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大宋

林二虎

首页 >> 风流大宋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带着农场混异界煮酒点江山征伐天下王牌悍妃,萌夫养成北明不南渡大国相汉祚高门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凤凰错:替嫁弃妃神魂至尊
风流大宋 林二虎 - 风流大宋全文阅读 - 风流大宋txt下载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13章 权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七月起,吕惠卿接诏,就任两浙路经略安抚使,兼知杭州,算得上是临危受命,指望能在他的手上行出力挽狂澜之举。

非常之时,即使是一些平日里对他颇有不服的一些官场政敌,在此时的杭州,却也偃旗息鼓、不再乱蹿。因为在这样的节骨眼上,确实也是没有其他人能比前宰相更有威望压得住眼下杭州的局面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吕惠卿烧得准确而果断:

第一把火,吕惠卿要求彻查苏州应奉局擅自组建杭州水师一事,虽然此事的前因很清楚,也是得到了前帅守宇文昌龄的默许,但是整整十条战舰,首航巡察就全军覆没、同时还引来了敌军临城,其中不能不说有着种种疑点与不可解释之处。而据逃回后来赎回的禁军声称,当时江面一开始交战,应奉局主官朱勔就独自驾乘小船逃走。吕惠卿知道朱勔逃回了苏州老窝,也没指望能将其抓回,但还是签发了勒令其限期前杭州接受调查的公文再说。

第二把火,吕惠卿宣布:鉴于两浙路面临着极大的海上安全威胁,所以需要将出海、海运、海贸及一切相关事务,尽数收归由安抚使司全面接管。这样一来,就相当于将原来的市舶司架空,却是直接把控住了两浙路的经济主脉。

第三把火,吕惠卿更是直接派出自己的幕僚团队,其中就有他临时征召的李纲,全面接手与杭州城外江面上的靖海海盗间的谈判。并在正式接触了一次后,便就高调宣布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海盗们终于同意释放了目前已经没有大用的前帅守宇文昌龄。

老帅守现在的作用的确不大,但是象征意义绝对强烈。他在回来之后,也算是心灰意冷、直接以病重为由,回乡退隐去了。

此外,海盗们经过谈判后同意,将会在另外一些相关条件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很快就会从钱塘江上撤军。

这三把火一放,吕惠卿在杭州城的威望迅速升起。更有许多市民在街头巷尾地议论,不愧是前宰相,光看这杀伐果断的精神气,就一定能够稳定两浙路的大局。

实际上,今天的两浙路安抚使司,利用眼下的战时特别情况,不仅仅是巩固了对于全路的军权把控,同时更是收住了十分关键的经济权,控制住了大半两浙路的命脉。

杭州现在的丝绸、茶业与青瓷业非常成熟,已经成为了两浙路的集中地,还有上等的白盐。这些产业原本的蓬勃发展,受到蔡京所推行的盐钞、茶引等政策的冲击与影响。之前无论是转运使司,还是市舶司对此都无可奈何。

而现在,由于海盗的逼近,战时的状态,便就让吕惠卿名正言顺地把这些权力全部抓在自己的手上,然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规则,解除了那些盘剥政策的束缚与影响,更是直接与秦刚那里派来的流求商人实现了完全对接。

实际上,在李纲代表的两浙路帅司与靖难军的谈判中,大家真正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在继续保持汴梁朝廷对于两浙路的控制表象下,实现两浙路与流求、以及京东东路之间的实际经济、商贸关联。

为了让经略安抚使司对于商贸经济方面的管辖权师出有名,秦刚给吕惠卿出了一个所谓的“战时统购统销”的政策,宣布由于两浙路的主体商贸严重依赖海运,而眼下海上海盗猖獗,为了确保两浙各地的境内平安、避免民众商贾的巨大损失,决定将两浙路境内的所有商品暂时都收归官营。由官府统一收购,然后得以官府禁军、水师的保护,再进行统一外销。

“既然是统购统销,那么收购的价格自然就要向下压一压。这样的话,官府便可以从中多赚到一些钱。不过,收购价格虽然压下来了,但是商户们的头上,没有了之前蔡京所搞的种种敛财政策盘剥,他们实际的收益反而还会上升。更是因为有了今天两浙路官府的保护,他们还可以避免了昔日在运输过程中的风险与损失。所以,两浙路的商贾们,一定会举双手欢迎帅守这一项举措。”李纲对吕惠卿讲解道。

“秦徐之果然是经济作战的大宋第一人啊!当初老夫在鄜延路时,就曾亲眼看他一手玩商贸、一手玩备战,硬生生地从西贼手上夺回了横山。今天来看,在这两浙路上,看似和谈退兵,实则在明里暗里,就将两浙路的商品销售权悄悄地拿走,同时又可将流求与京东东路的原料、加工品大量进入到两浙路进行加工、生产……老夫实在是佩服之至啊!”吕惠卿感叹道。

“观文须得小心。眼下以战时为由,要杭州、明州、温州等沿海之地推行此策,问题都不大。但是,毕竟蔡京一党在两浙盘桓已久,所以等到他们缓过来后,极有可能会有反对之举!”

“嘿嘿!”吕惠卿冷笑了一声,“他们可别把老夫当成是宇文伯修那种想致仕回乡的老昏之辈。这回上任,还没有动过手里的刀子呢!想丢官帽的,直接排好队,等着我来一个个地摘干净。只是,这统购统销之策,老夫先前掌管市易法的推行,深知此等商贸之事,诸多关要之处,切莫要交予官吏经手,反倒是寻些信任的本地商贾委托行事更为妥当。伯纪你久居江南,又在海事院做过事情,一定会有些可推荐的人选吧?”

“观文但有委托,晚生定要极力促成,必会去寻些地方上素有口碑、又有人脉以及商业资源的缙绅之士,以不辜负学士之期望。”

“呵呵,我的期望其实不值一提。这两浙路乃是江南关要,江南又是东南之首。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老夫这一脚迈出便已身不由己。不知你家老师这么长的时间下来,也该露露面、和老夫交待交待情况了吧?”吕惠卿这已是第三次提出要与秦刚见面了。

“观文勿怪,晚生这次过来正想禀告,家师明日就会抵达杭州,正是为了来与观文一晤。”李纲却是早有准备地回道。

“哦?徐之前段时间不在杭州城外?”

“观文恕罪,家师其间回了一趟流求处理要务,此前不便对外透露行踪,所以并非有意推托。”李纲解释道。

“好好!如此说来,老夫倒也是释然了。”

秦刚出现在吕惠卿在吴山麓的私宅后院之时,却是一身儒士青衫的打扮,面貌虽无大的改变,但是其眉宇间透出的神情,便是让人看着就觉不凡。吕惠卿虽然早有各种预期,但是第一眼看到之时,却也不免愣神了一二,但也是转瞬即逝,立即起身降阶而迎。

人在家中,吕惠卿没有穿上正式的官袍,反而是与秦刚之间多了几分真诚与亲密。

秦刚则快步上前:“吕观文早有邀约,秦刚俗务繁杂,却是怠慢了。”

吕惠卿则不以为然地说道:“旁人此言多有虚夸,然吾却以为徐之此言实然,何慢之有?快快请坐。”

坐下来后,院中下人送上茶汤,吕惠卿却事先了解到此次秦刚入城,仅带了五名随从,而进入他家后,后院门口也只有两人候立,便直言不讳地说道:“徐之你如今是何等身份,但却能以应吾之邀约,孤身入城,何其胆识!何其诚意!老夫一生自负,但这胆识气度,却承认要输你两分啊!”

“观文谬赞了!所谓胆识,只对君子而不可对小人也。此次来杭赴约,以吾本意,有伯纪一人相伴即可。但是人在军中,身边护卫他们守土有责,还是执意随来,只是有点打扰了老观文的清静与安雅了。”秦刚的这句话既是一句谦虚解释,也有对吕惠卿的恭唯,“此前两浙路的诸多争端,虽然是我们这边先兴兵刀,但究其本意,终是为了越地生民生存之大计,也是有幸得到了观文相助,秦刚来此相谢了。”

吕惠卿却是没有接话,只是安静地摆弄着面前茶案上的茶叶、茶水与茶杯,与通行的点茶手法不一样,这次他招待两人的却是此时不多见的一种绿茶,仅从这些茶叶的香味与形态上,秦刚大致能够判断出:应该便是刚刚成形的西湖龙井。

亭内只听得吕惠卿偶尔的弄盏冲水之声,倒是平白给秦刚这边施加了一点点的无形压力。

李纲见气氛有点压抑,于是尝试着开口:“观文是否对眼下的和谈协定有些什么疑问,想要询问吾师,今日大家正在坐在一起,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吕惠卿正好冲完了三杯茶盏,便一一在各人面前放好之后,方才微微笑道:“伯纪说得好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老夫已过古稀之年,但之所以还能被你们游说劝动,并非是为杭州或两浙路来收拾破烂摊子!徐之你素来做事胸有成算,能否先来个知无不言呢?”

秦刚此时端起面前的茶盏,先是仔细观赏了一下,再品尝了一口赞道:“老观文沏的一手好茶,此茶色嫩光润,香鲜味甘。尤其它在冲开之后的形制及佳。秦刚正好这次前来拜访,带了一对琉璃茶杯,想来是是最应此茶叶的冲泡,伯纪你快快呈上来。”

虽然秦刚岔开了话题,但是吕惠卿也是好茶之人,对茶具也有研究,从未试过用琉璃器具冲茶,也是十分好奇。

李纲经提醒,立即从身边带来的东西里取出一只木匣,再打开来,里面赫然放着一对用丝绒隔着的透明玻璃杯,立刻便让吕惠卿瞪大了双眼。

此时宋代虽有玻璃工坊,但并因原料及工艺水平限制,多呈绿色且不够透明,在叫法上也会沿用琉璃的名称。而流求格致院在秦刚所知道的一点常识点拔下,又引进了海外的优质石英原料,并不断尝试配方调整,终于能够做出一些高透明度的白色玻璃制品,例如眼前的这对玻璃茶杯,其到中原之后,状若水晶,价值千金,仍然供不应求。

秦刚亲手拿出一只玻璃杯,并小心再次冲泡了一杯龙井茶,果然透过杯身便可清晰地看见每一瓣茶叶渐渐旋转着舒展的姿态,竟然别有一番风味。

“我知观文喜叶茶,此杯晶莹剔透,要比瓷盏更适观赏茶叶形色,乃是我流求特产,聊表心意。”秦刚将这一对杯递过去后。

“徐之所出之物,多有不凡。”吕惠卿手持此杯,眼中多是欢喜神色,随即便直言道,“这如此透彻之琉璃杯盏真是世间少见,老夫既收下此等不俗之物,却更明白在这世间做人行事,也是越通明透彻越好啊!”

“老观文果然是做过宰相的人,这看事点理,的确是通明透彻!”秦刚笑道。

“哈哈,既然是要说通透话,索性便说得更通透些!要说这曾经做过宰相的,就在这两浙路也并非只有老夫一人,而那人,想必你们在过来之前,就已经见过了吧?”

李纲听着略有一惊,再去看秦刚,倒是神色自若,似乎早有预料一般,这才放下心来。

“吕观文庙算无遗,在下不敢隐瞒,来杭州前,的确是先去过湖州一趟。”秦刚坦然承认。

“老夫与那章子厚本是同乡,又是昔日王荆公门下干将,本该齐心合力、相互提携。只可惜这章子厚容不得人,更容不得老夫在朝。我俩之间也算是相争相杀了十几年,却没想到到了这个时候,却还是要算到了让老夫来应这个急。”吕惠卿的表情平静,看不出一丝喜怒之色,继续侃侃而谈,“章子厚他定然是算准了老夫正好人在杭州,又不甘心会错过这次可为家族后人谋求将来安身的大功劳,才向你来推荐吧!”

“正是。”秦刚点头。

“哼!只是光算准这点,也是小看了老夫!”吕惠卿却是傲然起身,眼望着亭外的景物,沉默了好长一段时间之后,才转身过来,却是说出了一番令秦刚也颇为意外的话语:

“老夫受神宗皇帝简拔,屡委重任,整顿朝纲,遂令新法有成。其后哲宗亲政,虽未至朝堂,但也能在边陲重地节镇。尝感怀神宗隆恩,愧不能全才以报。先帝为神宗子,当今官家也为神宗子,老夫在外,又近致仕之年,本无选择之理啊。”

吕惠卿的这句话说得有点讲究了,这句话表面的意思是:提拔并重用自己的是神宗皇帝,他为了报答知遇之恩,就算是最后被神宗放出了京城,再之后哲宗继位了,也没有重用他,但是为了报答神宗皇帝的恩德,他都是无所谓的。

吕惠卿是说明自己真正尊重与效忠的只是神宗皇帝,对哲宗也只是因为他是神宗的儿子。换句话说,就算是现在的赵佶,同样也是神宗的儿子,对于他吕惠卿来说,与哲宗赵煦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他是不会像章惇那样,因为无限效忠赵煦,既而坚定地支持赵茂而反对赵佶。

“老观文乃为世贤才,自然不会纠结于寻常之理。”秦刚微笑着接口道。

“哈哈!借徐之吉言,老夫自然会有自己的主意。要说这天下治理,一看明君,二看贤臣与权臣。以君子之贤而为臣者,行事落脚处处皆有束缚与顾虑,终难成就大事,难成明君之臂膀。而屡得强权之权臣,其说一不二,权炳涛天,再有功绩一二,必会骄纵狂,甚至凌驾于君王之上,风光无比。所以贤臣无为,权臣难以善终。老夫一直被外放京外各地,后半生便碌碌而为;而那章子厚虽独相多年,权倾天下,到头来,还不是一贬再贬,难以起复。秦徐之,你与老夫说一说,倘若有这么一日,太子一旦重继大位,你是做个贤臣乎?权臣乎?”

吕惠卿的这番话便是极有份量,也极为大胆。

因为在事实上,大家都更倾向于看重权臣,可面子上总还是要推崇一下贤臣。但是吕惠卿却是直接将这两者都推出来,再以此询问秦刚,其用心昭然于纸面。

实际上现场更紧张的却是李纲。

他自始至终地信任甚至是崇拜自己的老师,从西北到东南,从老家再到莱州,以及在眼下不惜反抗朝廷兴起靖难军,事实上他们的内心都有一个隐藏的理由,一旦靖难成功,太子赵茂重登皇位,秦刚不仅本是天子恩师,又是壬辰宫变的托孤重臣,同时还是靖难举兵之地的执政,妥妥的三位一体的权臣。

但是,世事往往还是需要盖上一层纸,当吕惠卿直接将这张纸挑破之时,却是考验着秦刚的智慧与勇气,更是在直接探询他的野心与底气。所以,李纲虽然没有开口说一个字,但同样十分期待着秦刚的回答。

“观文可知道,秦刚在家乡菱川书院一直力倡格致之学,格致世间万物,首要便在于定义。比如这‘权臣’,权是何权?臣是何臣?权臣之权,多来自于帝王所授,今日信之,明日任之,再者纵之,时日一长,权柄汇集,以至把持朝政、反噬于帝王。所以,权臣便多有不忠不义之名。”秦刚却以格致学中的定义一词开口,虽然讲的都是众人皆知之理,但其分析方法、阐述形式却是让人耳目一新。

“但是,如果权臣之权,授有所约、信有所凭、任有所束、纵有所制。那么,这样的权臣,便为秦刚之追求与遵循的方向!贤,为权之衬托;权,为贤之倚仗!如此的权臣,方为国之幸事!而非不忠不义之人。”

秦刚的这番话语,虽然不多,但字字有据,掷地有声,先是把李纲听得是心潮澎湃,继而吕惠卿也闻之默然,继而再次举起手中那只透明玻璃茶杯,细细地凝视着杯中还在缓缓旋转的翠绿茶叶,不再继续刚才的这个话题了。

李纲明白,纵使如此自傲的吕惠卿也是被如此简明扼要的话语所震撼住了,能够做到这种效果的,也唯有自己的老师。于是,接下来,他便适时地提起了杭州城与靖难军之间的一些后续具体安排,彼此倒也说得甚为流畅。

而吕惠卿也不客气,问起秦刚是否可以让李纲就直接在他的安抚司府中担任一个幕僚官,这样也更加有利于双方的信息沟通与协调。

秦刚自是应下。

直到秦刚与李纲最后告辞离开,看着他们缓缓离开的身影,吕惠卿终于是在心底里喃喃说道:“好个秦徐之啊!你这‘授有所约、信有所凭、任有所束、纵有所制’十几个字说得是如此透彻,这哪会是个权臣的信条?分明就是个……哈哈哈!”

“章子厚你个老杀才,自以为能够算计得了老夫的念头,却哪里能算过,你所推崇的此人,最终能够成就你对先帝哲宗的交待吗?不过这个魏武之风的秦徐之,实在是老夫所欣赏喜欢的!此等的勇气!此等的霸气!更有此等不俗的运气!老夫碌碌一生老矣,却没有想到,临了还是遇上这样一次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秦刚与李纲离开吕惠卿的宅第之后,只是确认了双方在接下来的合作与推进中,不再会有先前残余的敌意,但却没有意识到对方对他的评价与认定。

喜欢风流大宋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风流大宋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网游之王者归来妖道至尊七零,作精知青再嫁糙汉前夫网游之诸神世纪网游之九转轮回诸天王座丝路大亨代号修罗最新章节戒伴而生神冥屠虐司少重追退婚真千金欧颜司夜辰和离后,跟着莽汉去逃荒种田香江大亨神武天帝秦尘楚凝诗种田神医:夫君,强势宠(神医娘子手下留针)全职法师神魔天尊都市超级修真妖孽绝代掌教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经典收藏大乾异事录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新明史大国重坦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绝色红颜,高门贵妻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天才神医宠妃南北朝妖颜权臣高澄书从嬴政开始盘点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游戏王GX英雄记项羽战三国红楼:争锋三国之巅峰召唤秦昊全文完整版三国之张氏天下寒门崛起笔趣阁大唐御史:女帝饶命
最近更新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史上第一祸害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天赐良臣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王伦逆天改命称帝命理探源【译注】穿越饥寒小破屋,系统非让我振兴宗门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水煮大明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水浒之往事随风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
风流大宋 林二虎 - 风流大宋txt下载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 - 风流大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