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青史尽成灰

首页 >> 大明第一臣 >> 大明第一臣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我在曹营当仓官迷踪谍影带着农场混异界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五代十国往事你是明珠,莫蒙尘我不是野人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三国之袁氏天下
大明第一臣 青史尽成灰 - 大明第一臣全文阅读 - 大明第一臣txt下载 - 大明第一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04章 张老师的小课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篇祭文读下来,宋濂已经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

这不是一篇普通的祭文,而是一套完整的纲领,是整个朱家军集团,对于历史的看法,对于未来的展望。

从盘古开天辟地讲起,是为了区别华夷,歌颂贤臣,甚至把陈胜吴广写进去,是为了赞扬反抗。

归根到底,又落在救民之上,民意即天意,天心即民心……说到了这份上,等于是彻底和元廷还有其余红巾军区分开。

朱家军已经成为了一支彻彻底底,与众不同的力量。

什么名分争执,要怎么号令治下,怎么对外宣称……全都没有了疑问,纪年使用华夏吴国,以老朱入金陵的次年算起,也就是至正十六年为华夏吴国元年,用国号为吴,但国主号为吴国公,并不称王,入境华夏吴国,简写成吴,或华夏均可。

至于红巾军,朱家军的称呼,在正式文件里面,也多以华夏代之。

总而言之,老朱的势力彻彻底底独立起来,而且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

朱元璋就任吴国公之后,任命属官,宣布新政,而诸般大政的头一条,就是发行华夏宝钞。

而这个任务,也就落在了张希孟的头上。

“诸位都商议一下,看看要怎么办吧?”

张希孟也有了自己的值房,他居中而坐,刘伯温,宋濂,甚至贾鲁,龚伯遂等人都来了。

尤其值得一提,连也先帖木儿也被叫来了。

这位刚刚修了好几个牛蹄,身上还带着粪土的味道,索性大家伙也没有在意,认真做事的人,总是值得尊重的。

“也先,大元的宝钞似有一段还不错,你能不能分享一下经验,让我们都仔细听听?”

也先怔了怔,宝钞,这破玩意简直是他们兄弟心中的痛,红巾军兴起的一大原因就是变钞。

正是有了切肤之痛,谈起来才更加深刻……有些书中盛赞元朝的宝钞,认为这个宝钞储备金充足,币值稳定,非常先进,比起大明宝钞强多了。甚至可以得出元朝统治者比起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更懂经济。

至于哪本书,也就不用多说了。

其实论起币值稳定,商民便利,元朝宝钞维持的时间,还真没有大明宝钞长……只不过在古代的条件下,搞纸币,下场大概都能预料。

元朝最初发行宝钞,甚至不是以白银作为储备金,而是用生丝,一千两生丝作价五十两银子,然后一两银子做宝钞两贯,也就是说一千两生丝,换一百贯宝钞。

后来元朝干脆以银子作为储备,随路设立官库,贸易金银,平准钞法。每花银一两,入库其价至元钞二贯,出库二贯五分。赤金一两,入库二十贯,出库二十贯五百文。

按照元廷的设计,如果外面拿一两银子,可以换出两贯宝钞,而每多一两银子的储备,可以多发行两贯五分宝钞,赤金按照十倍银价计算。

其实从这个比例看,元廷甚至算是保守的,纸币和储备金的差距可以更大一点,比如有三成的储备金,就能发行十成的纸币。

但是也不用担心什么,因为很快元廷就坚持不住了。

大量发行纸币,远远超出储备金,无力继续维持,元廷干脆来了一手美帝的传统艺能,宣布宝钞不在和金银挂钩。

大元朝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了。

从此开始,元廷就放飞自我,大约从1276年开始,元廷就疯狂发行宝钞,个别地方,几百贯宝钞都买不下来一斗小米。

而元朝的统治者,为了满足挥霍需要,每年增发300万锭宝钞,甚至还弄出了大额的新钞,取代旧的宝钞,把金圆券的招数也学来了。

这些事情就发生在忽必烈在位时期。

说起来讽刺,这位大元朝的开国之主,在他的治下,大元朝就已经露出了亡国之态,简直能和西晋比烂了。

随后的事情也就不用多说了,元廷疯狂发行宝钞,变着花样发行,民间抵制,就改用金银铜交易,元廷又不许金属交易,谁敢不用宝钞,就要杀头。

可宝钞又不停贬值,就这样,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一直混到了黄河决口……脱脱主政,要治理黄河,就必须花钱,偏偏国库又是空的。

脱脱就主张变钞,重新发行新钞,新钞的币值是旧钞的两倍。

但是在操作中间,新钞和旧钞又是一样的,仅有一个区别,就是在新钞背后盖个戳……这么扯淡的手段,自然是不可能维持的。

有高手干脆伪造个戳,自己收旧钞盖戳,利润翻倍,用不了几天,就能上市飞升。

假币遍地,钞法崩溃,短短几年,物价暴涨七万倍,然后才有了红巾军造反,大元朝山穷水尽……

稍微梳理一下元朝宝钞的历史,就能发现这里面有无数似曾相识的桥段,比如布雷顿森林体系,马克超发,金圆券改革,津巴布韦的恶性通膨,甚至有葡萄牙埃斯库多崩溃……整个一个纸币的一百种崩溃方法了。

果然历史上没有新鲜事,不过是穿着不同衣服的人,把同样的故事,一遍又一遍上演罢了。

听也先帖木儿把这些事情说完,尤其是讲脱脱变钞的这段,他拼命给老哥往回圆,但是到了最后,他也不得不长叹一声。

“百姓民力凋敝,变钞太急,官吏太恶,钞法太烂……如此一来,百姓山穷水尽,安能不反!”

听到了也先如泣如诉的抱怨,诸如宋濂等人都摇头了,要不咱们就别折腾钞法了,这玩意根本是害人的东西!

倒是龚伯遂比也先有见识,他说道:“宝钞意在财货流通,汇通天下,利国利民……只是不要滥发就好。如今上位占据江南富庶之地,商贾繁华,古已有之。如果不发行宝钞,不鼓励商贸,唯恐对朱家军不利。”

这时候贾鲁突然开口了,“老夫也得到了消息,张士诚发行了铜钱,如果我们拿不出应对的手段,他派人到我们境内,大肆采购物资,只怕会造成很大的麻烦!”

张士诚造的铜钱叫做天佑通宝,这玩意在后世还属于名币大珍,在拍卖行卖出过410万的天价。

说回当下,张士诚这个私盐贩子,常年经商,摆弄银钱,他发行铜币,还是很靠谱的,也相当受百姓的欢迎。

宋濂迟疑道:“既然张士诚能发行铜钱,我们为什么不能效仿?”

贾鲁笑了,“张士诚占据淮东之地,盐商云集,金银铜钱的储备本就很多,加之他又有大批的食盐,只要规定收取金银即可,他每年都能结余下许多银钱,发行铜子,不成问题。”

这时候刘伯温突然低声道:“这么说,张士诚其实是靠着淮盐喽?”

贾鲁点头,“没错,他的确靠着淮盐,奈何我们没有啊!”

众人又议了一阵子,大家基本上达成了共识,货币这玩意,不能不搞,如果不搞,就会被张士诚等人占便宜,也不利经贸发展。

但是一个不好,宝钞崩溃,后果也不堪设想。

而且朱元璋治下,缺少足够的金银储备,总是不能让人放心。

“诸公,咱们已经说了这么多……我倒是想请教大家伙,为什么发行宝钞要以金银为储备,元廷最初用生丝,为什么也可以?”

刘伯温立刻道:“宝钞不过是一张花花绿绿的纸,以纸换物,乃是空手套白狼,非有金银背书不可!唯有如此,百姓才能接受。至于生丝,也是这个道理!”

“不!”

张希孟笑道:“说宝钞是一张纸,并不值钱,所以必须有金银为储备,看似是对的,但是田契,房契,何尝不是一张纸?为什么就有价值?”

“这个……”刘伯温再聪明也没学过后世的金融,被张希孟问住了,只能勉强道:“田契代表田亩,房契代表房子,到底不同宝钞。”

“不!其实大可以把宝钞看做一份约书,只是这个约书非常特别,不是具体和某个人签的,而是和所有人签署的。按照约定,拿着这一份约书,可以到市面上换取相应价值的商品……所以这份约书可以不要金银,只是能买到东西即可。”

大家伙忍不住吸了口气,仔细思忖张希孟的话,这时候孙炎突然开口,“张相的意思,是金银不能吃,不能喝,拿着金银,并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

张希孟笑了,“对了一半,但还有一半……那就是我们不知道市面上有多少东西,也不知道要多少宝钞。如果随意发行,肯定不可以。我们只有把宝钞锚定在金银之上,至少有个依据,不至于乱了。”

货币这东西,本就是这些传统读书人的弱项,想让他们想清楚其中的关键,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张希孟干脆直接道:“其实我们可以抛开金银……只要我们弄清楚境内有多少粮食,有多少商品,每天交易,又需要多少钱,我们就能在内部发行华夏宝钞,方便百姓。只要拿着这一张纸,能买到粮食,能缴纳税赋,其实纸和金银,没有什么差别。”

“而金银只不过是跟外面交易结算时候,才需要用到的,只是弥补差价罢了。”

“归根到底,发行宝钞,不是考验我们有多少金银,而是考验我们对治下的了解,考验我们的执政能力!”

喜欢大明第一臣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大明第一臣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洪荒之瘟疫漫天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捡来的刀法冰封末世:在鹰酱邻居囤粮我囤枪虫族加点:妖魔只配当饲料武极大帝尊僵约:开始万尸朝拜,惊呆马小玲替嫁乞丐是大佬:夫人能掐会算快穿:路人甲她带着手机美美躺平开局金风细雨楼主,一刀惊天下从篮球火开始的诸天之旅剑道邪尊狂魔法师混沌天帝诀苏阳林依依乡村少年红楼之黛玉长姐是皇帝废柴嫡女要翻天上官若离东溟子煜我来到这个年代搬空奇葩养母家,下乡替嫁养崽崽
经典收藏大乾监国太子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项羽战三国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启明1158人在三国,横扫诸天大国重坦马谡别传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从西汉开始摆烂第一废材傲妃醉卧江山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我本三国一路人从嬴政开始盘点极品帝师从特种兵开始的万界穿越
最近更新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沉默的战神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起飞,从1973年开始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大晋霸主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秦末苍穹之变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御赐监察使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大明第一臣 青史尽成灰 - 大明第一臣txt下载 - 大明第一臣最新章节 - 大明第一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