举荐的,毕懋康当然也跟张世康说了王徵的特长。

宋应星的特长是农业和手工业,基本都在轻工业的范畴。

而这位已经七十岁的王徵,研究的方向多在水力、风力、机械等方向。

王徵一开始信奉道教,而后改信了天主教,又从西方传教士那里学到不少知识。

他还着作《新制诸器图说》和《远西奇器图说》,主要讲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静力学知识,比如地心说、重心及其求解、求水体积、比重等等。

除此之外,王徵对冶炼、机械等重工业相关的技术也有研究,当初与徐光启并称南徐北王。

还别说,欧罗巴人将大明称作远东,王徵就将欧罗巴人称作远西,倒是挺适配的。

王徵和毕懋康不仅生于同一年,也终于同一年,崇祯十七年在得知大明亡国之后,七十多岁的王徵自杀尽节。

“侯爷,您有什么需要,可以尽管提,只要能够帮到朝廷,鄙人自会尽力。”王徵十分谦逊的道。

他的头发已经花白,但身子骨貌似不如同岁的毕懋康,只是双眸间都是真诚。

张世康看到王徵佝偻着身体,心间也有不忍,但见老头坚持,这才说道:

“我希望二位合力,研制出玻璃和水泥。”

……

喜欢大明第一搅屎棍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大明第一搅屎棍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开局金风细雨楼主,一刀惊天下丹田被毁:百炼成仙开局万花筒,随斑爷出走木叶我来到这个年代我要娶了女神做老婆捡来的刀法打工小伙得到一洞天福地,闪婚最强军官,海岛易孕一胎五宝这间霍格沃茨不太正常全职超能觉醒:我的异能有点强末世重生:和闺蜜的种田囤粮日常医路青云无错字精校版穿书即流放,我在古代囤货逃荒周少别跪了,赵小姐有新欢了替嫁乞丐是大佬:夫人能掐会算重生:萧姑娘她不要世子了南烟君绝尘九劫剑仙垂涎短命夫君遗产,可他不死咋办金歌手,快到碗里来
经典收藏天才神医宠妃大明风采吕布:我夫人来自两千年后戏说西域36国我在曹营当仓官守望军魂三国之巅峰召唤秦昊全文完整版束鹿榜签到在红楼水浒:官家,求求你别怂了三国之张氏天下三国:与曹操拜把子舌尖上的大唐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大明嫡皇孙,开局救活太子朱标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妃朕莫属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绝色红颜,高门贵妻三国之吕布天下
最近更新明末风云:乱世殇歌正德皇帝朱厚照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无双镇北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大晋霸主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紫鸾记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沉默的战神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唐镇国公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
大明第一搅屎棍 行者寒寒 - 大明第一搅屎棍txt下载 - 大明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 大明第一搅屎棍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