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往事

南无臭蛋

首页 >>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水浒卧底霸天武魂三国之袁氏天下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乱世贼王我不是野人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红色莫斯科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从山贼开始
五代十国往事 南无臭蛋 - 五代十国往事全文阅读 - 五代十国往事txt下载 - 五代十国往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43章 陈桥兵变之天有二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天有二日】

“兵变”一词是本书出镜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自唐末以来,各种兵变多如牛毛,而公元960年春节期间的“陈桥兵变”,则是残唐五代、乃至整个古代史最着名的兵变。

然而权威史料却对这段历史讳莫如深。道理很简单,为五代修史的,正是“陈桥兵变”所孕育出的大宋王朝,大宋王朝又偏偏顽强存活了300余年。

《宋史》的成书又颇有意思:

其一,元朝初年,元世祖忽必烈就按照惯例,下诏为前朝修史,但这位马背上的蒙古大佬并未真正重视这件事,导致无果而终。当朝廷真正着手为宋朝修史的时候,已经是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距离“陈桥兵变”过去了近400年,那个时候,元朝都已经走到了灭亡的边缘。

其二,牵头修撰《宋史》的,是两位“外国人”,一位是蔑里乞·脱脱帖木儿同志,一位是阿尔拉·阿鲁图同志。其中,阿尔拉·阿鲁图同志根本不懂汉文……

蔑里乞·脱脱帖木儿,也被音译为“托克托”,而他最为人熟知的名字是“脱脱”,很卡哇伊的蒙古蔑里乞部毛脸抠脚大汉。

两位蒙古是挂名督导,实际参与修撰《宋史》的是二十多位汉人史官。

其三,史馆编修们在编撰《宋史》的同时,还要编撰《辽史》与《金史》,工作量巨大。

其四,《宋史》记录了大宋朝300余年间的历史,共496卷,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为庞大的正史,没有之一。卷轶浩繁,其“列传”共收录了两千余人,比《旧唐书》多一倍;其“食货志”则是《旧唐书》的七倍!

其五,如此海量的工作,却仅仅耗时两年半。至正三年(1343)3月,皇上下诏编撰;至正五年(1345)10月,宣告完成。

综合起来,就是说在“陈桥兵变”发生的近400年后,两位外国人牵头20多个汉人史官,编写大宋300多年间的历史,还要同时编写契丹人200多年的辽国历史和女真人100多年的金国历史……两年半,完工。

当我们了解《宋史》的修撰背景后,也许就会更加心安理得的接受它的一切缺点了,向元朝史官们道一声:“您辛苦了!”

元朝史官:“我太难了。”

一般认为,《宋史》的编写比较草率,对史料的真伪缺乏鉴别,资料也没有经过精心剪裁,几乎就是将手头现成资料的复制粘贴,而且结构也较为混乱,其价值观也存在历史局限性……所以自元朝后,历代均有重修宋史者,例如明朝《宋史质》、《宋史新编》、《宋史记》;清朝的《宋史筌》等等。

回到话题的开头,当我们了解了《宋史》的成书背景后,也就不难理解“陈桥兵变”的迷雾重重了。宋朝人的隐瞒和粉饰,为几百年后的元朝史官出了这道世纪难题。

我们也只能通过只言片语的间接记载,来推测当时的情形。老规矩,本书接下来将以权威正史为基本模板,先简述事情经过,再结合多方史料给出合理的分析和符合逻辑的推测。

按照官方权威史书的描述,契丹与北汉联军南下寇边,赵匡胤同志临危受命,率领帝国最精锐的武装部队——中央禁军,火速赶奔河北前线,抵御外敌,替主分忧。

然而随同出征的官兵们却十分不情愿,因为现在是春节长假期间,正月初三。而更重要的是,如今的皇上是个6岁半的小屁孩儿,他能与先帝柴荣相提并论吗?万一朝中出了奸臣,那我们这些前线将士的命运又该通向何方?

所谓主少国疑,一层阴霾笼罩在这支军队的上空,谁都在想,但谁也不敢说出来。

在枯燥乏味的行军过程中,一位名叫苗训的占星者忽然驻足不前,把脸抬成45度仰角,目不转睛地盯着苍穹,捋着胡须低声沉吟道:“怪哉!”

这个反常的举动立刻吸引了众军卒的围观,大家纷纷向他注视的方向看去,随后便更加疑惑,天上既无奇珍异兽,也无UFo,甚至看不出任何异样。

一位名叫楚昭辅的将领赶来维持秩序,苗训却拉住他,引他一同观瞧,“看到了吗?天上有两个太阳,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下面那个正在追逐上面那个。”

“啊?!”

将士们开始骚动了,有人还在疑惑,但已经有人开始附和,“看到了!两个太阳!”

见人群开始骚动,苗训便神秘兮兮地对楚昭辅说道:“此乃天意,人力不可违也。”

什么天意?自古有云,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如今,天上两个太阳,当然就说明人间有两个天子喽。

当晚,大军行进到距离汴州城约20公里的陈桥驿安营扎寨。此时,军队里议论纷纷,终于有人戳破了那层窗户纸。

“皇帝幼弱无知,我们为国杀敌,谁能知晓?不如拥立一个能替大家做主的人,再去立功,求取富贵!”

拥立谁呢?当然是咱们的最高统帅、身经百战且爱惜士卒的赵匡胤同志喽。

在赵普、赵匡义等人的怂恿下,将士们群情激愤,聚众叫嚣,表示除非立赵匡胤当天子,否则不会再往前走半步。

赵普,赵匡胤的亲信智囊;赵匡义,赵匡胤的亲弟弟,后来避讳改名赵光义,即日后的宋太宗,为方便叙述,后文直接以“赵光义”呼之。

众将士齐聚赵匡胤帐外,陈情诉说。

赵匡胤听闻军中有变,非常震惊,呵斥他们退下,不要胡说八道。随后,便返回营帐,喝酒睡觉。

今夜无眠。唯独赵匡胤鼾声如雷。

五鼓时分,天还没有亮,陈桥驿却被灯火照得亮如白昼。将士们高举火把,相聚聒噪,要求大帅站台背书,带领大家共谋富贵。

赵匡胤却宿醉未醒。

将士们的情绪被彻底点燃了,在某些激进分子的带头下,众人欲强闯中军大帐。关键时刻,赵普和赵光义挺身而出,率先闯入赵匡胤的卧室,把熟睡中的赵匡胤摇醒,“大帅,起床啦,兵变啦!”

赵匡胤不紧不慢,悠哉悠哉地伸了个长长的懒腰,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欠伸徐起),“哦?哎呀,讨厌了啦,走,去看看吧。”

门分左右,赵匡胤穿着睡衣千呼万唤始出来,身后一左一右跟着赵普和赵光义。但见火光之下,将士们表情肃穆,手里紧握刀剑,看得出来,态度非常诚恳。

“诸军披甲露刃,强闯帅帐,意欲何为?”

为首的几人慷慨陈词,说将士们不畏流血牺牲,但死也要死个明白,明白是为谁卖命,大家想要为你卖命,以求你能带领大家取富贵。一句话,拥立你当新天子,你要是不答应的话,众兄弟们认识你赵匡胤,可手中的刀剑,不认识什么赵匡胤!

还没等赵匡胤反应过来,不知是谁拿了一件黄衣,披在赵匡胤身上,众人随即跪拜,山呼万岁。

这一幕,又叫“黄袍加身”,有人说拿的就是皇帝穿的龙袍,也有人说只是一件黄色的衣服,甚至可能是从军旗上扯下来的黄布。《宋史·太祖本纪》的记载是“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

根据《宋史》的记载,此时的赵匡胤没了征战沙场的机敏果敢,而是表现得像个弱智一样,迷迷糊糊地被从床上拉起来,迷迷糊糊地就被套上了皇帝龙袍,随后又迷迷糊糊地被众人抬上马背,“即掖太祖乘马”。

赵匡胤没有说话,更无力反抗,因为这才是宋朝史官需要的“真相”。只有这样,赵匡胤才配得上伟大光荣正确。他的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小动作,都会被后世史学家拿出来,无限放大,所以,官方索性不留任何痕迹,太祖爷就是“未及对”,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穿上了龙袍,抬上了御马,你们爱信不信,反正我们是信了。

到了马背上,赵匡胤终于说了一句话:“你们真的服从我的命令吗?”

众人于是跪地表忠心,“上刀山,下火海,您一句话的事儿。”

赵匡胤欣慰地点点头,“回汴州!”

喜欢五代十国往事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五代十国往事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的女友吸血鬼机甲只是限制器?肌因锁,开!瓷盆成精后,我被送到蛮荒搞基建剑道邪尊替嫁乞丐是大佬:夫人能掐会算乡村少年超级仙医养女妖开青楼?这书生不干人事啊九龙神鼎美女的超级保镖农门长姐有空间医界圣手我当出马仙的这些年美人法师又被契约兽拐跑了从头卷起,我的营销系统逆袭天下四合院:我姓王,身怀丞相之志洛克王国的炼金术士一剑朝天人生赢家盗墓:七岁小爷,开局发丘天官
经典收藏大明:开局朱元璋逼我结拜醉卧江山红楼:争锋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重生南非当警察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永乐小皇孙琅琊榜史料本:筹谋十二年超神特种兵王我本三国一路人大乾异事录汉末氪命邪王独宠,庶女为后大明嫡皇孙,开局救活太子朱标人在三国,横扫诸天反派的猫会种田朕真的不务正业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最近更新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娇小玲珑的芈瑶沉默的战神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穿越之铁血捕快大夏镇远侯明朝皇帝往事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明狗腿子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大齐之君上传奇
五代十国往事 南无臭蛋 - 五代十国往事txt下载 - 五代十国往事最新章节 - 五代十国往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