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邓晓阳与李朝阳

首页 >>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校花的无敌兵王豪门小甜妻:老公,别过火贴身老师修罗天尊仙武神帝盛宠傻子,快来给姐治病苏爽世界崩坏中[综]医道生香全城人都等我成寡妇秦安安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邓晓阳与李朝阳 -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全文阅读 -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txt下载 -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1224章 于伟正现场指挥,东洪县气氛微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平水河大堤平安县黄滩乡决堤口,市委书记于伟正看到平安县的干部群众和来支援的解放军官兵一个个扑通扑通的往下跳,完全将生死置之度外,于伟正马上焦急的一把抓住了市长张庆合的胳膊,语言都有些结巴说道:“老张!这…… 这也是计划内的部分?当初定的方案里,不是说靠卡车沉底打基础,再抛石料沙袋吗?怎么现在…… 现在这么多人直接往下跳?”

他的手紧紧抓住张庆合,目光死死盯着决堤口 —— 浑浊的洪水像脱缰的野马,裹挟着杂草和碎石,在四十多米宽的决口处翻涌,跳下去的人刚站稳就被浪头冲得一个趔趄,只能死死抓住身边的沙袋或同伴的手,才能勉强在水里撑住。于伟正胸口发紧,作为市委书记,他比谁都清楚,抢险的核心是 “减损”,既要减财产损失,更要减人员伤亡。这么多人扎进洪水里,一旦那两台用来沉底的老解放卡车顶不住水压垮了,或者某个环节出纰漏,那就是大规模的人员失踪,这个责任谁也担不起。

张庆合也盯着决堤口,脸上满是复杂,他声音压得很低却很清晰:“于书记,这不是计划内的!我原计划是让两台卡车先沉下去,利用车身挡住大部分水流,再往缝隙里填沙袋和石料 —— 那样相对安全。可你看下面的情况……” 他抬手往决堤口下游指了指,“下游就是村庄啊,大家这是怕要是等卡车沉稳了再动手,洪水还要涨啊。这些干部群众和咱们的子弟兵是看着急,自发跳下去的,给后面争取点时间。”

于伟正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隐约能看到远处村落的轮廓,水已经到了接近房顶的位置,不时有铁皮小船来回穿梭。 于伟正的脸色变得更急切,脚下不自觉往前挪了两步,又被张庆合拉住:“于书记,您不能过去!那边太危险,浪头能把人卷走!”

“都是血肉之躯啊!” 于伟正的声音提高了些,带着一丝不易掩饰的痛心,“都是有家有口的,就这么跳下去?咱们得想办法,不能让同志们这么蛮干!” 他这辈子在机关待了二十多年,从基层科员做到市委书记,见过不少急难险重的事,却从没像今天这样心慌 —— 眼前的不是报表上的数字,是一个个鲜活的人,正用命去堵洪水。

张庆合叹了口气,往地上蹲了蹲,用手抹了把脸:“于书记,我比您更急!可现在这情况,‘蛮干’是最快的办法。您看那水流,每秒得有多少立方米?卡车刚沉下去的时候,车身都被冲得晃,要是没人在下面扶着、挡着,沙袋扔下去就被冲跑了,根本堆不起来。这些同志心里都清楚,他们跳下去,是为了让后面的人能把堤堵上 —— 这是用命换时间啊!”

于伟正没再说话,只是站在原地,目光死死盯着决堤口。他看到一个穿着迷彩服的年轻战士,扛着沙袋往水里走,刚走两步就被浪头掀倒,沙袋没了踪影,他自己也被冲出去好几米,好在旁边两个群众眼疾手快,一把拽住了他的胳膊,才把人拉了回来。那战士抹了把脸上的泥水,又转身去扛下一个沙袋,动作比之前慢了些,却没半点退缩。

还有个穿着带着眼镜的干部,看年纪得有五十多了,腰上系着根绳子,一端拴在堤上的老槐树上,另一端绕在自己腰上,手里抱着块几十斤重的石块,一点点往决堤口中间挪,水没到了胸口,每走一步都像在跟洪水较劲。

“同志们对这片土地都有感情啊……” 于伟正喃喃道,声音有些发颤。他想起自己刚到东原时,去农村调研,看到老百姓在地里劳作,汗珠子砸在土里能摔八瓣,当时还觉得基层工作难,可现在才明白,这种 “感情” 不是口号,是刻在骨子里的。

张庆合站起身,拍了拍于伟正的肩膀:“于书记,与其说对土地有感情,不如说土地下面埋着把我们喂大的人,土地之上还有等着我们喂饭的人。”

这番话朴实得没半点修饰,却像重锤一样砸在于伟正心上。他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一直在机关,和群众打交道的机会并不多,但是今天的群众,是给现场的所有人都上了一课。于伟正郑重点点头:“英雄来自人民啊!多好的群众,多好的干部!关键时候能站出来,能豁出去,这就是我们东原的底气啊!”

正说着,决堤口那边传来一阵欢呼 —— 两台卡车终于稳住了,车身大部分没在水里,只露出车顶,像两座临时的桥墩,挡住了大部分洪水。下面的人趁机往缝隙里塞沙袋,虽然还有水流从涌出来,可比起之前的汹涌,已经缓和了不少。

于伟正松了口气,刚想说话,又被张庆合拉着往旁边的临时指挥棚走:“于书记,现在只是暂时稳住了,还没到松劲的时候。上游的水还在往下泄,要是再降雨,这临时堵起来的堤随时可能再溃。”

进了指挥棚,里面摆着一张旧木桌,上面铺着黄滩乡的地形图,几个水利局的技术员正围着地图讨论。看到于伟正和张庆合进来,都赶紧站起来。张庆合摆摆手:“不用客气,接着说你们的方案。”

一个戴眼镜的年轻技术员推了推眼镜,指着地图上的决堤口:“张市长、于书记,现在靠卡车和沙袋能挡住当前的水流,但水流冲击力还很大,得在外侧加一层钢铁支架。我们刚才算了,用直径十五厘米的钢管,绑成一米见方的框架,沿着决堤口的形状搭起来,再把沙袋和石料填在里面,支架能固定住物料,就算水流再大,也不容易被冲垮。”

于伟正凑过去看地图,手指在决堤口的位置划了划:“这个支架怎么搭?需要多少钢管?咱们现在有这么多材料吗?”

于伟正长期在机关,作为市委书记,批的项目和接触的都是大项目,对这种 “土办法” 没太多概念,可现在听技术员一说,倒觉得很有道理 —— 抗洪抢险哪有什么教科书,管用的就是好办法。、

张庆合接过话:“钢管的事您放心,我上午已经让市物资局协调了,平安县建筑公司有很多库存,现在应该已经在路上了。搭建的话,让解放军的工兵连来干,他们有经验,搭得又快又稳。” 他转头对旁边的孙友福说,“再催催建筑公司,让他们尽量快,别耽误了时间。”

工作人员刚出去,指挥棚的门又被推开,平安县委副书记赵文静浑身是泥地跑进来,手里拿着个湿漉漉的笔记本:“于书记、张市长,跟您汇报下情况 —— 目前决堤口已经初步控制,转移的群众都安置到了上游的中学和乡卫生院,没发现伤亡,但…… 但有个干部失联了。”

“谁失联了?” 于伟正马上问道,语气又紧张起来。

“黄滩乡副乡长董远印。”

孙友福抹了把汗,“他是最早在五道拐的一批人啊,当时还带着几个人在卡车旁边固定绳索,后来水流突然变大,就没人再看到他了。我们已经安排了人往下游找,估计是被浪头冲远了,应该没大事。”

张庆合记得董远印 ,以前在安平乡当财政所所长,后来因为在计生工作被调整到黄滩乡,没想到这次这么勇敢。他沉声道:“友福,加派人手找,一定要找到人!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另外,再排查一遍所有参与抢险的干部群众,不能漏掉一个。”

“书记,市长你们放心吧,已经安排了,下游每个村都派人在找。” 孙友福点点头,又说,“临平和曹河的支援队伍也快到了,市防汛指挥部的人已经去接了。”

于伟正道:“要不要把第一批跳下去的同志换下来?他们已经在水里泡了快三个小时,我看不少人都打哆嗦了。”

孙友福想了想,摇了摇头:“暂时别换。第一批人熟悉决堤口的情况,知道哪里水流急、哪里需要重点堵,换新人上来还得适应,容易出纰漏。让他们再顶一顶,等支架搭起来,水流再缓一缓,再分批换。”

于伟正知道,要让听得见枪炮声的人来指挥战斗。

孙友福汇报完刚要出去,于伟正叫住他:“友福,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既要守住堤,也要保住人。”

孙友福重重点头:“于书记,您放心,我们一定做到!”

等孙友福走了,于伟正看着棚外忙碌的身影,对张庆合说:“老张,你在这里指挥,我去堤上搭把手。就算扛两袋沙袋,我心里也踏实些。”

张庆合赶紧拉住他:“于书记,您可不能去!您是市委书记,坐镇指挥就是最大的贡献。堤上现在全是人,不缺您这一个扛沙袋的。再说,您要是出点事,咱们东原的防汛工作就乱了套了。”

“我怎么就不能去?” 于伟正有些执拗,“老张,指挥这些你是行家,我也是党员,也是东原的干部,不能光站在这里得跟同志们一起干。你放心,我会注意安全。”

张庆合拗不过他,只好让人找了件雨衣和胶鞋,又安排个技术员跟着,以防万一。于伟正穿上雨衣,刚走出指挥棚,就看到几个记者举着相机在拍照 —— 是市委宣传部安排的,要记录抢险的情况。他赶紧摆了摆手:“镜头别对着我,多拍拍下面的同志,拍拍解放军战士,他们才是英雄。”

记者们会意,把镜头转向了决堤口。于伟正走到沙袋堆前,弯腰扛起一袋沙袋 —— 沙袋灌满了砂石,足有五六十斤重,他刚直起腰就觉得肩膀一沉,泥水顺着肩膀就滴了下来。于伟正脚步也有些不稳。旁边一个年轻干部赶紧过来想帮忙,被他拦住:“不用,我自己来。”

他跟着人群往决堤口走,每走一步都要格外小心,堤上全是泥水,稍不注意就会滑倒。走到堤边,他把沙袋递给下面的群众,看着那人抱着沙袋一步步往水里挪,心里五味杂陈 —— 以前在机关里看报表,觉得 “防汛” 是个抽象的词,现在才明白,这两个字背后,是无数人的汗水和牺牲。

扛了三袋沙袋,于伟正就觉得胳膊发酸,呼吸也粗重起来。他毕竟是五十多岁的人,平时在机关坐办公室,体力跟年轻人没法比。刚想再扛一袋,就被张庆合拉了下来:“于书记,差不多了,您这身体扛不住。。”

于伟正喘着气,擦了擦脸上的雨水和汗水:“不行,还能再扛两袋。下面的同志比我辛苦多了。”

“您再扛,下面的同志该分心了 —— 他们得顾着您的安全,反而影响抢险。” 张庆合半拉半劝,把他往指挥棚带,“您看,曹河的支援队伍到了,郑红旗亲自带队来的。”

于伟正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来了一支队伍,打着 “曹河县党员突击队” 的红旗,领头的正是曹河县委书记郑红旗。郑红旗看到于伟正,赶紧快步跑过来,主动伸出手:“于书记!曹河县支援队伍到了,一共六百多人啊,我们还带来了工具!”

于伟正握着他的手,用力摇了摇:“红旗同志,辛苦你们了!能亲自带队来,说明你的大局观很强,没有只盯着曹河的一亩三分地。”

郑红旗有些不好意思:“于书记,我对平安县有感情 —— 我在这儿当了三年县委书记,黄滩乡这一带我熟。五道拐这个位置,是平水河在东原最凶险的地方,年年加固年年出问题,今年的水实在太大了,迎水坡被泡软了,才会溃堤。”

张庆合在旁边补充:“以前的河道不是这样,十年前一场大水把河道改了,才形成现在这个直角拐,水流冲击力翻倍。这次的教训很深刻,等抢险结束,咱们得好好总结啊,想想怎么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于伟正点点头:“总结是必须的,但现在首要任务是把堤堵牢。红旗,你带的队伍里有懂工程的吗?一会儿搭钢铁支架,需要人手帮忙。”

“有!我们县建筑公司的技术员来了几个,还有几个老工人,搭支架没问题。” 郑红旗马上应道。

说话间,临平县的支援队伍也到了,带队的是临平县委书记吴香梅。吴香梅是个女同志,头发被雨水打湿,贴在脸上,却一点不显狼狈:“于书记,临平县来了三百五十人,您尽管安排!”

于伟正看着眼前的队伍,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 东原的干部群众,关键时刻就是能拧成一股绳。他对张庆合说:“老张,人差不多够了,赶紧安排搭支架吧。”

张庆合点点头,马上召集技术员、解放军工兵连和各县的支援队伍,在堤上开了个简短的动员会,明确了分工:工兵连负责接钢管框架,建筑公司的技术员负责指导搭建,其他干部群众负责搬运钢管和沙袋。

动员会一结束,大家就忙了起来。钢管碰撞的声音响起,钢管被邦成一个大的框架;建筑工人扛着框架往决堤口走,小心翼翼地把框架放进水里,用铁丝固定在卡车和堤岸上;其他人则排成队伍,把沙袋和石料往框架里填。

于伟正站在堤边看着,只见钢铁支架像一道屏障,慢慢沿着决堤口的形状延伸,沙袋和石料填进去后,水流越来越缓,之前还汹涌的决口,渐渐被堵得只剩下几道小缝隙。到了下午三四点钟,决堤口基本被堵住,只有少量水从缝隙里渗出来,已经威胁不到下游。

张庆合走过来,说道:“于书记,基本稳住了。接下来再用水泥把缝隙封死,再加固下堤顶,就没问题了。”

于伟正看着远处正在清理现场的干部群众,又看了看身边的张庆合、郑红旗、吴香梅和孙友福,感慨道:“还是群众有智慧,干部有担当啊!这次抢险,要是没有大家齐心协力,光靠市委市政府的命令,根本扛不过来啊。”

而在东洪县。自从市水利局局长连心带着人乘车离去之后,大堤上的人群并未立刻散去。县委书记丁洪涛独自一人,与大家拉开了一段距离,背着手,站在堤岸边缘,望着脚下虽已放缓但依旧浑浊湍急的平水河水,久久沉默不语。他指间夹着的香烟积了长长一截烟灰,都忘了弹掉,直到烧到手才猛地一哆嗦,将烟蒂扔进河里,瞬间被卷走。

我心里清楚,此刻站在大堤上的每一个东洪干部,内心都是波涛汹涌,极为复杂的。于公来讲,田嘉明今天的举动,往重了说,是战场抗命,无视市委的防汛指令,将个人和局部意志置于组织大局之上;但往实际了说,他是以一种极其强硬甚至极端的方式,保住了马关乡乃至周边乡镇五万多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保住了堤后那六万亩眼看就能有收成、关乎无数家庭一年生计的良田。如果再算上可能被波及的下游几个乡,他这“横插一杠子”,受益群众恐有十数万之众。这对东洪县来讲,若是事后从结果倒推,简直是可以立碑传颂的壮举。然而,官场之事,从来不只是看结果,更要讲程序、讲规矩、讲政治。

县防汛指挥部临时拉通的电话线,此刻成了热线。消息不断从市指挥部和各处传来。平安县黄滩乡五道拐决口的消息已经确认,决口宽度四十多米,洪水下泄,导致黄滩乡及周边三四个乡镇不同程度受淹,十多万亩农田被淹,房屋倒塌无数,更有一名干部在决口时失联,至今下落不明。每一个消息传来,都让大堤上的气氛凝重一分。

常务副县长曹伟兵递给我一支“红塔山”,自己先点上了,狠狠吸了一口,烟雾混杂着水汽,在他疲惫的脸前缭绕。他带着明显的情绪说道:“县长,我说句可能不中听的马后炮。市里这次办事,是不是也太不地道了?就这么直接派技术队上来就要挖?连局长是来了,可他也没拿出市委、市防指的正式红头文件啊?嘉明同志他……他这么做,固然冲动,可事出有因。他不是常委,没参加之前的会议,突然看到市里来人要动全县百姓拼死保住的大堤,他那个位置上,能不急吗?将心比心,我觉得他……情有可原。”

我接过烟,却没点,只是捏在手里。曹伟兵这话,代表了此刻绝大多数东洪干部的心声。我叹了口气:“伟兵,你的心情我理解,大家的心情都一样。一会儿,我再去找丁书记再深入谈谈。无论如何,嘉明同志的行为都值得钦佩啊,最终如何定性,如何处理,关键要看市委、看于书记的态度。”

暴雨来得猛,去得也快。午后,天空竟放晴了,毒辣的日头毫无遮拦地照射下来,被雨水浸泡了好几天的大地开始蒸腾起闷热的水汽,堤上堤下瞬间变得像个巨大的蒸笼,闷得人喘不过气。连日奋战,几乎每个人的衣服都是从里湿到外,就没干过。趁着这短暂的天晴,大家纷纷把湿透的衬衣、汗衫脱下来,拧干,晾在堤坡的灌木丛或临时拉起的绳子上,一时间,大堤两侧色彩斑斓,成了奇特的“风景”。县卫生院的救护车也颠簸着开了上来,带来了急需的药品。几个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护士忙着给大家处理伤口。许多干部赤着膊,露出被磨得脱皮的后背,以及肩膀上被沙袋磨得血肉模糊的伤口,紫药水、红药水抹上去,看着触目惊心。

县委副书记焦杨拖着疲惫的步子走到我身边,她头发凌乱,挽起的发髻松散了,几缕发丝粘在汗湿的额角和脸颊,平日里总是整洁的西装裤和衬衫上沾满了已经干涸的泥点。她看着我肩膀上那片狰狞的擦伤,眉头蹙紧,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关切和疲惫:“朝阳,你这伤……不能再这么晾着了,容易感染。让卫生院的大夫再给你处理一下,换换药吧?”她说着,很自然地想伸手查看。

我微微侧身,避开了她的手,语气尽量平和:“没事,焦书记,小伤,刚才上过药了。大家都一样,扛得住。”

这时,县公安局副局长廖文波走了过来。他配合曹伟兵负责的二官屯乡段堤防也没出大纰漏,但人显然也累垮了,左边肩膀上缠着厚厚的纱布,动作显得有些僵硬滑稽。他看到我,习惯性地从脏兮兮的警服上衣口袋里摸出烟盒,抖出两支皱巴巴的烟,递给我一支。我这次接过来,他就凑上前,用那个打火机给我点上了。

廖文波狠狠吸了一口烟,然后捡起脚边一块扁平的石片,侧身用力一甩,石片在趋于平缓的河面上打了几个水漂,最终沉入水中。他望着那消失的涟漪,闷声闷气地开口,声音很是沮丧:“县长,咱们田书记……是条真汉子!局里上下,甭管老的少的,听了今天的事,没有一个不竖大拇指的!妈的,凭什么好事轮不到咱们东洪,这种割肉放血的事次次都是咱们?田书记这三枪,是替咱们东洪几十万老百姓开的!丁书记说要停他的职?反正……我老廖第一个想不通!”

焦杨在一旁听了,忍不住蹙眉打断:“廖局长,停职的事,还没有开常委会。”

喜欢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傻子,嫂子漂亮吗极品全能透视神医武动九天无限制神话鬼神无双在奥特世界当法王都市终极医神末世之丧尸传奇代号修罗最新章节山村里那点破事不负青春重生之侯门凤女都市伪仙天命高武,我开局抽到猩红血体龙墟超级机器人分身神魔天尊仙武神帝重生七零:军妻也撩人韩娱之平凡之路
经典收藏穿越之直上青云外公收养的村花小姨我在三甲医院当神医镇国战医我家的末世少女不好意思,我召唤灵全是华夏神明大佬每天都想官宣绝天武帝风之驱魔师霍总,你媳妇又闹离婚了末日:一秒涨一吨物资,为所欲为凤舞九天之一品女帝完美世界之无上仙帝近身兵王重生之民国名媛摄政王的小可爱四岁半拥有不死之身的荒岛人生四合院:老婆孩子暖炕头赘婿凶猛盛宠毒后:鬼王,来硬的!
最近更新逃荒有空间,嫁绝嗣糙汉一胎多宝我全家在古代当陪房净水迎帆我是废雌?可哥哥们是大佬女配她过分美貌穿成替身女配,女主鱼塘被我炸了殿下,你抢的王妃是顶级大佬全家偷听心声吃瓜,我赢麻了灵事录肥妻苟山村养娃,疯批佛子急疯了渣男兼祧吃绝户?改嫁皇叔他急了狂龙战枭被流放后,五岁奶团带全家致富我在板鸭很开心穿书被鞭打,我抱上黑化首辅大腿拒绝SSS级天赋被封杀,我成唯一真神荒年肉满仓,缺德后娘养歪女主!弹幕剧透,婉拒男模抱紧老公大腿八零随军:大小姐认错老公被亲哭重生矿奴,却成为人类救世主?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邓晓阳与李朝阳 -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txt下载 -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最新章节 -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