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盛世录

蓝溪水

首页 >> 千秋盛世录 >> 千秋盛世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曹营当仓官五代十国往事大国军舰我不是野人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东晋北府一丘八金牌帝婿抗日之铁血狂兵我成了龙妈
千秋盛世录 蓝溪水 - 千秋盛世录全文阅读 - 千秋盛世录txt下载 - 千秋盛世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03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午夜的黑幕遮盖了天穹,星和月都没敢露面,只有黑魆魆的一片,正如被窥探的人心。

书房内,如意正在奋笔疾书,屋外是即将奉命启程宣诏的八百里加急。

如意的身后站着维正,维正犹如一柄傲雪的青竹;他身后的里屋里头,层层帐幔的后面是熟睡的念理和青葙。

维正满意地看着诏书,道,“梁王散播燕王倒戈的假消息,遥想先皇和公主的意外,想必不久后燕王后和燕世子也会…皇上圣明。”

“倘或不是假的怎么办?”如意有些心虚,不禁低声道。

他的声音颤抖,带着恐惧和不甘。

他心中怀疑,林修能的种种在他的心里放大——他到底是李书颜的哥哥,他到底是西夏人,燕国到底是太大了,他到底是收编了许多匈人。

他到底与如意来说太陌生了。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与左而目不瞬。皇上说假的就是假的,皇上不仅自己要信,也要说服天下信。皇上自己信不了,怎么说服天下人?!”

维正说道;话毕正巧李穆推门而进,而如意正捧着玉玺盖印。

“怎样?”维正急切地问道。

“城里头已经有人知道了,中央军里头也有人知道了。”

李穆汇报道。

如意和维正相视,不同的是维正眼中竟有了笑意。

“传得这样快。”维正道。

“臣也奇怪,”李穆道,“怕不是梁王的探子潜进来传的。臣已经派人暗中调查,一有发现便抓起来;更不许众人议论。”

“若是不许人议论,反而坐实了此地无银的事。”如意担忧道。

“白将军怎么说?”维正问道。

“白,白将军不肯见我。”李穆道,“但是,臣听闻燕军里头已经有知道的了;也已经有人,回燕京城了。”

如意奋然站起,道,“他怎么敢?!”

“皇上的圣旨,得比燕军快。”维正微微蹙眉,立刻正色道,“不然这诏书,连燕京城门都进不了!”维正承认,他低估了白佑,低估了他对燕王的忠心,是啊,白将军是对燕王效忠,不是九重城的皇上,更不是如意。

诏书送出后,如意颓废地坐在御座上,宛若一尊枯木,毫无生气。

他缘以为自己是皇帝,天下众臣俯首,百姓跪拜,不想只林修能倒戈一事就能让整个燕军不奉诏;而且白佑丝毫不担心孙女白念理,如意冷笑,白念理姓李,不姓白;并且白佑也认准了如意念在旧情上断断不敢对念理下手。

太难了,当皇帝太难了,如果没有积年的培养,根本掌控不了天下,而能震住场子教他用人之道统御九州的李书颜,恰恰死得那么早。

她根本甚么都还没叫自己就走了。

他的手指摩挲着传国玉玺,重如千金,冷若冰玉。

如意问道,“燕军不奉诏,那么中央军呢?”

中央军里头可是有一半儿的人都是先前书颜从燕军里头抽来整编的;也就是说,中央军里有一半的人可以说是书颜的。

呵。

他暗自笑着,当年书颜整编中央军,不知道是不是就是为了防自己。

如意接下维正李穆的目光,道,“前几日朕听皇甫先生说史,说到了先汉武帝,也讲到了武帝幼子宣帝刘弗陵。此刻朕就同这宣帝一道,都被做了空,没有菀青帝姬和燕王,谁都不把朕放在眼里!朕,根本唤不动朕的大军!”

“皇上!”

“臣!李穆!愿为皇上尽忠心!”李穆跪拜道,“还有姜国几十万里土地上的臣民,尽皆皇上统辖!”

“皇上!臣皇甫维正,愿为皇上尽心效忠!”维正也跪拜道。

二人执礼效忠后如意方稍稍安心些了,可待李穆退下后如意又开始忧虑起来,维正见此不敢离去,整晚都陪着如意。

良久,如意忽然开口,试探问道,“维正,此话朕不敢同别人讲,只敢和你讲。”

“皇上无须顾虑。”维正道。

“朕自知难以比过梁王,若真败了,能否……天京……”

“皇上!”维正立刻跪下,语气却不容置疑道,“维正只问!《通鉴》开篇是何?”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如意不知何意,拉起维正,背诵道。

“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何谓分?何谓名?”维正问道。

“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士大夫是也。”如意继续道。

“皇上既知这话,就不能不明白!”维正厉声道,“如今要做的,不是伐梁王,不是占天京,是维护您的礼纪朝纲!‘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正是周威烈王姬午分封三诸侯,才致春秋终战国始!皇上若不能胜过九重城里的梁王,则齐国,百越,蓬莱三国甚至燕国都会成为您的大患!”

如意听罢不语,维正继续道,“左君有文,《襄王不许请隧》,‘何政令之为也?’。天子的隧礼是臣民不能觊觎的,若襄王允许晋文公用了天子的隧礼,那人人都可以做天子了。今日皇上肯与梁王二分天下,他日九州便敢重现战国之乱。”

如意听罢沉默良久,又道,“那皇甫先生,他日若朕真的伐梁成功,坐在九重城的龙椅上……燕国白佑不愿奉旨,是不是也要惩?”

“是。”维正欣慰道,“皇上明智。皇上还得明白,此刻燕王生死不明,但无论是生是死燕王都不能反!燕国地大民多,民风凶悍,且又有百万之军,燕国反了我们就会腹背受敌!”

“如果这样,”如意问道,“那先生方才又为何下令给匈人发兵器?燕国民风凶悍,匈人民风岂不是更凶悍?!”

“我们给匈人的良弓利箭,是燕王不愿给他们的。匈人判降数量之大实在令燕王不得不防,燕王刻意重其心而非其力与其气,就是这个道理。久压神疲的匈人若是遇见了能知人善任的主必然愿倾力相附,而您,就是这样的人。不能与则不能取,吝于名则失于实。”维正颔首道。

如意听罢点头,忽而又想起甚么,回身拿出了一个小印,向维正道,“先生该知道这个。”

“同道之印。”维正欣喜地认出道。

这是很早以前兴帝赐给皇太孙承景的师父的,那师父正是皇甫维正的爷爷。皇甫老师父为了让承景好好念书,便尊在了璇玑阁,不知道怎么竟然到了如意的手中。

“是菀青帝姬留下的,青葙告诉了朕这印的来历。”如意道,“先有父皇赐此印给皇甫老师父,意为君臣同道,后有桓祖赐印与菀青帝姬,今朕效仿明君,赐此印与你,我与你,君臣亦同道!”

“臣谢皇上!”维正立刻接下,颔首道。

屋里的更漏落下一截,半个时辰又过去了。

——

白佑在帐子里来回踱步,此刻林修能倒戈的消息已经传遍了燕军,白佑不得不当众斩杀了三个传谣言的人,此刻全军静默。

林修能不会叛变,他知道。

古来叛将变节皆为禄利名节,林修能是燕王,整个燕国都是他的,他犯不着易主伏臣,更别说念理在如意手上。但这不意味着白佑会奉如意的令,他是燕臣,只侍燕君,只奉燕令。

白佑比起这个,他更担心的是林修能的安危:林修能战败不假,但是他是死是活?

修能死的消息确实是一剂猛料,足以乱了燕军和中央军的军心;但是若是瞒下了修能的死而假借他人代之来遥指燕军,未尝不是一个好计谋。

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要知道修能在哪儿,是死是活。

一个身影闪进帐中,一袭青衣不易察觉,定睛一看缘是宋孝城。

孝城道,“我把他们送出了天京地界,也叮嘱了不要休息直去燕京。”

“燕京的飞信送了吗?”白佑问道。

“送了。没敢在信里头说事委,只让城主封城门静候飞羽兵。”孝城道,“飞蝗回来了,带了三个说是庄王的人。”

“庄王?!”白佑疑惑,缘本修能是该汇合庄王的,现在修能不知下落,那这个庄王…

“那三人拿着说是王爷的玉佩,人就在外头。”孝城道。

白佑疑惑真假却也立刻叫了进来问话。

那三人一副天京佃户的打扮,长相亦不似北方人,皮肤黝黑眉目刚毅,看不出真假。

但是那块玉佩却是真的。

当年就是白佑亲自带着仅有一块玉佩的林修能来见的燕王;先年燕王也是在一次剿匪中赏了这块西夏玉佩给了林修能的母亲青眼胡姬。

“给你们这枚玉佩的人,长甚么样?”白佑摸索着玉佩上的西夏文,面不露色,问道。

“绿色眼睛。”中间那人率先回答道。

“同我一样高,”白佑道,“眉骨突出。”

“不,比你高。”右边的人插嘴道,“左肩有疤。”

“他还说,”左边的人道,“回来后要把《通鉴》看完。”

“王爷下了甚么令?”白佑问道。

“围天京。”

——

九重城的天牢见不得光。

深埋在地下,唯有顶上的一小处光亮如同踏破千军万马的穿云箭。

从前天牢总有一个敲梆子的狱卒,但那狱卒死在了百越人的刀下,此刻天牢只有门外把手的梁军。里头昏昏暗暗又静悄悄的,唯有偶尔发出的一两声细碎的兹嘎兹嘎声,仿佛是林子洞的耗子在偷灯油。

细碎的撬锁声迎来了细碎的脚步声。

来人衣着华丽面若冠玉,却神色阴质,他经过一个又一个的空牢房,最后驻足在林修能的面前。

“林修能。”

李昭轻轻叫道,“认得这个么?”

修能缓缓抬起头,双手在身后的枯草堆里头隐藏着。

“我的玉佩!”修能叫道,“还给我!”

“那这个呢?”李昭又拿出了一把匕首,问道。

“这是,我…父王的。”许久不见这把匕首,修能竟然有些陌生,却又很快认了出来,道,“后来他送给了…梁世子?!你是梁世子李昭?!”

“看来这是真的燕王了。”李昭满意地收起二物,居高临下紧紧凝视着这个眉眼间有着西夏影子的脸,道。

这张脸确实是像上过战场的脸。

“李昭,我是林修能,当今的燕王!”修能挣扎起身,喊道,“我护圣主回九重城!我问你,你父王为何阻拦?!更要杀我?!”

“圣主是谁?”

“兴帝皇十六子李如意!”

“兴帝是被李如意的母亲害死的,那妖妃就葬在天京城外,这件事情你不会不知道吧?!既然知道为何尊他?”李昭问道。

“李如意是先皇驾崩前钦点的!是祭告过天地有传国玉玺的!”修能立刻反驳道。

李昭看着修能焦急的样子不禁笑了,道,“看来你不会变节。”

牢房里头阴暗暗的,充斥着霉烂的味道。

李昭继续道,“听闻你母亲是西夏人,你的长相,果然是个鞑子。”

“我母亲是谁和你没有关系!”修能隔着牢门抓起了李昭的衣襟,怒道。

“你死到临头还敢这样。”李昭嗤笑道,“你也不配!我母亲梦凤栖梧生下我,世人都道我凌云万丈,不是你这种人能碰的!”

“我偏碰!”

修能挥起一拳直要打过去,却被李昭手快用匕首划伤;但李昭没有占到甚么便宜,脸上被重重地打了一拳。

李昭怒气异常,擦了脸上的血,甩开了匕首后负气离去。

天牢里又只有林修能一人了。

——

科普的东西有点多,底下写不下,写在正文了。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与左而目不瞬:出处《心术》,苏洵。

※《通鉴》:即《资治通鉴》,统治学的书。以下几句都出自《资治通鉴》的第一篇,讲述的是“三家分晋”。历史上认为:三家分晋这个事实存在后,周天子承认了三家分晋的合法性,这一行为导致了战国的出现,礼乐开始崩坏。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韩景侯、赵烈侯、魏文侯,此即“三家分晋”。

※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何谓分?何谓名?:翻译:我(指司马光)知道天子的职责中最重要的是维护礼教,礼教中最重要的是区分地位,区分地位中最重要的是匡正名分。何谓礼?何谓分?何谓名?

※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士大夫是也:翻译:什么是礼?就是朝廷的纲纪。什么是区分地位?就是君臣有别。什么是名分?就是公、侯、卿、大夫等官爵。

※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翻译:“三家分晋”这件事对于其他诸侯来说,过错不在三家,而在天子身上,(所以其他诸侯可以效仿三家分晋,事后找周天子补上手续)(这也是为什么说三家分晋是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

※《襄王不许请隧》:出处《左传》,写的是晋文公帮助周襄王,襄王感激,晋文公希望能使用周天子的墓葬规格,但被襄王拒绝。这个故事和上面的三家分晋说的是同一件事,那就是天子通过礼教纲纪君臣有别来维护统治,一旦越线,就会出现礼崩乐坏的场面;三家分晋是反面教材,《襄王》是正面教材。

喜欢千秋盛世录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千秋盛世录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快穿异世界还愿混沌天帝诀内卷修仙后我从废柴成为了团宠重生之再见了白月光叶罗丽之冥府我是风水师舰娘:开局腓特烈大帝超级保安在都市大佬上恋综靠发疯整顿娱乐圈爆红我在末世有套房内穿书即流放,我在古代囤货逃荒瓷盆成精后,我被送到蛮荒搞基建武夫凶猛虫族加点:妖魔只配当饲料乡村少年重生八零媳妇超凶上卿有疾四合院:我何雨柱,高考逆袭人生都市之最强DNF系统病毒王座
经典收藏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我家厕所通万界我,李家庶子,一拳轰趴李元霸把后宫当成副本永乐小皇孙红楼:争锋项羽战三国重生南非当警察梦之大唐大国重坦荡宋强明:我将现代物资搬运到大明醉卧江山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极品帝师民国烽火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大乾监国太子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第一废材傲妃
最近更新破晓之征晨曦军阀,抗战:纨绔子弟的崛起回到原始搞科研开局入赘将军府,我成了文圣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重生我无敌三国曹髦灭晋兴魏人质王爷统乾坤坐断满江红逃生三国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壮王我为公子扶苏,打造大秦最强盛世鼙鼓揭天破宋来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穿越之生存指南三岁无敌小皇孙异域使命
千秋盛世录 蓝溪水 - 千秋盛世录txt下载 - 千秋盛世录最新章节 - 千秋盛世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