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臣

更俗

首页 >> 楚臣 >> 楚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九锡我的谍战岁月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入赘王婿三国白门楼之恨万界之我是演员水浒卧底万神祖师红楼群芳谱最强败家驸马爷
楚臣 更俗 - 楚臣全文阅读 - 楚臣txt下载 - 楚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七百六十二章 洛阳(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送走春十三娘后,李知诰也是车马劳顿,洗漱过回到卧房,听苏红玉说着对李挚、李畋二子的婚事安排,说着刚从春十三娘那里听到的洛阳城里的新鲜事,不知不觉便睡了过去。

清晨醒过来,听到院子里外有人说话的声音,李知诰起床走出来,看到一名身量魁梧的中年官员带着两名侍从站在内院外的夹道里,正跟李挚说着话。

李挚虽然年仅二十二岁,在军中就已有资格升任副旅指挥使一级的将职,但李知诰这次将他一起带到洛阳,除了是希望尽快解决掉他的婚姻大事,也是表示彻底放弃兵权,也希望李挚能暂时告别血腥厮杀的战场,到洛阳任职能多些积累、沉淀。

李知诰看那名中年官员气度不凡,却穿着低级文史官服,以为是参谋府派给他的侍从官,便想叫李挚将他先带去前厅坐着,等他洗漱过再正式询问参谋府相关的事宜。

“这位是军事学院教谕陈昆将军……”李挚跟李知诰说道。

李知诰到参谋府任参知,同时还要在军事学院兼领祭酒一职。

目前洛阳国立综合学院,有诸监等职事官,也有祭酒、教授、教谕、助师等教职。

军事学院相对独立一些,祭酒名义上是最高职事,李知诰还想着军事学院交接的事情,怎么也应该是院监或副临之类的职事官过来跟他交接,但看到陈昆朝他拱手致礼,转念间猛然想这人是谁来,连忙还礼:

“啊,原来是陈昆将军,君上怎么叫你到我这里来了?”

李知诰与陈昆还没有打过照面,但又怎么可能不清楚他的事迹?

“陈昆可受不起军府大人之礼,”陈昆说道,“陈昆算是修陵有功,升了一级,从伊川县主簿调到军事学院任教谕——军府大人兼领祭酒,陈昆作为助教,以后便要听军府大人的差遣。”

“不敢,不敢,”李知诰忙说,又吩咐李挚道,“你陪同陈将军到前厅稍坐片晌,我洗漱过就来,真是失礼了。”

李知诰匆匆洗漱过,就赶到前厅,与陈昆分主宾坐下,叫李挚以及还在他后面起床的次子李畋赶过来坐陪。

参谋府事务繁忙,李知诰即便兼领军事学院祭酒,也很难兼顾到那里的日常事务。

不过,军事学院作为大梁将官的培养摇篮,这个祭酒之位哪怕是名义上的,也非比寻常,不能随便安排人去执掌,甚至就连郭却、奚奴儿二人,资历都略有不足。

李知诰最初还以为韩谦会在他之外,会在军中另外再选一名有宿望的老将,担任院监来主持日常事务,但现在看到陈昆坐在跟前,他便猜到韩谦的安排是什么。

陈昆负责进攻荥阳时铸下滥杀妇孺的大错,韩谦把他的将职一捋到底,短短两三年就起复重用,会有损国法威严,此时军事学院不设院监,而使陈昆以低级佐吏身份,实际负责军事学院的日常事务,也算是对他的妥善安排。

此外,陈昆看似品阶虽低,然而以他的资历及声望,却也不用担心他人对

这样的安排会有什么意见。

李知诰待歇片刻,他带着两子与陈昆赶去参谋府。

参谋府与左内史府涉及军政决策,就座落在上阳苑的南门外,有夹道直接通往韩谦日常接见将臣、署理政务的凌云阁。

参谋府除了左右参知外,还有郭却、奚发儿、殷鹏等副监、知事分掌诸司,王辙也是知制诰、谏议大夫,专门负责凌云阁与参谋府之间的联络。

辰时,判府事荆浩也赶到衙署来,与李知诰见面。荆浩曾任侍卫亲军步军司都指挥使,与曾任承天司都尉的荆振,都是朱裕身边的嫡系大将。

荆浩年岁未满六旬,但奈何他早年南征北战,留下一身伤病,今日赶到衙署与李知诰相见,也是侍卫搀扶。

荆浩目前在参谋府仅仅是挂一个判府事的头衔,已经不再过问具体的事务,今日到参谋府来见李知诰,也是正式交接参谋府的事权。

荆浩有三子,两子外放任官,次子荆堇在参谋府监军司任同知事。

“参谋府权柄甚重,还望李公执之,助君上开拓一代千秋功业。”荆浩不无遗憾的执李知诰,告慰道。

当世虽说平均寿命很低,主要还是未成年人的夭折率太高以及贫苦民众缺医少药,但就庙堂之上而言,六旬年龄可以说是正值年富力强之时。

要没有早年征战留下来的伤病,荆浩又怎么甘心交出相当于大梁兵马左右大元帅的位子?

荆浩却不是贪恋权位,而是当初朱裕说服诸将臣迎立韩谦时,曾说过力挽河淮危局,抵御胡虏,并使天下重归一统的希望,只能在韩谦的身上。

眼见天下归于大梁一统的曙光已经绽出第一缕光芒,荆浩却不能置身其中、躬迎盛世的到来,心里怎么可能没有遗憾?

李知诰情绪受到感染,心里感慨的想:哪里有什么事,能比开拓千秋功业、名留青史更能激励人心?

说到参谋府的权柄之重,相比较楚蜀两国的枢密院,韩谦几乎将除了征募、兵籍管理的军事权力,包括营房城寨建造、兵甲战械的研发、制造、采购、军事调动、武官将领任命提拔乃至军纪监察、情报侦察等权柄,都集中参谋府。

此时的参谋府相当于大梁数十万健儿的帅帐。

送走荆浩,李知诰又与参谋府分执诸司的知事、同知事以及骨干级的主事等中高层官员见面,午后又到凌云阁参与阁议。

在政务方面,虽然形成了左内史府裁定、议政院审议的决策办法,但大梁处于势力快速扩张期,军事形势瞬息万变,一些重要且复杂的军政事务,主要是诸府院参判事主官,集结到凌云阁商议。

而在这个阁议之中,主持议政院的韩道铭、朱珏忠依旧承担审议的角色,甚至韩谦的裁定,议政院普遍反对也可以进行封驳。

午后阁议的重点,就是第一第二中央行营军的筹建。

第一第二中央行营军的筹建,并非简简单单的将诸部人马集结起来就行了。

除了孔熙荣等人外,韩东虎

等几名预定出任第二中央行营军主要将职的将领,也从荥阳、虎牢等人赶到洛阳列席阁议。

这两支精锐兵马,未来承担拱卫中枢及机动增援诸路作战的军事重任,必然要选在洛阳或附近建设驻地。第一第二中央行营军,除了主将外,作战参谋部门、营地建设、后勤保障、军纪监察等部门都需要尽快确认下来。

行营驻地西翼第一中央行营军以潼关及北面的蒲津关等地为主,东翼第二中央行营军以虎牢关及孟州等地为主,这样一左一右也恰好将洛阳拱卫起来,同时水陆交陆便捷,也能利用原有的驻军营地加以改造。

而有军事调动需要时,两支中央精锐也能迅速远距离开拔诸路战场进行支援作战。

洛阳将臣都极具务实精神及实干经验,在韩谦强有力的统摄下,也罕见派系间的扯皮、倾轧,决策以及推动事情的效率极快,李知诰很快就对参谋府内部以及诸府院的事务熟悉起来。

高绍、韩元齐六月下旬,就分别赶往许州、东湖赴任,荆浩正式致仕病养,在田城回到洛阳之前,李知诰先要单独将参谋府支撑起来。

具体的事务有郭却、奚发儿、殷鹏、荆堇等人协助,然而第一第二行营军的筹建、拟定进兵晋南作战方案,调整各地行营军、预备役军与驻地的关系,还是叫李知诰忙得焦头烂额,一直拖到六月底,才邀上春十三娘、云朴子赶往监察府的羁押大狱探望吕轻侠、姚惜水、周元等人。

监察府作为大梁刑狱、监察最高机构,主要负责指导、监管行省及府县的刑狱、监察事务,颁布刑监律令的细则;而具体的判决处刑等事,监察府只负责重大、特大案件的审查,审查无误,也是由省府一级的刑狱司执行,不会特意的将重大案犯押解到洛阳来执行。

更为重要的,韩谦废除旧有的诛族、连坐等罪后,传统的中枢大狱每逢大案便会人满为患的情形,在监察府的羁押大狱已经看不到了。

李知诰、云朴子他们赶到羁押大狱,府狱知事也早就知道李知诰他们是持君上口谕探监,特意率领大小狱吏在辕门口迎接。

李知诰翻身下马,等到红玉与春十三娘搀扶老态龙钟的云朴子下马车,便要在府狱知事的引领下,往大狱里走去,他这时候看到辕门外有数人被狱卒拦在路侧却朝这边探望,有一名少年模样张口叫唤了一声,却被旁边一名妇人捂住嘴往旁边拖。

“他们是什么人?”相距数十步,面孔看不真切,李知诰问府狱知事。

“许是周元家里的?”苏红玉迟疑道,她远远看那年老妇人,像是周元的妻子赵氏。

“周元除长子周兴、次子周文一并关入狱中外,其他家人都在水流驿监视居住,并没有囚禁起来。照狱规,逢月其嫡系亲属可以过来探监,算着日子今天乃是周元妻携幼子过来探监,但撞上军府大人过来,我们便将他们暂时拦在外面。”府狱知事回禀道。

“将他们喊过来,随我们一起进去。”李知诰说道。

(本章完)

喜欢楚臣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楚臣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权门婚宠兴汉使命逆天帝尊寻宝美利坚拯救六界从谈恋爱开始龙啸大明秦尘楚凝诗小说无痛当妈,摄政王邀我创死所有人重生之竞技天才剑铸神罗重生之巧媳妇胖子的韩娱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我在仙界富甲一方守卫者之星际狂飙【犬夜叉】白月光与朱砂痣神魔天尊打工人异界崛起从执教皇马开始重生之嫡女妖娆
经典收藏守望军魂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革秦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新明史荣耀大中华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绥阳三国之张氏天下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汉末氪命大明,开局覆灭辽东女真朕真的不务正业南北朝妖颜权臣高澄书强明:我将现代物资搬运到大明回到明末当小代神将之风起云涌三国:与曹操拜把子我在曹营当仓官
最近更新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大秦:始皇诈死,我登基而上!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我的红楼穿越怎么是这样子啊?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墨影奇局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大乾逍遥皇太子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权倾天下,从被流放开始揭皇榜:我竟是太子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
楚臣 更俗 - 楚臣txt下载 - 楚臣最新章节 - 楚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